湖南的檳榔習俗起源固然與其消瘴功效有著密切的聯系,但從其他一些史籍記載來看,檳榔習俗的盛行還有其他原因。現代藥理學研究表明,“檳榔中所含有的檳榔堿和檳榔次堿,可能是導致檳榔起到藥理性質的重要原因之一”。
?
嚼食檳榔在湖南一帶十分盛行,宋人周去非所記載的“寧不食飯,唯嗜檳榔”“中下細民一日費檳榔錢百余”現象,應不是夸大。羅大經剛到湖南時,還不能接受檳榔,“居歲余,則不可一日無此君矣”,他贊揚檳榔醒能使放松清醒,饑能使飽,飽能使饑,嚼食檳榔可以使人在放松身心的感受之間相互切換。明人謝肇淛也說“余食后輒餌之,至今不能一日離也”。
清朝道光年間編成的《白山司志》記載:“土人曉起,即嚼檳榔。”也從側面證明此習俗十分普遍。因此,檳榔本就有著消瘴的功效,加之獨特的嚼食習慣,使得食檳榔成為更廣泛的飲食習俗。
珍貴的物品一般在隆重的場合和儀式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檳榔在湖南的待客習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前述嵇書所載檳榔用于招待婚客;《湘潭代答》記錄了湖南地區以檳榔代茶待客的習俗;明代謝肇淛《五雜俎》記載:“《本草原始》曰:賓與郎皆貴客之稱,交、廣人凡賓客勝會必先呈此。”《南中八郡志》記載:“檳榔,土人以為貴,款客必先進。”清人吳震方《湖南雜記》載,湖南“客相見,以此先茶”。道光《白山司志》載,土人“凡請客,以箬葉包檳榔一塊,外粘紅簽,寫某人某辭者,將檳榔送回,不用柬貼也”。 光緒《郁林州志》記載:“俗重檳榔,賓入門,奉茶后,即獻檳,若倉促,可無茶,不可無檳。”民國《陸川縣志》載:“客至,普通以茶、檳榔相款,凡往來問好,俱以檳榔為敬。”
可以看出,自晉代以來,湖南有關檳榔用于待人接物習俗的記載不絕于書,甚至一度取代茶葉,成為待客的首選,更足以證明檳榔習俗在湖南的流行程度。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6年教育設備行業深度分析及投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教育設備行業研究報告中的教育設備行業數據分析以權威的國家統計數據為基礎,采用宏觀和微觀相結合的分析方式,利用科學的統計分析方法,在描述行業概貌的同時,對教育設備行業進行細化分析,重...
查看詳情
我國東北和西北多地氣溫驟降,為保障居民溫暖過冬,各地供暖保障工作陸續開始,黑龍江、陜西、陜西大同等地許多地區都...
中國職業學校發展前景及投資預測職業學校是學生獲得某種職業所需知識技術技能的學校,18世紀末產生于歐洲,可分為初等...
9月份發電同比增長4.9% 水電降幅收窄國家統計局公布9月全國電力生產情況。9月份,發電675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9%4...
速凍食品是通過急速低溫(-18℃以下)加工出來的速凍食品,食物組織中的水分、汁液不會流失,而且在這樣的低溫下,微5...
部分地區電價頂格上浮10月15日,新一輪電價改革開啟,中國電力市場化改革又邁出重要一步。電價改革擴大了市場交易電價...
2021世界VR產業大會云峰會即將舉行10月17日,為期4天的2021世界VR產業博覽會正式在南昌拉開帷幕。本次博覽會展區面積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