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世紀80年代被人類發現,艾滋病已致超過 3000 萬人死亡。雖尚無有效治愈方法,但發生高危行為后,72 小時內,艾滋病毒阻斷藥都有效!
不慎接觸艾滋病毒有72小時自救
自20世紀80年代被人類發現,艾滋病已致超過 3000 萬人死亡。雖尚無有效治愈方法,但發生高危行為后,72 小時內,艾滋病毒阻斷藥都有效!
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之后,一般存在于血液、精液、陰道分泌物、腦脊液、胸腹水、羊水、乳汁中。艾滋病病毒侵入人體之后主要是傷害人體的免疫系統,主要攻擊人體免疫系統當中最重要的 CD4+T 淋巴細胞,使人體的免疫功能喪失。
初次感染 HIV 病毒后,2-4 周是窗口期,窗口期可以沒有任何的臨床癥狀和表現,實驗室檢查也沒有陽性體征。窗口期之后患者進入急性期,急性期時患者以發熱為主要表現,急性期除發熱之外還可以伴有盜汗、惡心、嘔吐、腹瀉、關節疼痛、淋巴結腫大、皮疹等。急性期可以持續 1-3 周后緩解,之后進入潛伏期。
這兩個群體艾滋病感染比例升高
12月1日是世界艾滋病日。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底,中國共有超過105萬人感染艾滋病病毒,與此同時,一些人群中的感染比例也出現明顯升高。①50歲及以上病人占比上升;②青年學生成艾滋病病毒感染高發人群。中國疾控艾防中心早前發布的文章數據顯示,我國每年新報告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中,50歲及以上病人占比上升非常明顯,從10年前即2011年的22%,上升到2020年的44%。這些數據提示,近些年中老年感染艾滋病的情況不容樂觀,也在逐漸引起有關部門的重視。
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表明,公共衛生的整體投入產出比可達1:5.5,對經濟發展能夠產生較大的促進作用,而地方在衛生方面的投入力度,也是一座城市更加有能力防控疫情傳播、救治患者的先決條件。隨著全球人員流動深度、廣度的加大,傳染病的暴發頻率和預防難度將遠超從前,各地尤其是特大城市亟需提高對疾病預防控制的重視程度,通過加大財政投入、加快改革勞動人事制度以吸引高素質人才等手段,盡快解決疾控中心公共服務缺位的問題。2020年,中央財政安排基本公共衛生服務和基層疫情防控補助資金603.3億元。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要求,2020年新增的補助資金全部落實到鄉村和城市社區,主要用于應對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中央和地方財政在醫療衛生領域的支出占總支出的比例剛剛超過7%,2020年,這一數據為7.2%。而國際上平均水平是14%-20%。
17座萬億以上GDP城市的情況表明,傳染病醫院在整個醫院的占比并不高,且都集中在省會或經濟強市。這意味著,在經濟實力落后的區縣一級基層醫院中,絕大部分都沒能力建設專門的傳染病醫院。傳染病患者如需就診就只能去普通醫院,這將極大增大交叉傳染風險。醫院感染科是新發、突發傳染病及其他重大公共衛生事件發生時,沖在第一線的科室。專家指出,新冠疫情使感染科獲得重視,新冠疫情后,應將大感染學科建設融入公衛體系,加強經費投入,不以經濟效益為核心作為考核體系,確保“平戰結合”有效運行。
隨著大量經典傳染病銷聲匿跡,從20世紀50年代到80年代,我國醫院傳染科經歷了從顯學到邊緣的轉變。如今,新發傳染病不斷出現,經典傳染病也頻頻出現新的問題,感染醫學在人類與微生物的較量中要承擔的責任,并沒有減輕,而是越來越重。抗生素與疫苗的勝利曾讓一些人認為,我們再也不需要感染病專家了。而2020年出現的新冠疫情顯示,不管是作為全球公共衛生系統的一部分,還是出于對免疫受損人群的照護,感染醫學都需要繼續發展。
想要了解更多傳染病醫院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1-2025年中國傳染病醫院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傳染病醫院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19年(2019年1月1日0時至12月31日24時),全國(不含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臺灣地區,下同)共報告法定傳染病10244507例,死亡25285人,報告發病率為733.57/10萬,報告死亡率為1.81/10萬。...
查看詳情
白酒全行業性漲價潮或將來臨受上游原材料和生產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白酒全行業性的提價可能要拉開大幕。近日,52度第...
32國取消中國出口產品普惠制待遇自2021年12月1日起,我國海關不再對輸歐盟成員國、英國、加拿大、土耳其、烏克蘭等321...
航空狹義上則指的是載人或非載人的飛行器在大氣層中的航行活動,廣義上航空一詞也指進行航空活動所必須的科學,同時也...
高速公路服務區是指專門為乘客和司機停留休息的場所,應提供停車場、公共廁所、加油站、車輛修理所、餐飲與小賣部等設...
采耳指掏耳朵,起源于民間,民間的掏耳朵工具比較簡陋,一般都是就地取材,一支竹簽,一根細棍子,就是簡單的掏耳工具...
11月26日,在中聯重科新能源產品及碳纖維復合材料新技術發布會上,我國首款國產化碳纖維臂架泵車亮相。中聯重科自主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