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感器技術是一項當今世界令人矚目的迅猛發展起來的高新技術之一,也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它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構成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之一。
海洋傳感器行業發展分析 2025年海洋傳感器市場需求規模將達到788億元
海洋傳感器的特點包括:微型化、數字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系統化、網絡化,它不僅促進了傳統產業的改造和更新換代,而且還可能建立新型工業,從而成為21世紀新的經濟增長點。開發海洋資源的前提是海洋信息的實時收集與檢測,隨著物聯網技術在海洋環境領域的廣泛應用,為實現海洋環境實時監測、海洋信息實時采集,海洋信息智能采集成為保證海洋環境監測的基礎。??
目前的海洋溫、鹽、深、流速等物理傳感器技術已經近20年沒有更新換代,其響應時間慢、體積大、功耗大、重量大、成本高、非環保等缺點已經阻礙了海洋觀測的需求和許多新的應用開展。
海洋化學傳感器、海洋微生物傳感器也都存在不能與時俱進的問題,我國目前尚不具備全面、完整的微生物數據庫,適合長期海洋監測的便攜、低功耗、原位、實時、快速、精確的海洋微生物傳感器也未有相關產品。
中國90%的傳感器依賴進口,只有通過國產化來降低成本,國內海工裝備才用得起傳感器。國外的海洋傳感器已經近二十年沒有更新換代了,但是在過去二十年,材料技術、信息技術、集成電路技術等都取得了很大的進步,當這些新技術滲透到海洋傳感器領域的時候,就會有大的突破。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報告《2021-2025年中國海洋傳感器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分析
海洋監測工作是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基礎,監測質量與檢測技術手段密切相關。海洋環境監測的主要手段有:衛星和航空遙感系統;船舶、浮標、潛器、海床基、臺站等自動監測系統;采樣和分析系統。遙感、自動監測、甚至一些自動分析儀器都需要用到傳感器。因此海洋傳感器技術處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2020年,國內海洋傳感器市場需求規模為480億元,預計到2025年行業市場需求為788億元。
圖表:2021-2025年海洋傳感器行業市場需求預測
數據來源: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
海洋傳感器發展方向
在未來的海洋水下觀測體系中,海洋傳感器技術朝著系列化、模塊化、標準化、通用化方向發展,海洋觀測平臺技術朝著多樣化、多功能等方面發展。
海洋水下立體觀測系統裝備的建設,除了有更為成熟的海洋觀測平臺以外,搭載在海洋平臺上的海洋傳感器陣列成為海洋水下立體觀測的關鍵。不同類型的海洋水下觀測平臺,在搭載海洋觀測探測儀器、海底取樣等水下作業裝備之后才能完整構成裝備體系,也才具備充分發揮綜合技術體系效能的可能性。發展可供潛水器搭載的各類傳感器、探測裝置、通用/專用作業工具,是水下作業技術的基本模式,也是人類認識海洋、開發深水資源的重要途徑。
隨著海洋探測與開發的不斷深入,對海洋探測設備的自主導航能力要求越來越高,而在海洋復雜環境中,單一的傳感器設備都無法滿足高精度自主導航的要求,采用多傳感器數據融合的組合導航技術成為了海洋導航技術的發展趨勢。
想要了解更多海洋傳感器行業的發展前景,請查閱《2021-2025年中國海洋傳感器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1-2025年中國海洋傳感器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傳感器技術是一項當今世界令人矚目的迅猛發展起來的高新技術之一,也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它與通信技術、計算機技術構成信息產業的三大支柱之一。正是由于世界各國普遍重視和投入...
查看詳情
人工智能領域的覆蓋面非常廣泛,上到飛機火箭、下到衣食住行,只要人們想得到的產品,未來都有望引入人工智能技術,進...
一、次性餐具概述一次性餐具按原材料來源、生產工藝、降解方式、回收水平分為以下三大類: 1、生物降解類:如紙制品2...
中國防水行業標準出臺較晚,但是近幾年不斷出臺新政,促進淘汰落后產能和行業走向規范,2019年《建筑和市政工程防水通...
一、塑料制品概述塑料制品系采用塑料作為主要原料加工而成的生活、工業等用品的統稱,根據成型工藝的不同,可分為注塑...
陶瓷行業現狀伴隨著中國房地產行業的高速發展,我國建筑衛生陶瓷行業經歷了2009年之前的成長期,也享受了2010年~2013...
平臺經濟(英文:Platform Economics),平臺經濟是指依托于云、網、端三個基本要素,同時利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