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行業以野生艾草、家種艾草并存。過去市場中,供應的貨源以采集野生艾葉為主,隨著社會需求量的增加,野生資源逐漸銳減(藥農使用過量、過度開荒、野蠻式采收),家種逐步發展起來。現在市場供應的有野生品和家種品,以野生品種為主,每年的3-4月為栽種期,當年5-9月
艾草,是菊科、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分布廣,在中國除極干旱與高寒地區外,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
艾葉曬干搗碎得“艾絨”,制艾條供艾灸用,又可作“印泥”的原料。此外全草作殺蟲的農藥或薰煙作房間消毒、殺蟲藥。嫩芽及幼苗作菜蔬。艾曬干粉碎成艾蒿粉,還可以做天然植物染料使用。
民間認為艾草還有辟邪、招百福的作用,端午期間掛艾草于門上,相沿成習,遂成端午風俗。
隨著艾草的產業化發展,對艾草的需求量也與日俱增。據相關調查,我國現有艾草170余種,被稱為艾葉的同屬植物有20多種,可謂品種繁多,蘄艾、北艾、紅艾、海艾等,形態各異、株高不等。如今,這個有著2000多年種植歷史的小小艾草,一躍成為群眾脫貧致富的“金鑰匙”。
除了傳統的農戶種植,通過直銷或分銷渠道銷售艾草,以及艾草加工商生產艾制品之后再銷售的商業模式以外,“政府+公司+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成為近些年來艾草行業的主流商業模式之一,在這種模式的帶動下,艾草種植、收購、加工、銷售形成“一條龍”,使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實現了穩定脫貧。
艾草行業以野生艾草、家種艾草并存。過去市場中,供應的貨源以采集野生艾葉為主,隨著社會需求量的增加,野生資源逐漸銳減(藥農使用過量、過度開荒、野蠻式采收),家種逐步發展起來。現在市場供應的有野生品和家種品,以野生品種為主,每年的3-4月為栽種期,當年5-9月為產新期,其中在端午節前后采收的艾葉有效含量最高,因為此時的揮發油含量達到最高值。家種發展快速。除新疆、西藏外,艾草在全國各地都能生長,近兩三年副產區興起較多,種植規模小,而且比較分散,如副產區四川、貴州、陜西、云南、湖南、甘肅。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艾草行業市場環境與投資趨勢咨詢報告》顯示:
艾草再生能力強,類似其他草類藥材,能收多次。河南產區為例,一年產新四茬,通常第一茬在農歷三月初,第二茬在端午節,第三茬在中秋節前后,而最后一茬在中秋后。艾草行業發展趨勢指出,平均畝每畝產干全草約1000公斤,純葉約600公斤左右。
如今產業競爭較大,僅河南南陽艾草全產業鏈注冊公司就有1029家,包括加工企業326家、銷售企業547家、艾灸館26家、艾草行業技術培訓機構4家;網絡電商遍及全國各地,預估3000余家,其商戶80%在南陽,年銷售額達80億元,帶動艾草種植20萬畝,野生艾草開發利用12萬噸,促進近10萬戶艾農增收。
本報告在總結中國艾草發展歷程的基礎上,結合新時期的各方面因素,對中國艾草的發展趨勢給予了細致和審慎的預測論證。報告資料詳實,圖表豐富,既有深入的分析,又有直觀的比較,為艾草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洞察先機,能準確及時的針對自身環境調整經營策略。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艾草行業市場環境與投資趨勢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艾草行業市場環境與投資趨勢咨詢報告
艾草,是菊科、蒿屬植物,多年生草本或略成半灌木狀,植株有濃烈香氣。分布廣,在中國除極干旱與高寒地區外,全草入藥,有溫經、去濕、散寒、止血、消炎、平喘、止咳、安胎、抗過敏等作用。艾葉...
查看詳情
戶外運動的概念戶外運動,是一項在自然場地舉行的一組集體項目群。戶外運動不是一種簡單的體育運動,是一種融休閑、娛...
多家車企爭相入局 保險經紀業務成“香餑餑”車險綜改轉型已滿兩年,“降價、增保、提質”成效明顯。此外,車險市場正...
機構:全球經濟衰退概率高達98%美國領先的投資研究機構NDR(Ned Davis Research)目前認為全球經濟衰退的可能性為9...
指紋識別是將識別對象的指紋進行分類比對從而進行判別。指紋識別技術作為生物體特征識別技術之一在新世紀逐漸成熟,進...
工信部:1-8月份軟件業利潤總額6952億元工信部數據顯示,1-8月份,我國軟件業務收入64368億元,同比增長9.8%,增速較...
近日,鎳礦價格下行背景下,鎳生鐵成本支撐有所減弱,疊加近期下游價格普遍回調,鋼廠采購謹慎,鎳鐵成交價亦有所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