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中國抓準時機,“制造業”積極向“智造業”轉變,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5G通訊基礎設施建設、風光儲新能源,帶動國內電子元器件行業向好發展。
近年來,中國抓準時機,“制造業”積極向“智造業”轉變,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5G通訊基礎設施建設、風光儲新能源,帶動國內電子元器件行業向好發展。
工信部統計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5.7%,在我國41個大類行業中,位居第6;增速同比加快8%,創下近十年新高;同時,2020-2021年平均增長11.6%,比工業增加值兩年平均增速高出5.5%,對工業生產拉動作用較為明顯。
2021年,全國規模以上電子信息制造企業共達2.8萬余家(28231家);營業總收入達15.5萬億元,同比增長14.7%;利潤總額達0.9萬億元,同比增長38.9%。
2021年,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的基礎性、通用性技術研發取得重要進展。在量子計算、高端芯片、高性能計算機、網絡架構、基礎操作系統、衛星互聯網應用、工業互聯網及智能制造等領域取得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同時,基于自身技術實力的提升,電子信息行業不斷為其他產業“賦能”,已成為融合發展的“潤滑劑”“加速器”,在推動綠色制造、智能制造、現代農業、現代服務業發展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是產業鏈上下游發展態勢分化較為明顯。2021年,受原材料價格上漲和芯片短缺等因素影響,電子信息制造業中,處于產業鏈不同環節的主要細分領域發展呈現較為明顯的分化態勢。從主要產品產量來看,上游基礎類產品產量增長較快,如鋰離子電池產量增長22.4%、光伏電池產量增長42.1%、集成電路產量增長33.3%、光纜產量增長11.6%。另一方面,終端消費類產品和通信系統設備,產量增勢緩慢或同比下降,如手機產量小幅增長7.0%、彩電產量同比下降3.6%、程控交換機產量下降2.0%、移動通信基站產量下降39.4%。
二是新興熱點領域加速成長。集成電路領域,盡管疫情對產業鏈、供應鏈的影響依然明顯,但是面臨全球集成電路產業的技術換擋期和產業鏈重組機遇期,我國集成電路市場呈現穩定增長的態勢。根據中國半導體行業協會預測,2021年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預計增長18%左右,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銷售收入將首次突破萬億元規模。
新型顯示領域,產業發展態勢良好,我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顯示面板生產基地,產業整體規模進一步增長,產業鏈供應鏈生態加速改善,國內上游企業逐漸壯大,部分核心裝備實現零的突破,產業鏈協同效應顯著提升。光伏領域,2021年,行業克服重重困難,取得優異成績。全年,我國多晶硅和光伏電池產量分別增長16.9%和42.1%;全國光伏新增裝機5488萬千瓦,為歷年以來年投產最多。此外,5G、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虛擬現實等領域,在技術、政策和市場多重因素驅動下,均呈現出高速發展態勢。
當今,我國電子信息產業在地域上已經形成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三個代表性的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地。這三個電子信息產業聚集地分工有所不同,分別如下。
環渤海地區:主要是承擔著電子產品制造和電子信息產品研發功能,主要承擔元器件、家電、通信設備等產品的生產,主要包括北京、天津、大連、青島等地區。北京是全國的電子信息產品的研發中心,承擔著全國電子信息產品的研發中心的職能。
長三角地區:主要承擔電子信息產品的生產和組裝功能,主要承擔電腦、半導體、手機等產品及其零部件的生產,主要包括上海、南京、無錫、蘇州等城市。
珠三角地區:主要承擔消費類電子產品和電腦零配件的生產和組裝,包括廣州、深圳、中山、佛山、東莞等城市。
近年來,中國經濟進入新的發展階段,經濟模式進入深刻改革期,面臨著經濟增長模式轉型升級的局面。在宏觀經濟轉變的大背景下,電子信息產業也面臨著新的發展趨勢。
電子信息產業智能化發展。電子信息產業未來發展的重要方向就是智能化,智能化正在成為世界電子信息產業的重要趨勢。世界經濟經過第一次工業革命(機械化)、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化)的發展,如今,正朝著數據化和智能化的趨勢演化。每一次的技術革命都會顛覆傳統的發展模式,電子信息產業傳統模式在新的發展趨勢下也會逐漸被改變。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電子信息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分析:
智能技術、人工智能、智能電器、智能服務、智能汽車等名詞已被大眾熟知,智能產品正在成為世界主要工業提供產品的新方向。自2015年以來,智能化電子信息技術產品不斷涌現,人工智能、機器學習、神經網絡等技術深入發展并取得突破成果,這些新技術應用到電子信息制造業當中,生產出智能化的產品,并應用到交通、醫療、家電、汽車等領域,豐富了電子信息產業的內涵,擴大了電子信息產業的規模,為電子信息產業注入新的血液和動力。
傳統的電子信息產業鏈包括上游的電子材料行業、中游的電子元器件/硬件產業,下游的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即傳統的電子信息產業鏈分為硬件、軟件、服務三個領域。這三個領域在應用上成為一個系統,如一個客戶要應用意向電子信息產品的功能,需要購買相應的硬件、軟件和配套服務,如果缺失了其中一項,那么這項功能就不能應用或得不到最大的效用。而隨著電子信息產業智能化的發展,在互聯網應用的趨勢下,產業鏈由傳統模式正在向“智能模式”演變。
電子信息是典型的全球化、技術密集型產業。雖然近年來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發展取得了長足進步,但是在產業鏈、供應鏈上仍有很多短板和缺失,也就是所謂的“卡脖子”環節。例如,在高端芯片、基礎材料、核心軟件等領域,我國仍明顯落后于國際先進水平。
在半導體材料方面,目前全球半導體制造材料基本被國外公司壟斷。雖然目前各大主要品類的半導體材料領域均有國內企業涉足,但整體對外依存度仍在60%以上,特別是大硅片、高端光刻膠等半導體材料對外依存度高達90%以上。在工業軟件方面,我國是全球唯一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但當前工業軟件滲透率不足10%,工業軟件發展現狀可以概況為“工程軟件弱”+“高端軟件少”,工業軟件核心技術亟待突破。
想要了解更多電子信息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電子信息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報告對中國電子信息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我國電子信息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報告將幫助電子信息企業、學術科研單位、投資企業準確了解電子信息行業最新發展動向,及早發現電子信息行業市場的空白點,機會點,增長點和盈利點……準確把握電子信息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電子信息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形成企業良好的可持續發展優勢。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電子信息市場投資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預測報告
隨著電子信息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電子信息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
查看詳情
蒙脫石散行業投資前景如何?蒙脫石散是什么?蒙脫石是一種硅鋁酸鹽,對消化道內的病毒、病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氣體等有固...
文獻數據庫是指計算機可讀的、有組織的相關文獻信息的集合。在文獻數據庫中,文獻信息不是以傳統的文字,而是將文字用...
港口物流是最近幾年才頻頻出現在學術研討和各類媒體上的新名詞。港口物流是指中心港口城市利用其自身的口岸優勢,以先...
隨著中國金剛石工具制造業的技術積累和進步,中國金剛石工具企業現已具備制造中高檔金剛石工具的能力,產品性價比優勢...
新型電力系統建設的關鍵是為適應高占比新能源發展需要,基于電能商品屬性及其演變路徑設計,重新構建能源電力的發展業...
隨著汽車電動化、智能化浪潮的推進,提供安全保障的感知層作為核心模塊,受到了業內極高的關注。其中,作為感知層核心...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