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數字技術的廣泛應用,數字生活成為人民群眾的重要生活方式。“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提出,加快數字社會建設步伐,適應數字技術全面融入社會交往和日常生活新趨勢,促進公共服務和社會運行方式創新,構筑全民暢享的數字生活。
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范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深化數字化應用成為大勢所趨。數字社會建設步伐加快,各行各業發生著翻天覆地的變化,人與人、人與物、人與社會等社會運行的基本關系也因數字化的全面介入而發生質變。打造普惠、連接、交互、信任的數字社區,推動數實融合,可在更大程度上提高人民群眾的生活質量,構筑數字生活新圖景。
數字經濟發展新載體
數字經濟作為提升國家競爭力的新引擎,與實體經濟的融合已成為關注焦點。隨著數字社區的不斷發展,數字經濟擁有了新的載體,產業與消費者通過這一新型載體進行緊密連接,將用戶價值、產業價值和社會價值發揮到最大,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同時,隨著內容生態不斷完善,數字社區開始在引領產業數字化轉型方面發揮重要作用。
在時間和空間上拓展了傳統行業的經營半徑。隨著互聯網技術不斷發展,依托互聯網出現電子商務,主流消費方式從線下轉移到線上。在這樣的需求積累之下,更多的消費者選擇通過“短視頻+直播”等新媒體方式進行聯結,許多傳統行業順勢而為,抓住這一機會,找到了新的發展極。“短視頻+直播”的最大特點是所見即所得,通過這種方式使消費者建立起對所售產品質量和用途更加真切的感受。同時,“短視頻+直播”把單向購買變成雙向互動,為溝通增加真實性,提升對消費者的吸引力。
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升級。伴隨互聯網發展,大數據、云計算、5G等技術正快速與消費端融合,數字化交易方式降低了交易成本。中小企業借此積極謀求轉型,大量的實體店開始線上線下雙渠道發力,進而獲取更多生意機會與客戶線索。利用先進技術基礎,充分發揮數字化服務能力,賦能各行各業,在傳統電商、房產、汽車、招聘等領域取得積極進展,初步實現了營銷數字化、運營數字化和供給數字化。
從工具、流量與運營三大層面助力商家更有效地開拓線上市場。在工具層面,發揮強大服務能力,為社區商家提供一系列營銷分析工具,降低經營成本,助力利潤增長和效率提升;在流量層面,為商家制定專屬活動,提供流量扶持與持續曝光,更加精準地推送目標用戶;在運營層面,通過提供系統指導與專業培訓,幫助各行各業商家與更多用戶聯結,實現線索高效轉化。如今,越來越多的產業從傳統的線下模式,轉為以線上場景為中心,推動數字化轉型和商業模式革新。
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 數字經濟行業市場發展機遇
國務院印發《“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對“十四五”期間的數字經濟發展作出全面規劃。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為45.5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39.8%,預測到2025年中國數字經濟的規模將超過60萬億元,占GDP的比重將超過50%,發展前景廣闊。
有業內人士指出,加快數字化發展,建設數字中國背后將給相關產業帶來新的發展機遇。
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占市場總數九成以上的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產業數字化的難點,也是必須突破的關鍵點。
根據騰訊社會研究中心《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報告》調研數據顯示,盡管有70%的中小企業有強烈的數字化轉型意愿,但接近80%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依然處于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探索期和簡單操作期。普遍面臨著“不了解什么是數字化轉型”、“轉型工具使用單一”、“轉型收益感知缺失”、“轉型動力和支持資源匱乏”等困境。因此,覆蓋支付、供應鏈、金融等一系列配套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成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必需品”。
支付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滲透到了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支付機構在產業生態中能夠充分發揮鏈接及賦能作用。通過支付機構為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賦能,有助于彌合數字鴻溝,加速各行業數字化進程,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所以,在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方面,支付機構具有天然優勢。
近年來,以拉卡拉、移卡、新國都、新大陸等為代表的服務B端的支付廠商,紛紛將中小企業的數字化升級賦能作為未來業務布局的重點。根據幾家公司財報來看,各公司均頻繁提及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的研發應用,提升數字化運營及服務能力,不斷豐富數字化升級服務生態等相關內容。
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為中小企業提供多行業、多業務環節的商家服務解決方案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據易觀分析預測,至2024年,國內企業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75萬億,商戶企業服務收入將占支付機構總收入的40%以上,B端商戶數字化服務市場潛力巨大。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潛力,拉卡拉等機構以支付為入口,打造滿足中小商戶細分需求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通過參與中小商戶的各經營環節,以精細化服務為中小商戶經營提供有力支撐。
數字經濟行業發展規劃 數字經濟行業競爭現狀分析
受疫情影響,實體門店線下業務沖擊較大,零售、餐飲、旅游和物流等行業的中小微企業對于數字化轉型的需求尤為迫切,數字生態對此發揮了積極作用。微信生態提供了大量數字化工具,不斷完善數字化服務能力,使中小微企業可以突破時間和空間限制,將業務從線下轉到線上,穩定業務并開拓更多市場。同時還能協同就業人群,全面提升工作效率和就業質量。
我國數字經濟已連續數年穩居世界第二,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增強。
上半年,網上購物、在線教育、遠程醫療等“非接觸經濟”全面提速,數字產業保持良好增長勢頭,為經濟發展注入了強勁動力。1—6月,電子信息制造業、軟件業、通信業和互聯網的收入總規模突破10萬億元,平穩向好發展態勢明顯,產業韌性持續增強。
同時,數字技術與醫療、教育、交通、零售、制造業等各行業深度融合按下“快進鍵”,智慧課堂、協同辦公全面普及,“云問診”、“云會展”、“云旅游”紛紛上線,網絡直播、共享員工等個人就業新形態不斷涌現。以電商直播為例,1-6月上半年全國電商直播超過1000萬場,活躍主播人數超過40萬,觀看人次超過500億,上架商品數超過2000萬。
2020年,我國數字經濟以技術創新驅動數字產業快速發展,以業態和模式創新賦能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成為對沖疫情、平抑風險的經濟“壓艙石”。前三季度,工業機器人、集成電路產量同比分別增長18.2%,14.7%,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同比增長15.9%,高技術產業投資增長9.1%,各項增長表現超過其他產業同期水平,在全國經濟由負轉正中的牽引作用突顯。
《“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加快構建算力、算法、數據、應用資源協同的全國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工信部表示,將進一步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核心關鍵技術攻關,不斷激發算力“引擎”賦能效應。在推動算力基礎設施建設上,將統籌布局綠色智能的算力基礎設施,推進一體化大數據中心體系建設,加速打造數網協同、數云協同、云邊協同、綠色智能的多層次算力設施體系,實現算力水平的持續顯著提升,夯實數字經濟發展“算力底座”。
《中國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2年)》顯示,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取得新突破,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同比名義增長16.2%,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3.4個百分點,占GDP比重達到39.8%,數字經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更加穩固、支撐作用更加明顯。
數字經濟市場規模及發展前景分析
2021年7月13日,中國互聯網協會發布了《中國互聯網發展報告(2021)》,《報告》顯示,2020年,數字經濟市場規模已達39.2萬億元,較上年增加3.3萬億元,數字經濟在GDP中的比重提升至38.6%。我國數字經濟總量已躍居世界第二。
2021年,浙江省數字經濟占GDP比重達到48.6%。2022年7月30日,2022全球數字經濟大會成果發布會在國家會議中心舉辦。會上,《北京數字經濟發展報告(2021-2022)——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桿城市》正式發布。2021年北京數字經濟增加值達16251.9億元,占GDP比重達40.4%,比重位列全國第一,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實現增加值8918.1億元,占數字經濟比重為54.87%。近3年數字經濟核心產業新設企業年均增加1萬家,全市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規模以上企業8000多家,占全市規模以上企業數量的19%。數字經濟大型企業數量逐年增多,收入千億級企業由2018年的2家增長到2021年的5家;百億級企業由2018年的39家增長到2021年的58家。
2020年3月17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會議提出要對“互聯網+”、平臺經濟等加大支持力度,發展數字經濟新業態,催生新崗位新職業。立足點主要聚焦在新冠肺炎疫情下通過數字經濟新業態提振市場、拉動經濟和促進就業。另外隨著我國“新基建”投資布局的加快,數字經濟發展潛力巨大。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數字經濟市場深度調研與投資前景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租賃行業競爭格局及“十四五”企業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十四五”規劃時處重要戰略機遇期和“兩個一百年”歷史交匯期,具有繼往開來的里程碑意義。從外部環境看,當前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在這個變局中,世界經濟中...
查看詳情
疫情下進口牛奶在中國市場失速了疫情帶來的高成本,讓進口牛奶在中國市場失速了。近年來一向快速增長的進口牛奶卻在20...
2022年電子信息制造業運行情況2022年,我國電子信息制造業生產保持穩定增長,出口增速有所回落,營收增速小幅下降,投...
工信部等八部門啟動公共領域車輛全面電動化試點2月3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等八部門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公共領...
工信部近日發布數據顯示,春節假期,5G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增勢突出,同比增長103%,在移動互聯網用戶接入流量中5...
據工信部網站2月3日披露,工信部、交通運輸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生態環境部、住房城鄉建設部、國家能源局、...
橡膠油是橡膠生產過程中的主要原料之一,可以改善橡膠的塑性,降低橡膠的黏度和混煉溫度,并降低橡膠的生產成本,根據...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