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要求的逐漸提高,對環保方面的工作產生了更多重視。為了對污染問題進行有效治理,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保障,需要對環境監測工作加強重視,做好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方面的工作,進而為環境監測水平的提升及監測作用的
隨著人們對生活環境質量要求的逐漸提高,對環保方面的工作產生了更多重視。為了對污染問題進行有效治理,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及社會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提供更多保障,需要對環境監測工作加強重視,做好環境監測質量管理方面的工作,進而為環境監測水平的提升及監測作用的發揮提供更多支持,為環境的改善奠定堅實基礎。
環境監測,是指環境監測機構對環境質量狀況進行監視和測定的活動。環境監測是通過對反映環境質量的指標進行監視和測定,以確定環境污染狀況和環境質量的高低。
環境監測就是運用化學、物理、生物、醫學、遙測、遙感、計算機等現代科技手段監視、測定、監控反映環境質量及其變化趨勢的各種標志數據,從而對環境質量作出綜合評價的學科。既包括對化學污染物的檢測和對物理因子如噪聲、振動、熱能、電磁輻射和放射性等污染的監測;又包括對生物因環境質量變化所發出的各種反映和信息測試的生物監測,以及對區域群落、種群遷移變化進行觀測的生態監測等。
環境監測的過程一般為接受任務,現場調查和收集資料,監測計劃設計,優化布點,樣品采集,樣品運輸和保存,樣品的預處理,分析測試,數據處理,綜合評價等。環境監測的對象:自然因素,人為因素,污染組分。環境監測包括:化學監測,物理監測,生物監測,生態監測。環境監測的目的是準確、及時、全面地反映環境質量現狀及發展趨勢,為環境管理、污染源控制、環境規劃等提供科學依據。
“十三五”以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市場規模快速擴張,營收實現翻倍式增長。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監測裝備制造業、監測運維行業、檢測機構行業等三大行業市場規模近540億元。監測社會化市場從小到大、由弱變強。根據2021年12月印發的《“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下稱《規劃》),到2025年,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履責、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大監測”格局更加成熟定型,高質量監測網絡更加完善,以排污許可制為核心的固定污染源監測監管體系基本形成。監測數據真實、準確、全面得到有效保證。
2021年我國環境監測服務市場規模達到415.07億元,同比增長11.07%,自2015年以來我國環境監測服務市場規模整體上呈現出穩定上升,逐漸提速的發展態勢。2015年,市場規模僅為137.7億元,2015-2021 年CAGR達20.19%。全球環境問題不斷涌現,推動以檢驗檢測手段來改善既往以及未來將會出現的環保問題,已經成為全球環保領域的共識。我國環境監測服務領域的發展,不僅體現了社會環保意識的普及和環保綠色經濟的提升,更為我國長期可持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7年中國環境監測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政府及相關的部門在加大投資力度加強環境保護。加大投資力度體現在環境保護機構的建設和人員及設備的配備等方面,中國環境監測需求比重較大的區域包括京津冀地區、山東、河南、湖北、山西等地。伴隨各細分市場環境監測點在全國范圍內鋪設,各地區對環境監測設備的需求得到了較大提升。2022年4月,我國在太原衛星發射中心成功發射大氣環境監測衛星。這是世界首顆具備二氧化碳激光探測能力的衛星,可實現對大氣細顆粒物、污染氣體、溫室氣體、云和氣溶膠以及陸表、水體等環境要素大范圍、連續、動態、全天時的綜合監測,大幅提升我國在生態環境、氣象和農業等多領域的定量遙感服務能力,有效解決對外國遙感數據的依賴,對促進環保等意義重大。
2022年生態環境部印發《“十四五”生態環境監測規劃》(以下簡稱《規劃》),全面強化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和推動減污降碳協同增效的監測支撐。《規劃》指出到2025年,政府主導、部門協同、企業履責、社會參與、公眾監督的“大監測”格局將更加成熟定型。
2020-2035年,生態環境監測將在全面深化環境質量和污染源監測的基礎上,逐步向生態狀況監測和環境風險預警拓展,構建生態環境狀況綜合評估體系。監測指標從常規理化指標向有毒有害物質和生物、生態指標拓展,從濃度監測、通量監測向成因機理解析拓展;監測點位從均質化、規模化擴張向差異化、綜合化布局轉變;監測領域從陸地向海洋、從地上向地下、從水里向岸上、從城鎮向農村、從全國向全球拓展;監測手段從傳統手工監測向天地一體、自動智能、科學精細、集成聯動的方向發展。
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國家和人民越來越重視環境問題。當前,為了打贏環境保衛戰,國家制定了一系列生態環境保護法律法規,積極打造綠色生態發展之路成為了亟待解決的難題。這種情況下,通過科學、高效的環境監測手段,可以有效防范環境污染,有效遏制環境污染違法違規行為,有助于提高環保執法的力度,推進我國環保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想要了解更多環境監測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7年中國環境監測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報告對中國環境監測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市場供需形勢、新產品與技術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中國環境監測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環境監測行業將面臨的挑戰、企業的發展策略等。報告還對全球的環境監測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環境監測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是環境監測服務、經營企業,科研、投資機構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環境監測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7年中國環境監測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十三五”以來,全國生態環境監測市場規模快速擴張,營收實現翻倍式增長。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全國監測裝備制造業、監測運維行業、檢測機構行業等三大行業市場規模近540億元。監測社會化市場2...
查看詳情
2022年,手機市場需求持續低迷,高端機型成為“冷年”之中為數不多的增長動能。Counterpoint數據顯示,2022年第二季度...
中國農業機械市場規模在近幾年中穩步增長,預計將在未來幾年繼續保持這一趨勢。主要原因在于農業生產效率的提高和農業...
智慧金融是依托于互聯網技術,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金融科技手段,使金融行業在業務流程、業務開拓和客戶服...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油脂油料市場,這次全品種鏈條引入境外交易者,可以通過期貨市場的"功能優勢"把實體...
河源即食花膠首次出口近日,經河源海關檢驗監管合格,河源市金源綠色生命有限公司生產的19200罐即食花膠產品順利出口2...
隨著立體車庫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立體車庫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