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港口自身發展到港城深度融合。港口經濟由運輸業向臨港工業、臨港工業集群和航運服務產業集群發展,港口經濟與城市經濟互動發展。少數港口如上海港、天津港,港口經濟和城市經濟深度融合,向臨港工業集群和航運服務產業集群雙支柱轉型,成為區域經濟、金融、貿易中心。
港口行業前景如何?國務院物流保通保暢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監測匯總數據顯示,3月7日,國家鐵路貨運繼續保持高位運行,運輸貨物1114.9萬噸,環比下降0.99%;全國高速公路貨車通行774.09萬輛,環比增長3.13%;監測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3283.4萬噸,環比增長1.8%,完成集裝箱吞吐量74.1萬標箱,環比增長6.5%;民航保障航班12911班(其中貨運航班628班,包括國際貨運航班413班,國內貨運航班215班),環比下降3.7%;郵政快遞攬收量約3.90億件,環比下降2.3%;投遞量約3.68億件,環比增長2.2%。
中國港口經過30年的外延式規模發展之后,適應經濟轉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要求,需要尋求新的突破點和增長點。國內主要港口企業呈現出向航運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港口服務從運輸、裝卸、倉儲等基本航運服務向包括航運金融、保險、信息、載運工具經營與管理等高端航運服務轉變,并與貿易、金融互動發展。
從港口自身發展到港城深度融合。港口經濟由運輸業向臨港工業、臨港工業集群和航運服務產業集群發展,港口經濟與城市經濟互動發展。少數港口如上海港、天津港,港口經濟和城市經濟深度融合,向臨港工業集群和航運服務產業集群雙支柱轉型,成為區域經濟、金融、貿易中心。多數港口仍以臨港工業集群為支柱產業、航運服務產業為輔助的港口經濟發展階段,港口經濟的發展以直接產業為主導、臨港工業集聚為主要特征。臨港工業產業集群向構建新型臨港工業基地轉型。沿江港口經濟及臨港經濟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發展機遇。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6年中國港口碼頭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
2022年,受疫情及全球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影響,我國港口行業運營承壓。但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是拉動經濟回升、穩定經濟社會運行的重要手段之一,當年我國沿海和內河的固定資產投資額繼續保持增長態勢;同時,船舶的大型化發展,對港口的硬件、軟件、集疏運等各個方面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港口的碼頭泊位建設亦呈大型化、專業化發展趨勢。港口行業的政策性特征明顯,在布局發展、功能定位、港口收費、投融資體制、重組整合等方面受到國家各級政府的規劃和指導,也較容易得到政策、資金等各方面的支持。此外,隨著行業資源整合工作的推進,我國港口企業國有壟斷性、區域性和規模性特征亦愈發明顯,但由于相關資源的分散性及股權結構的復雜性,部分地區的整合實質工作進展較慢,整合效益短期內難以體現。
從相互競爭到區域協作發展。中國港口正經歷著“以合為主”的又一輪港口變革,港口資源整合態勢明顯,包括以資產為紐帶的區域港口集團橫向整合、港口與腹地資源的縱向整合、港口與城市資源的整合。
從進出口情況來看,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進出口總值31.11萬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9.9%。從進出口地區結構來看,同期,我國前五大貿易伙伴依次為東盟、歐盟、美國、韓國和日本,其中,對東盟、歐盟和美國的進出口額占比分別為15.1%、13.6%和12.2%,增速分別為15.2%、9%和8%。同期,我國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合計進出口10.04萬億元,增長20.7%。
2020年我國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45.5億噸、同比增長4.3%,從4月至12月,連續9個月實現正增長。其中,內貿完成100.5億噸、同比增長4.4%,外貿完成45億噸、同比增長4%。分貨類看,完成煤炭及制品吞吐量25.56億噸,下降2.7%;石油、天然氣及制品吞吐量13.10億噸,增長7.9%;金屬礦石吞吐量23.41億噸,增長5.5%。完成集裝箱吞吐量2.64億標箱,增長1.2%。
從貨種結構來看,我國港口碼頭的作業貨種主要包括干散貨、液體散貨、件雜貨、集裝箱和滾裝車輛等。近年來,前四大貨種一直為集裝箱、煤炭及制品、金屬礦石和石油天然氣及制品,2021年上述四大貨種吞吐量占我國港口貨物吞吐總量的比重分別約為23.75%、18.21%、15.43%和8.47%。我國港口行業的信用質量易受上述貨種相關行業的發展情況影響。
此外從債券發行情況看,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港口行業仍以發行短期融資券、中期票據、公司債和企業債等傳統債券為主,當期共發行了54支債券,其中包括7支短期融資券、27支中期票據、16支公司債和4支企業債。級別調整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我國港口行業無企業主體信用級別發生調整。
隨著我國經濟進入新常態發展,沿海港口吞吐量于“十二五”后期結束了新世紀以來持續兩位數的高速增長,“十三五”期進入了結構調整期。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經貿環境和國內經濟下行壓力,特別是2018年開始的中美貿易摩擦和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等持續沖擊,沿海港口吞吐量在劇烈波動中仍保持了持續增長,結構不斷優化,顯現出內在的強勁韌性。
2021年,全球港口貨物吞吐量增速止跌反彈。全球主要港口貨物吞吐量總體實現4.5%的良好漲勢,與2020年相比增速提升了5.9個百分點。2021年我國完成港口貨物吞吐量155.5億噸,同比增長6.8%,其中,港口外貿貨物吞吐量約47億噸,同比增長4.5%。完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2.8億標準集裝箱,同比增長7%,其中,港口外貿集裝箱吞吐量約1.6億標準集裝箱,同比增長7.5%。2022年1月30日,交通運輸部公布最新全國港口吞吐量數據。數據顯示,2022年,全國港口完成貨物吞吐量156.8億噸,同比增長0.9%。沿海港口完成101.3億噸,同比增長1.6%;內河港口完成55.5億噸,同比下降0.3%。外貿貨物吞吐量46.1億噸,同比下降1.9%;內貿貨物吞吐量110.8億噸,同比增長2.1%。2022年,全國港口完成集裝箱吞吐量3.0億TEU,同比增長4.7%。其中,外貿集裝箱吞吐量1.7億TEU,同比增長5.4%;內貿集裝箱吞吐量1.2億TEU,同比增長3.6%。
“十四五”時期,預計我國水運需求將總體保持增長態勢,呈現高基數、中低速增長的特點。預測2025年水路貨運量、港口貨物吞吐量分別達到85億噸、164億噸,年均增長約2%~3%,其中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3.0億標箱,年均增長5.5%。“十四五”期間,我國要進一步增強港口基礎設施保障能力,沿海大型專業化碼頭通過能力適應度大于1.1,提高內河港口專業化集約化發展水平。補齊港口集疏運短板,實現長江干線主要港口鐵路進港全覆蓋,沿海主要港口鐵路進港率達到90%以上。
在國家對疫情的有效調控下,2020年我國經濟、貿易逆勢增長,在世界主要經濟體中率先實現正增長,“十三五”規劃實現圓滿收官,推動沿海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實現4.5%的較快增長。2030年,中國港口的貨物吞吐量將突破250億噸大關,實現翻番。但貨種結構將發生較大變化,集裝箱貨物比重將會由目前的18.6%上升至26.8%,而干散貨因煤炭、礦石運量增長放緩,比重將跌破50%界限,其中內貿運量的放緩為其主因。2030年中國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將達到5.05億標箱,年均增幅維持6%左右,沿海及內河箱量的快速增長為其提供了保障。
2030年,中國沿海將形成七個港口組團:遼東港口組團、津冀港口組團、山東半島及蘇北港口組團、長三角港口組團、東南沿海港口組團、珠三角港口組團和西南沿海港口組團。并形成上海、青島、香港等3-4個超級集裝箱樞紐港。沿海港口中大約95%以上都存在以資金入股、戰略合作等方式與群內其他港口實現資源整合的情況。
到2030年,中國企業構建的港口網絡將遍布全球,尤其會在南美、北非、東南亞、中東等發展中國家和戰略合作國家的港口投資網絡布局。中國將會出現以碼頭裝卸為主營業務的企業成為全球性碼頭運營商。2030年,中國沿海主要集裝箱樞紐港將實現碼頭的半自動化,但全自動化碼頭仍占少數;上海、廣州、青島、天津等一線港口將會擁有1-2個全自動化碼頭泊位。
想要了解更多港口碼頭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6年中國港口碼頭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報告對中國港口碼頭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競爭替代服務、發展趨勢、新服務與技術等進行了分析,并重點分析了中國港口碼頭行業發展狀況和特點,以及中國港口碼頭行業將面臨的挑戰、企業的發展策略等。報告還對全球的港口碼頭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港口碼頭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是港口碼頭經營、開發企業,服務、投資機構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港口碼頭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6年中國港口碼頭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現狀中國港口經過30年的外延式規模發展之后,適應經濟轉型、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要求,需要尋求新的突破點和增長點。國內主要港口企業呈現出向航運產業鏈上下游延伸,港口服務從運輸、裝卸、...
查看詳情
電力載波通信是一種不需要重新架設網絡,只要有電線,就能進行數據傳輸的技術,具有不受金屬和墻壁阻擋、穿墻越壁的特...
種植牙是一種以植入骨組織內的下部結構為基礎來支持、固位上部牙修復體的缺牙修復方式。它包括下部的支持種植體(dent...
千億烤魚賽道未來發展如何?如今,烤魚餐飲在中國各城市逐步普及,市場滲透率持續提升。國民向享樂型、發展型消費的轉...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鄉村旅游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產業鏈條不斷延展、綜合帶動作用日漸顯著,形成了一大批鄉村旅游重點...
相容劑是能使不相容的兩種聚合物結合在一起,從而形成穩定的共混物。就其本質來說,相容劑的增容作用是借助于分子間的...
醬油俗稱豉油,是我國傳統的調味品。醬油在傳統調味操行業諸多品類中占領著主導位置,向來有“中餐之魂”的稱謂。在醬...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