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中心市場圍繞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個方面開展工作,提供中老年人保健、婦幼保健、青少年保健、慢性病護理、職業病防治、疾病普查、心理咨詢等保健服務。對社區內的老人、婦女、兒童、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開放家庭病床,滿足患者院外基本治療和護理需求;護理
護理中心行業市場潛力多大?在當前人口老齡化巨大的人口壓力下,統計數據顯示有4000余萬老人有各種各樣的護理需求,或是失能,或是失智,或是慢病。護理工作服務于人的生老病死全過程,在患者疾病的急性期診療、慢性期康復以及臨終期照顧與關懷的各個階段發揮作用。
現在全國有很多地區與醫療機構主動適應疾病譜變化和人口老齡化進程,不斷豐富護理專業內涵,將護理服務逐漸延伸到社區和家庭,為群眾提供老年護理、慢病管理、康復護理、長期照護、臨終關懷等服務,進一步滿足了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服務需求。
護理中心市場圍繞健康的生理、心理和社會三個方面開展工作,提供中老年人保健、婦幼保健、青少年保健、慢性病護理、職業病防治、疾病普查、心理咨詢等保健服務。對社區內的老人、婦女、兒童、慢性病患者等重點人群,開放家庭病床,滿足患者院外基本治療和護理需求;護理人員還應與醫生、社區公職人員和社會工作者合作,開展社會衛生服務。
護理中心的科學化程度越來越高,護理的標準化管理將逐步取代經驗管理。這就要求現代護理管理者應具有更高的文化層次。要求護理管理人員的知識結構應是“T”字形,這種“T”型模式包括縱向知識結構與橫向知識結構。
縱向知識結構,指的是管理學知識,如護理管理學、行為科學、電子計算機理論、系統論、信息論等。橫向知識結構,指的是管理所涉及的有關知識,如醫學、社會科學、政治經濟學、衛生經濟學、心理學、倫理學等。人文科學如文學、美學、外文等,以及其他如:環境科學等,尤其是人文科學及新興的交叉學科已成為現代管理者必不可少的條件。因此,護理管理者應具備雙學歷。對護理管理者主要的能力要求有組織能力、決策能力、判斷能力、分析能力、指揮能力、協調能力、創新能力等。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2-2027年中國護理中心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分析:
據老齡辦發布的2016年《第四次中國城鄉老年人生活狀況抽樣調查成果》,我國失能、半失能老人約4063萬,占老年人口總數的18.3%。未來20年我國人口老齡化形式更加嚴峻。同時,隨著全面二孩政策施行,嬰幼兒和產婦比率將大大提升。
老年人和新生兒、孕產婦對醫療服務,特別是護理服務的需求遠遠高于人群平均水平,研究顯示,65歲以上老年人中約0.5%需要住院治療,約2%需要機構護理,約5%需要社區護理。此外,其他人群的護理需求也正加速釋放,例如亞健康人群的日常照護、理療型護理及綜合療養等,這類護理是基于對生活質量提升而產生的護理需求。
《中國護士群體發展現狀調查白皮書》,全國注冊護士總數為324萬人,收入待遇嚴重偏低。其中76.5%的護士月收入低于5000元,護理中心整體收入水平低于城市平均收入。在已離職護士中,48.8%的護士離職原因是收入低。
數據顯示:中國注冊護士數量為470.9萬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量僅為3.34人。目前,中國護理中心行業臨床一線護士缺乏,遠遠不能滿足國內醫療需求。
中國是人口大國,老齡化程度不斷加深。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中國60歲及以上人口為26402萬人,占18.70%,社會人口老齡化問題進一步加重。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65歲及以上獨居老人超過2500萬戶,預計到2025年將突破3000萬戶,到2040年將達到約5000萬戶。
面對人口老齡化的基本國情,養老問題所帶來的挑戰愈發嚴峻。在快節奏發展的當下,“養老焦慮”已經成為一個橫亙在我國社會發展中所不可回避的現實問題。
專家表示,中國在滿足老年人醫療保健服務需求方面仍有差距。自2021年起,我國15個省份開展老年醫療養老試點工作,創新多元化老年醫療養老服務模式,增加多層次老年醫療養老服務供給。
據教育部統計,近年來,教育部積極推進職業院校擴大養老護理人才培養。醫藥衛生類畢業生41.8萬人,公共服務和管理類畢業生4.4萬人。護理中心行業和管理中醫養生保健醫學營養、臨床醫學等專業方面共新增了10家現代學徒制的試點,并建設了職業教育康復治療技術專業、職業教育老年服務和管理專業的教學數據庫。
同時,我國護士的發展向基層傾斜,以滿足基層醫療保健的需要。2021年,全國基層從事護理工作的護士達到115萬人,2012年為52.8萬人。10年間,人數增加了62萬多人,翻了一倍多。從全國醫護比來看,從2012年的1:0.95到2021年的1:1.17,我國醫護比倒掛的問題得到了扭轉。
與巨大的護理服務需求相比,我國現有的專業護理人員缺口巨大, 我國醫院病床與護士之比是1∶0.27,實際要求是1∶0.4,在美國等發達國家,床護比已達到1∶2的比例。社會護理、社區護理、家庭護理增長的需求會使得護理缺口進一步增大。
另外,我國護理服務收費僅為護理成本的10%左右,遠低于實際人力成本。護理是典型的現代服務業,既涉及個人消費服務,亦涉及公共服務,這些數量巨大的缺口意味著全新的產業機會。
為推動“十四五”期間護理高質量發展,國家衛健委印發了《全國護理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十四五”期間護理發展的主要目標、基本原則、基本任務和若干重點專項行動。對于計劃的主要目標,專家說,一方面,要加強護士隊伍建設。另一方面是拓展護理服務。
在護士隊伍建設方面,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護士總數達到550萬人,每千人口注冊護士數達到3.8人。同時,醫護比要達到1: 1.2。此外,在護士人數增加的同時,應通過促進護士的培訓來提高護士的能力。而且在護士分布上,更傾向于基層。
在護理服務領域,《規劃》特別提出,在“十四五”時期,深化責任制整體護理的實施,進一步拓展護理的內涵和外延,特別是要不斷完善對老年人、社區、居家的供給。
“十四五”期間,我國將加強養老服務人才隊伍建設,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制定準入補貼、積分落戶、免費培訓、定向培養、工齡補貼等優惠政策。
目前,在醫療服務中,有“三分醫療、七分護理”的概念,我國目前的護理方式主要有兩種:
一是醫院床位的護理,因沒有專業獨立的護理機構,當需要護理時產生反復、間斷性地占用綜合二、三級醫院床位的情況;
二是家庭護理,但小家庭模式和長期護理費用的龐大支出使其難以為繼,同時家庭成員護理達不到專業護理質量,不能滿足較高級護理需求。這兩種護理方式都不能滿足現有臨床護理需求,更不能滿足大護理需求。
此外,隨著護理需求的多樣化和現代科技的迅速發展,各種高科技技術也應結合新型護理特點得到廣泛深入的研究和應用,但目前的護理理論、手段、技術仍較為單一,不能夠滿足急速增長的需要。
想要了解更多護理中心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2-2027年中國護理中心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護理中心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護理中心行業的市場規模、護理中心市場供需求狀況、護理中心市場競爭狀況和護理中心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護理中心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護理中心行業研究報告可以幫助投資者合理分析行業的市場現狀,為投資者進行投資作出行業前景預判,挖掘投資價值,同時提出行業投資策略和營銷策略等方面的建議。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護理中心行業市場全景調研及投資價值評估研究報告
護理中心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護理中心行業的市場規模、護理中心市場供需求狀況、護理中心市場競爭狀況和護理中心主要企業經營情況,同時對護理中心行業的未來發展做出科學的預測。中研普華憑...
查看詳情
根據我國“十四五”規劃內容表明,截止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將會達到5萬億元。對于體育市場而言,這是一個非常宏大2...
預調酒行業市場投資前景如何?在全球疫情的大環境下,人們節假日走親訪友的大聚和下班放松的小酌大多都被居家娛樂所取2...
一、熱電池行業概述熱電池又叫熔鹽電池,熱激活儲備電池(heat activated reserve battery)。貯存時電解質為不導L...
近年來隨著北斗三代衛星導航系統的逐步完善,我國衛星應用行業快速發展。由于衛星應用產業鏈涉及眾多上下游領域,國家...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逐漸成熟,計算機視覺、語音、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在金融行業的應用從廣度和深度上都在加速,這不僅...
在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下,陶瓷行業一方面要參考其他行業在‘雙碳’和環保方面的先進經驗,同時,面對競爭日趨激烈的市...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