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五月,正是“輕風搖細麥,淺水出新秧”的好時節,長城內外、大江南北,農業生產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強國必先強農,強農方能強國。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建設農業強國,離不開科技這個重要支撐。5月5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
農業科技行業市場怎么樣? 當前,綠色發展理念已逐步融入農業農村發展各個方面,我國中西部地區農業綠色發展取得了積極進展。耕地質量穩步提升,水資源利用效率不斷提高,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水平進一步加強,產地環境明顯改善,綠色優質農產品供應穩定增長。不過,需要看到的是,農業綠色轉型是一項復雜性、長期性和系統性的工程,特別是在中西部地區,農業綠色發展依然面臨不少問題。譬如,受歷史條件和自然條件等因素限制,中西部省份的農業生產方式整體上依然粗放,農業科技創新實力還比較弱,農業減排模式集成不足,綠色農產品的深加工、運輸、銷售能力有限等。
初夏五月,正是“輕風搖細麥,淺水出新秧”的好時節,長城內外、大江南北,農業生產呈現出一派繁忙景象。強國必先強農,強農方能強國。農業強國是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根基,建設農業強國,離不開科技這個重要支撐。5月5日召開的二十屆中央財經委員會第一次會議強調:“要更加重視藏糧于技,突破耕地等自然條件對農業生產的限制。”最新數據顯示,近年來,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成果不斷取得突破。農業科技整體水平已從世界第二方陣跨入第一方陣,各主要糧食作物耕種收綜合機械化率均超過80%。
近幾年,淄博市加快綠色生態農業的發展,提升蔬菜、瓜果品質,打造淄博市設施農業發展新模式,全面提升設施農業的種植技術水平。將不斷為種植戶推出新材料、新技術,加大產、學、研、用結合力度,實施模式創新、科技創新、管理創新,讓農戶種出的農產品更加綠色、環保、安全、健康,助力淄博市綠色生態農業高效發展。
根據《2022-2027年中國農業科技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分析顯示
針對這一問題,農業農村部畜牧獸醫局去年11月召開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現場會,要求統籌畜牧業生產發展和生態環境保護,繼續組織開展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核查,推動提高畜禽糞污處理設施裝備水平。同時,加快培育糞肥還田社會化服務組織,加強畜禽糞肥科學還田利用指導服務,促進養殖戶與現代畜牧業發展有機銜接。
在一些地方,村辦小企業也是造成環境污染的原因之一。安徽亳州市渦陽縣陳大鎮前于樓村村民反映,當地一家養豬場、兩家工廠違規排污,破壞了當地生態環境。渦陽縣生態環境分局會同陳大鎮開展現場檢查發現確實存在揚塵、噪聲、污水等問題,于是現場下達整改通知書,要求其中一家企業停業停工、清理原料、拆除設備、填埋滲坑,不得再進行生產;養豬場需要定期噴灑除臭劑,減小對周邊環境的影響。
進入平臺界面后,在各個設備的標識中,選擇設置在田塊四周的田埂上的農業害蟲智能測報燈,點擊即可查看根據前沿圖像識別處理技術分析捕捉到的蟲害情況。通過知識圖譜技術,平臺對蟲害的特征進行確認提取,并對蟲害進行測報和智慧診斷。我們隨即根據診斷結果,比照蟲害的類型,對癥下藥,在保證小麥產量的前提下從源頭減少施入田地的農藥總量。”殷錚介紹說。
智慧不止于此。為減少小麥、水稻等糧食作物種植中的能源消耗及化肥、農藥用量,這塊農田“裝備”了包括氣體排放在線監測站、土壤墑情站、多參數專業氣象站、排水閘、進水閥、水位儀等在內的約150套設備,每套設備都與平臺相連,只要在手機或者電腦上動動手指,就可以實現多個場景的智能控制。
2022年1月,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對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作出全面部署。《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農業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2022年1月,生態環境部會同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自然資源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水利部、農業農村部等部門聯合印發《“十四五”土壤、地下水和農村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對持續打好農業農村污染治理攻堅戰總體要求、主要任務和保障措施作出全面部署。《規劃》明確提出,到2025年農業面源污染得到初步管控,農村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農村生態環境持續改善。
2022年,山東種業企業創新能力提升行動投入財政資金1億元,以科技項目形式支持41家種業企業研發良種。而在良種工程支持下,山東主要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8%以上,主要糧食作物品種基本實現自給,良種對糧食增產的貢獻率達到47%,有力支撐了山東省糧食產量連續多年穩定在1000億斤以上,設施果菜品種改變了主要依賴進口的局面,替代進口率達80%以上,部分畜禽品種有望實現國外品種替代,重大育種基礎研究實現點上突破。
將農業綠色轉型作為根本動力來推動農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對中西部地區而言,有必要結合區域生態承載量和特色農業特征,引導優質生產要素向農業流動,打造以綠色農業為核心的農業現代化產業集群,推動農業集群發展和綠色轉型升級。唯有如此,才能推動形成特色農業發展的綠色生產方式,實現投入品減量化、生產清潔化、廢棄物資源化、產業模式生態化,提高農業可持續發展能力。
強化資源保護與節約利用是前提。按照國家鼓勵發展的資源節約綜合利用和環境保護技術的相關要求,全面實施國家農業節水行動,探索建設節水型特色鄉村,深入推進農業灌溉用水總量控制和定額管理,建立健全地域特色農業節水長效機制。加強智慧滲灌技術研發,提升水肥吸收利用率,推動農業綠色低碳生產。嚴格控制生態脆弱地區未利用地的開墾,創新體制機制逐步完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探索實施農用地分類管理和綜合利用,切實加大對優先保護類耕地的保護力度。
有專家認為,目前的治理難點在于如何構建制度化、系統化的農業農村污染治理規劃,從源頭到末端實行綠色生產和污染物達標排放,不留漏洞。而且還要更加重視環保教育,做好宣傳、科普等工作,逐步提高農民的環保意識。無論何種降低污染的生產方式,都需要農民認可并自覺選擇,才可能得到大面積推廣和使用,才能發揮最大作用。
建設美麗鄉村,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是一項重要工作。一方面,需要對農藥化肥減量增效,從源頭減少污染物產生量;另一方面,需要對養殖業、小企業進行治理,減少污染物排放量。農村生態環境保護是一項系統工程,必須加強全鏈條治理能力,提升農民環保意識,多措并舉,解決農業面源污染問題。建議有條件的地方實施化肥農藥減量增效行動,通過使用有機肥、測土配方、實施病蟲害綠色防控等科學方法,減少化肥、農藥用量,從源頭減少農業面源污染。
農業科技行業報告對中國綠色農業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綠色農業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
未來,綠色農業行業發展前景如何?想了解關于更多行業專業分析,請點擊《2022-2027年中國農業科技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農業科技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農業科技主要就是用于農業生產方面的科學技術以及專門針對農村以及城市生活方面和一些簡單的農產品加工技術。包括種植,養殖,化肥農藥的用法,各種生產資料的鑒別,高效農業生產模式等幾方面。...
查看詳情
橄欖油具有極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調用途,在西方被譽為“液體黃金”,“植物油皇后”。 隨著經濟的...
近年來,在節能環保的大環境下,由于裝配式建筑具有縮短現場建造時間、減少材料浪費、減少人工作業和現場濕法作業,受...
當前,物流與金融的融合創新已經成為物流行業最為關注的焦點之一,應該說物流金融已不單純是動產融資,而是包括公司金...
2022年全球航空客運量較2021年激增64.4%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全球航空客運量較2021年激增64...
重包裝膜主要用于固體石油化工產品如催化劑、化肥、合成樹脂等商品的包裝。由于國內外資源短缺的限制,塑料編織袋、紙...
2023年并購市場有望更加活躍自2014年以來,中國并購市場迎來快速發展,交易數量、規模屢創新高,并一舉成為全球第二大...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