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變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水力發電是技術成熟且可大規模開發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我國水電資源蘊藏量居世界首位,積極開發水電不僅是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途
全球氣候變暖及化石能源日益枯竭的大背景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日益受到國際社會的重視,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水力發電是技術成熟且可大規模開發的清潔可再生能源。我國水電資源蘊藏量居世界首位,積極開發水電不僅是有效降低溫室氣體排放的重要途徑,還是應對氣候變化、推進節能減排、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措施。
水力發電是研究將水能轉換為電能的工程建設和生產運行等技術經濟問題的科學技術。水力發電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蘊藏于水體中的位能。為實現將水能轉換為電能,需要興建不同類型的水電站。
水電設備是用于水力發電的設備,主要包括水力發電機組和其它輔助、配套設備,如空冷器、減速器、調速器、閥門、啟閉設備、導水管等。根據水頭的不同,水力發電機組可分類為貫流式機組、軸流式機組、混流式機組、沖擊式機組等。
隨著中國經濟增長、供給側改革及經濟結構調整的推進,節能減排、綠色增長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共識。水力發電行業受到各級政府的高度重視和國家產業政策的重點支持。國家陸續出臺了多項政策支持水力發電行業發展,《解決棄水棄風棄光問題實施方案》《關于建立健全可再生能源電力消納保障機制的通知》《水利部2021年政務公開工作實施方案》等產業政策為水力發電設備行業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市場前景,為企業提供了良好的生產經營環境。
我國水電設備生產發展速度快,進出口市場不斷發展。水電設備出口方面,我國主要出口水輪機及水輪的其他零件(不含調節器)和水力發電機組,其中,隨著我國水電設備研發技術的不斷突破,出口結構不斷升級,核心產品水力發電機組出口數量不斷增長;
進口方面,我國主要向德國、美國等國家進口水電設備產品。進出口市場波動發展,處貿易順差狀態,我國不斷出臺免稅等優惠政策鼓勵高端產品,技術引進。
作為目前可開發程度最高、技術相對成熟的清潔可再生能源,“十四五”期間,我國水電無論從規模、效益、成就,還是從規劃、設計、施工建設、裝備制造水平上,都將持續彰顯其發展中的韌性與后勁。
企查查顯示,近年來,我國水力發電裝機容量逐年增長,由2016年的3.33億千瓦增至2020年的3.70億千瓦,年均復合增長率2.7%。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水力發電裝機容量累計約達3.91億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6億千瓦),同比增長5.6%。
近年來,我國水電相關企業注冊量增長迅速,由2016年的19.8萬家迅速增至2019年的53.9萬家,年均復合增長率39.6%。2020年水電相關企業注冊量增速放緩,出現下降。最新數據顯示,2021年我國水電相關企業注冊量累計48.3萬家,同比下降7.3%。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水力發電設備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分析:
從裝機容量分布來看,截至2021年末,我國水力發電規模最大的省份為四川省,水電裝機容量達到了8887萬千瓦,其次為云南,裝機容量為7820萬千瓦;排名二到十位的省份分別為湖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福建、浙江和青海,裝機容量在1000-4000萬千瓦不等。
從發電量來看,2021年中國水力發電量最多地區為四川,水力發電量為3531.4億千瓦時,占比26.37%;其次是云南地區水力發電量為2716.3億千瓦時,占比達到20.29%;再次是湖北地區水力發電量為1531.5億千瓦時,占比達到11.44%。
從中國水力發電行業的裝機容量情況來看,長江電力是單體水電裝機容量最大的企業,2021年長江電力水電裝機量占到全國的11%以上,五大發電集團旗下的水電總裝機規模約占到全國的三分之一;從水電發電量情況來看,2021年長江電力發電量占比超過15%,五大發電集團旗下的水電發電量約占到全國的20%。從市場集中度來看,我國水電裝機容量五大集團與長江電力總和接近市場的一半份額;水電發電量占到全國的30%以上,行業集中度較高。
經過多年的發展,我國制造業已經走過最初的模仿階段,正向高水平、高層次挺近,逐漸縮小與國外先進水平的差距。在此背景下,國產化成為各行各業的主基調。
未來國際競爭的制高點是低碳、環保,水電作為綠色能源之一,占據制高點至關重要。為提升我國水電產業競爭力,國產化戰略必不可少,特別是提供技術裝備的水電設備產業。
水電設備的國產化,不僅可以促進產業技術進步、加快水電建設速度以及降低水電開發成本,還能提高在國際市場的地位,推動國際水電設備技術創新。
國家能源局去年9月發布的《抽水蓄能中長期發展規劃(2021-2035年)》提出,我國已投產抽水蓄能電站總規模3249萬千瓦(注:1GW=100萬千瓦),到2025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較“十三五”翻一番,達到6200萬千瓦以上;到2030年,抽水蓄能投產總規模將較“十四五”再翻一番,達到1.2億千瓦左右。
21世紀至今,我國朝著水電制造強國目標發展。隨著政府文件明確清潔高效發電裝備中的水電機組參數,未來水電設備勢必朝著大型化,清潔高效方向發展。
十四五期間,我國明確了碳達峰和碳中和的目標實現的期限,讓眾多能源類型感到機遇和壓力同步到來。水電作為可再生能源的代表,在全球氣候及能源枯竭的情況下,能源結構優化的可持續發展需求將不斷推動水電發展。
水力發電設備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水力發電設備行業的國內外發展概況、行業的發展環境、市場分析(市場規模、市場結構、市場特點等)、競爭分析(行業集中度、競爭格局、競爭組群、競爭因素等)、產品價格分析、用戶分析、替代品和互補品分析、行業主導驅動因素、行業渠道分析、行業贏利能力、行業成長性、行業償債能力、行業營運能力、水力發電設備行業重點企業分析、子行業分析、區域市場分析、行業風險分析、行業發展前景預測及相關的經營、投資建議等。報告研究框架全面、嚴謹,分析內容客觀、公正、系統,真實準確地反映了我國水力發電設備行業的市場發展現狀和未來發展趨勢。
想要了解更多水力發電設備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水力發電設備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水力發電設備行業發展分析與投資前景預測報告
水力發電,研究將水能轉換為電能的工程建設和生產運行等技術經濟問題的科學技術。水力發電利用的水能主要是蘊藏于水體中的位能。為實現將水能轉換為電能,需要興建不同類型的水電站。水力發電設...
查看詳情
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克強:智能網聯汽車發展趨勢不可逆轉中國工程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李克強18日在世界智能大會上表示,...
天然牛黃稀缺,需求缺口大。中國中藥協會數據顯示,我國每年產出的天然牛黃不到1000公斤,而傳統名貴中成藥中的牛黃需...
貴金屬主要指金、銀和鉑族金屬(釕、銠、鈀、鋨、銥、鉑)等8種金屬元素。這些金屬大多數擁有美麗的色澤,具有較強的2...
數字人民幣行業市場多大?數字人民幣未來三年或將步入快速發展期、有望賦能更多數字經濟細分領域。伴隨數字人民幣生態1...
歌劇,是用聲樂和器樂表現劇情的戲劇作品,是音樂與詩歌、戲劇表演、舞蹈、舞臺美術、服裝等結合為一體的綜合性藝術體...
吉林省人參產量占全國總量60%左右。作為優勢特色產業,人參產業的高質量發展不僅關系著眾多參農的錢袋子,也是推動吉...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