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壓計是測量血壓的儀器,又稱血壓儀。血壓計主要有聽診法血壓計和示波法血壓計。聽診法血壓計主要有:水銀血壓計(壓力計)、彈簧表式血壓計(壓光柱血壓計、光顯血壓計、液晶血壓計等。示波法又叫振蕩法,它的原理是獲取在放氣過程中產生的振蕩波,通過一定的算法換算得出血壓值。 絕大多數的電子血壓計均是采用示波原理來設計的。
體循環動脈血壓簡稱血壓 (blood pressure,BP)。血壓是血液在血管內流動時,作用于血管壁的壓力,它是推動血液在血管內流動的動力 。心室收縮,血液從心室流入動脈,此時血液對動脈的壓力最高,稱為收縮壓(systolic blood pressure,SBP)。心室舒張,動脈血管彈性回縮,血液仍慢慢繼續向前流動,但血壓下降,此時的壓力稱為舒張壓(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
高血壓是最常見的慢性非傳染性疾病,也是心腦血管病發病的第一大誘因。目前,我國心血管死亡占疾病總死亡的 41%(約 350 萬人),其中 50%的心肌梗死與高血壓相關,40%~50%的心力衰竭源于高血壓。
全球有12.8億高血壓患者,據相關數據統計,目前我國現患心血管病人數已達3.3億,其中高血壓就有2.45億人,給居民生活及健康造成嚴重危害。與龐大的高血壓人群形成反差的是,高血壓的低知曉率和控制率。數據顯示,中國18歲以上人群高血壓的知曉率、治療率、控制率分別為51.6%、45.8%和16.8%。我國高血壓知曉率、控制率和達標率分別為 46.9%、40.7%和 15.3%。雖然相比過去已有明顯提升,但若和美國 82%的知曉率、76%的治療率和 52%的達標率相比,仍有較大差距。
家用血壓計,主要是用于家庭。家庭醫療保健已成為現代人的醫療保健時尚。過去人們測量血壓必須到醫院才行,而今只要擁有了家用電子血壓計,坐在家里便可隨時監測血壓的變化,如發現血壓異常便可及時去醫院治療,起到了預防腦出血、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猝發的作用。
2023全國家用血壓計現狀與市場調研報告
中國疾控中心新近調查數據顯示:中國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已高達27.5%,也就是每4人中有1人血壓高。在高血壓人群中,有41%的人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壓,從而耽誤了治療時機。
5月17日是“世界高血壓日”,今年的主題是“精準測量,有效控制,健康長壽”。高血壓是我國患病人數最多的慢性病,超2.7億人。高血壓會導致致殘性腦卒中、心臟病和腎衰竭。中國疾控中心新近調查數據顯示:中國18歲以上居民高血壓患病率已高達27.5%,也就是每4人中有1人血壓高,中青年高血壓患病率上升趨勢明顯。有41%的人不知道自己得了高血壓,從而耽誤了治療時機。高血壓涉及面很廣,已經不僅是一個健康醫學問題,更對社會產生重大的影響。
在臨床上,高血壓主要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在我國,95%左右的高血壓都屬于原發性高血壓,其發生與遺傳、年齡、精神壓力、環境因素、不健康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等諸多方面息息相關。只有多管齊下,才能有效防治高血壓。
在高血壓標準的制定上,不同國家或地區間有著微小的差異。世界衛生組織對高血壓的臨床診斷標準一直都是140/90毫米汞柱,若要細分也可以分成以下5類(供參考)。
理想血壓:<120/80mmHg
高血壓前期:120~139/80~89mmHg
高血壓1級(輕度):140~159/90~99mmHg
高血壓2級(中度):160~179/100~109mmHg
高血壓3級(重度):≥180/110mmHg
那么,如何判斷是否有高血壓呢?在未使用降壓藥物的情況下,非同日3次診室血壓測量收縮壓≥140mmHg和(或)舒張壓≥90mmHg,可診斷為高血壓。家庭連續規范測量血壓5~7天,平均血壓≥135/85mmHg考慮為高血壓,建議就診。
我國高血壓患者中有51.6%知曉自己患病,但實際接受治療并實現血壓控制的人數占比僅為16.8%。很多人之所以在明知道自身患有高血壓的情況下,依然不采取對策進行治療,與個體定期的血壓監測成本較高有關。量血壓通常是在醫院檢查中才會出現的操作,很多人認為,只有到醫院才能量血壓,但對大多數人而言,這樣的方式便利性不足,時間成本也較高。
隨著科技發展,可支持家用的電子血壓計出現,但許多患者還是會覺得操作過于繁瑣,定時使用更難以堅持。針對這些痛點,知名醫療器械品牌魚躍給到了更周全的解決方案:血壓計更小巧、操作也更簡便,幫助患者減輕使用壓力,從而更好地推動治療。
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已突破9000億元,預計2030年市場規模將超過22000億元(約3200億美元),中國或將成為全球第一大醫療器械市場。
中國本土醫療器械企業逐步被全球市場接受與認可。政策支持將加快各級公立醫院的新建以及擴建工作。此外,分級診療的推進也使得基層醫院配備相應的醫療資源與配套設施,醫療設備企業尤其是國產醫療設備企業將憑借其性價比和政策支持的優勢,在該細分市場中實現突破。
國產醫療器械主要有兩大方面的優勢,一是價格方面的優勢;另一方面,這些醫療器械的研發和投產大部分是在國內完成,這也就使得這些醫療器械/研發和特點更加貼合國內醫療機構和患者的診療需求,并且針對國內臨床中發現的問題改進迭代速度會更快,做到有針對性的定制研發。
一直以來,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市場規模較大,且持續增長。據《2021年中國醫療器械行業報告》顯示,2019年中國醫療器械市場規模為6290億元,較2015年的3080億元翻了一番。2020年,在疫情因素的推升下,醫療器械行業收入將躍升至8000億元人民幣以上。隨著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的不斷發展,我國醫療器械市場的本土企業數量也增多,據德勤咨詢數據顯示,過去10年,國內品牌在高端醫用耗材細分市場的份額已從約20%增長至約30%。
2022年,中國醫療器械規模以上生產企業營業收入占全行業的比重已經超過60%。其中,上市醫療器械企業超過163家,該數字對比三年前幾乎翻倍。
4月27日,魚躍醫療公布了2022年業績。報告期內,魚躍醫療實現營業收入71.02億元,同比增長3.0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15.95億元,同比增長7.60%。在隨后公布的2023一季度財報中,魚躍醫療營收與凈利潤仍處于增長狀態,但在業績增長之下,魚躍醫療卻給自己蒙上了“發國難財”的陰影。
今年2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通報:江蘇魚躍醫療設備股份有限公司被罰款270萬元,理由是其血氧儀銷售價格上漲幅度明顯高于成本增長幅度,推高了魚躍牌血氧儀的市場銷售價格。為什么犧牲聲譽也要違規漲價?此舉或許早已有跡可循。
從魚躍醫療的發展史來看,其業績轉折點在2020年,突如其來的疫情使得魚躍醫療享受了一波“紅利”增長,當年營收與凈利潤雙雙高速增長,創下了自上市以來的最高增幅。報告期內實現營業收入67.26億元,同比增長45.08%;歸母凈利潤17.59億元,同比增長133.74%。
但在疫情紅利消退之后,魚躍醫療的業績增長迅速陷入停滯狀態,2021年歸母凈利潤同比下降15.73%,2022年公司在第二、三季度凈利均錄得同比下滑。其中,2022年二季度公司凈利同比降超35%,第三季度同比再降10.61%。
疫情紅利消散后的業務增長放緩,明顯使得魚躍醫療“亂了陣腳”。在2022年年底疫情防控政策調整之際,感染高峰期隨之而來,魚躍醫療也找準時機抓住“紅利”的尾巴,開始漲價動作。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血壓計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投資策略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版美容儀器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區域產業規劃是地方經濟發展戰略的核心內容,是各級政府部門發展相關產業的“路線圖”,對于區域發展規劃來說,就相當于一張藍圖對一個建筑物的重要性,有了這張“藍圖”,區域才能在有規劃有計...
查看詳情
近年來,實驗室設備及裝備行業發展迅速,市場上不但新增了不少國內企業的面孔,很多國外企業也紛紛在中國投資,搶占市...
診斷試劑產業是醫療器械產業的一個重要分支,結合了傳統工業與生物醫學工程、電子信息技術和現代醫學影像技術等高新技...
一季度中國可穿戴設備出貨2471萬臺據IDC最新發布的《中國可穿戴設備市場季度跟蹤報告》顯示,2023年第一季度中國可穿S...
我國通信設備產業在全球取得快速突破,但未來增長空間不斷收緊。在國內,我國企業已經占據了超過 60%的系統設備市場...
中醫理療行業市場有多大?隨著現代生活方式的轉變,市民生活節奏加快,壓力增大,致使越來越多人患上了頸椎病、腰椎間3...
認證(Certification)是“與產品、過程、體系或人員有關的第三方證明”,檢驗(Inspection)是“審查產品設計、產品T...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