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人工智能行業產業鏈明晰,可以分為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基礎層以數據或計算能力支撐人工智能深度發展,如傳感器、芯片、云計算等基礎層主要涉及數據的收集以及運算。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引擎,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的發展將成為國家和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
人工智能覆蓋的產業相對較廣,主要包括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涵蓋多個不同的技術及應用場景。當前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產業格局尚未成熟,上中下游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
2023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 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戰略研究
目前,人工智能行業產業鏈明晰,可以分為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基礎層以數據或計算能力支撐人工智能深度發展,如傳感器、芯片、云計算等基礎層主要涉及數據的收集以及運算。
作為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引擎,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的發展將成為國家和區域經濟轉型升級的關鍵驅動力。伴隨著科學基礎和實現載體取得新的突破,類腦計算、深度學習、強化學習等一系列的技術萌芽預示著內在動力的成長,人工智能的發展已進入一個新的階段。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顯示:
市場容量
在科技迅速發展的時代,人工智能的發展是大勢所趨,而中國發展人工智能具有著良好的社會環境,如在人才培養、人力資源、社會消費需求等方面體現出游刃有余的社會優勢。近年來,中國知識產權創造水平穩中有進,國內企業創新主體地位進一步提升,國際社會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的信心持續增強,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具有良好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2020年疫情影響下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明顯擴張,產業規模超1000億元,憑借人工智能巨大的行業應用需求場景、研發能力積累與海量的數據資源、開放的市場宏觀環境有機結合,形成了中國人工智能發展的獨特優勢,依靠應用市場廣闊前景,推動技術革新,形成技術和市場共同驅動,中研普華推測,2025年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將超過4500億,到了2030年這一數據將飛速發展,產業規模有望超過一萬億。
隨著國家政策的傾斜和5G等相關基礎技術的發展,中國人工智能產業在各方的共同推動下進入爆發式增長階段,市場發展潛力巨大。全球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從2016年的約600億美元發展到2021年的近3000億美元,在推薦系統、計算機視覺、自然語言處理等技術加持下,亞馬遜、字節、商湯、特斯拉等公司快速發展。報告顯示,2020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為3031億元,同比增長15%,增速略高于全球增速。截至目前,中國人工智能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企業數量接近4000家。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產業規模不斷壯大,發展速度明顯提高,未來有望發展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市場。后疫情時代,在“十四五”五年規劃期內人工智能行業市場規模有望迎來高速發展時期。
格局分布
近年來中國出臺多部關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政策,目前全國已形成頭部區域牽引、百花齊放的發展格局,中國人工智能走向規模化落地階段。中國人工智能東部發展較強,形成了以北京、長三角、廣東為主的3大產業聚集區。目前,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分別依托百度、阿里云、騰訊、科大訊飛公司、商湯集團,建設自動駕駛、城市大腦、醫療影像、智能語音、智能視覺5家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過去幾年,中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由于戰略層面的高度重視,以及中國本土企業的努力,中國已經成為全球公認的人工智能領域的領軍者。然而,必須清醒地意識到,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剛剛進入白熱化,競爭格局和態勢仍然在不斷變化,中國必須有危機意識。
前景預測
人工智能是新形勢下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設施,具備同各行各業結合的能力,越來越多的行業和領域都在進行不同層次的智能化升級。新人工智能時代將是泛智能時代,覆蓋的范圍也遠遠不止傳統理解中的互聯網和科技行業,將給全社會帶來生產力和連接度的飛躍。在產業政策支持下,市場立法逐漸健全,未來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將高速增長,到2025年將突破3000億元。作為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應用市場,中國人工智能技術落地迅速,已經廣泛應用于多個行業和場景。中國人工智能飛速發展刺激著各行各業的經濟,應用市場潛力巨大。
面臨挑戰
目前的人工智能產業仍面臨六大挑戰:前沿科研與產業實踐尚未緊密銜接;人才缺口巨大;數據孤島化和碎片化問題明顯;可復用和標準化的技術框架、平臺、工具、服務尚未成熟;一些領域存在超前發展、盲目投資等問題;以及創業難度相對較高,早期創業團隊需要更多支持等。其中,人才短缺的問題尤為嚴重。美國超過一半的數據科學家有10多年的工作經驗,而在中國,經驗不足五年的研究人員高達40%。中國目前擁有不到30個專注于人工智能的大學研究實驗室。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不斷成熟,會有越來越多的機器人或智能程序充當人類助手,幫助人們完成復重性、危險性的任務,然而,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成熟和大范圍應用的展開,人們可能會面臨越來越多的安全、隱私和倫理等方面的挑戰。當前,人工智能在各行業領域的應用逐漸進入專業化的深度融合階段,面臨技術專業化、發展生態化和監管規范化的挑戰。
本報告由中研普華咨詢公司領銜撰寫,在大量周密的市場調研基礎上,主要依據了國家統計局、國家工信部、國家發改委、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人工智能學會、中國機器人協會、中國行業研究網、全國及海外多種相關報刊雜志以及專業研究機構公布和提供的大量資料,對中國人工智能及各子行業的發展狀況、上下游行業發展狀況、市場供需形勢、新產品與技術等進行了分析。
報告還對全球的人工智能行業發展態勢作了詳細分析,并對人工智能行業進行了趨向研判,是人工智能經營、服務企業,科研、投資機構等單位準確了解目前人工智能業發展動態,把握企業定位和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
了解更多行業數據詳情,可以點擊查閱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產業介紹人工智能覆蓋的產業相對較廣,主要包括基礎層、技術層和應用層,涵蓋多個不同的技術及應用場景。當前中國人工智能領域產業格局尚未成熟,上中下游具有較大的發展空間。目前,人工智能行...
查看詳情
UV光固化墨水行業發展如何?UV(紫外光固化)油墨是指在紫外線照射下,利用不同波長和能量的紫外光使油墨連接料中的單U...
糧食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基礎。中國人口占世界的近1/5,糧食產量約占世界的1/4。中國依靠自身力量端牢自己的飯碗,...
中國是原鹽生產大國,產量在全世界前列,每年生產的原鹽總量可達一億噸左右,這主要得益于中國豐富的原鹽資源,我國的...
經過多年的發展,能源金融已成為我國能源產業快速發展的重要支撐。但是,隨著能源產業的發展和金融競爭的加劇,能源金...
日前,深圳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局發布《深圳市城市規劃標準與準則》(以下簡稱《深標》)局部修訂條款(第6章交通設施)5...
據中國兒童發展中心調查統計,我國脊柱不健康的兒童已高達68%以上,包含有駝背、脊柱側彎、雙肩不平等,其中脊柱側彎...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