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建筑業產值規模不斷擴大,也為建筑機器人行業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預計到2023年,中國建筑機器人行業應用規模將達到224億元。雖然目前中國的建筑機器人專利技術增長迅速,但大部分仍在研發期,并未進入商用領域或實現規模化量產,下游應用滲透率不及1%。
建筑機器人行業市場到底怎么樣?隨著建筑行業向工業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中應用廣泛。近日,3臺建筑機器人在中國五冶集團棬子樹村1、2組新建住宅及配套設施項目“上崗”作業。
據了解,棬子樹村1、2組新建住宅及配套設施項目位于成都市錦江區成龍街道,臨近三環路東三段,琉璃立交東南側。工程規劃建設凈用地面積8.48萬平方米,規劃總建筑面積23.04萬平方米,為改善型精裝商品住宅項目,其中由中國五冶集團負責實施的總共19棟單體建筑,其中三標段的6棟高層建筑將應用智能建造技術,建筑總面積約4.1萬平方米,結構類型采用鋼筋混凝土剪力墻結構,地下室一層,地上17層,建筑總高為53.9米。
隨著國內技術的不斷進步,我國逐漸成為了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在國內政策、需求、市場、技術、產業鏈等一系列因素的推動下,在“十四五”期間我國建筑機器人行業預計將呈現出市場不斷擴大,應用領域擴張,生產基地逐漸轉移等發展趨勢。
據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建筑機器人行業競爭格局分析與未來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分析
建筑機器人是指自動或半自動執行建筑工作的機器裝置,其可通過運行預先編制的程序或人工智能技術制定的原則綱領進行運動,替代或協助建筑人員完成如焊接、砌墻、搬運、天花板安裝、噴漆等建筑施工工序,能有效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質量、保障工作人員安全及降低工程建筑成本。
建筑機器人由控制系統、驅動系統和執行機構組成,分別對應控制器、伺服電機和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建筑機器人成本主要集中在核心零部件部分,核心零部件約占建筑機器人成本主要集中在核心零部件部分,核心零部件約占建筑機器人成本的72%,其中伺服系統約占24%,減速器系統約占36%,控制系統約占12%,機械本體約占22%;其他外設約占6%。
施工現場,3臺分別名為四輪激光地面整平機器人、履帶抹光機器人、四盤地面抹光機器人的建筑機器人交替進行施工作業,當混凝土澆筑到施工面上時,混凝土整平機器人通過智能激光找平算法以及線控底盤施工技術,實現無人自主運動及高精平整施工,在混凝土初凝后,混凝土抹平機器人通過巡航技術以及智能擺臂算法對地面進行提漿收面施工,混凝土抹光機器人在混凝土終凝前對地面進行抹光。
據項介紹,這幾款機器人可代替工人施工進行大面積持續作業,避免因高溫工人無法進場施工,從而使得工期滯后等不利情況發生,同時智能施工機器人在施工過后混凝土表面成型效果比人為作業更精確,一臺施工機器人可代替多個工人同時施工,同樣的施工時間下作業面比人工更廣,具有高效率、高精度、高收益等優點。
外資品牌壟斷的根源在于國產建筑機器人“核心零部件空心化”。我國工業化起步晚,技術水平落后,導致建筑機器人三大核心零部件技術缺失。且三大核心零部件技術含量高,進入壁壘嚴格,國內企業不僅要面臨周期長、投入高、研發失敗等風險,而且國外品牌還有很大的降價空間,因此市場環境倒逼國內建筑機器人廠商退出技術含量最高同時也是利潤率最高的上游市場,轉而投向附加值低的中下游市場,如本體生產商、系統集成商。
根據中國機器人產業相關數據表明我國在減速器、伺服系統、控制器三大核心零部件的進口比例高達75%、80%、80%。由于三大核心零部件只能高度依賴進口,因此國內的中下游廠商嚴重受制于人,基本完全喪失議價能力,導致企業生產成本畸高,甚至造成價格倒掛現象。其中減速器的技術難度最高、壟斷程度最高,目前國內企業進口零部件無異于虎口奪食,企業往往要以高出國外廠商近3倍的價格購買減速器,以近2倍的價格購買伺服電機。
建筑機器人行業產業鏈上游為減速器、伺服系統、控制系統等核心零部件的生產;中游為建筑機器人本體生產;下游主要包括系統集成商、工程施工與裝修、建筑工程管理等應用領域。
,“如果所有環節都用建筑機器人,總體上建造成本能降低5%。建筑業本身利潤空間很小,理論上5%的降低是很吸引人的數字。”
據其透露,博智林對多家建筑施工企業進行了調研,絕大多數施工企業都看好建筑機器人方向,希望通過這些產品提升競爭力。目前,博智林正在與部分建筑企業進行戰略合作,在相關項目中試點并面向市場推廣。
目前,博智林旗下在研機器人近50款,截至2023年5月,已有28款建筑機器人投入商業化應用并全面市場化開放,服務覆蓋31個省份(自治區、直轄市)超650個項目;累計交付超2100臺次,累計應用施工面積超千萬平方米;客戶包括中建五局、中國五冶集團、中鐵建工、中交一公局、北京建工四建、西安高科新建等。
我國的建筑機器人研究起步比國外晚很多,不過目前有越來越多企業參與到該領域中來。以固建機器人為例,研發生產的各種工廠端、工地端建筑機器人能對應不同的工地需求。比如,鋼結構智能生產線能大幅度提升鋼結構的生產效率,還有3d打印建筑機器人,建筑機器人能迅速完成建造一棟建筑。
國內建筑機器人發展的契機來自于互聯網、物聯網技術的發展。對比國外,中國在建筑機器人方面,雖然探索較晚,但追趕速度卻很快。在國家政策的推動下,已經完成了初步的建筑機器人產業鏈。縱觀當下建筑機器人行業,國內已有數十家公司在此展開布局,包括碧桂園子公司博智林、帕梅艾爾、上海大界等較早一批入局的玩家,以及筑橙、筑石、蔚建等一批新入局者。
國產建筑機器人在核心零件、軟件、算法等方面不斷突破。從商用化角度來看,全球建筑機器人市場仍然處于早期階段,國內外都在發展,但全球最大的建筑業市場在中國,在這場競爭中,我們的優勢很明顯。
2022年,住建部發布《“十四五”建筑業發展規劃》,規劃中指出,加強新型傳感、智能控制和優化、多機協同、人機協作等建筑機器人核心技術研究,研究編制關鍵技術標準,形成一批建筑機器人標志性產品。積極推進建筑機器人在生產、施工、維保等環節的典型應用,重點推進與裝配式建筑相配套的建筑機器人應用,輔助和替代“危、繁、臟、重”施工作業。我國建筑機器人行業從萌芽期走向成長期,行業內企業開始增多,行業標準逐步確立,并且政策規劃等相關行業發展的輔助配套開始落地。
我國建筑業產值規模不斷擴大,也為建筑機器人行業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預計到2023年,中國建筑機器人行業應用規模將達到224億元。雖然目前中國的建筑機器人專利技術增長迅速,但大部分仍在研發期,并未進入商用領域或實現規模化量產,下游應用滲透率不及1%。
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2年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2022年全國農民工總量為2.9526億人,比上年增加311萬人,增長1.1%。但從事建筑業的農民工比重為17.7%,比上年下降1.3個百分點,減少了325萬人,是近五年來減少數量最多的一年;同時,農民工平均年齡比上年提高0.6歲至42.3歲。
從事建筑業的農民工數量減少固然與房地產市場及其強關聯的建筑行業低迷有關,新開工項目減少的同時也降低了用工需求。不過,隨著居民受教育程度提高及人口老齡化問題愈發嚴峻,建筑行業的用工缺口問題不容忽視。
未來幾年中國建筑機器人行業將會繼續保持高速增長,為建筑行業帶來更多發展機遇和創新,發揮重要作用。
我國建筑業產值規模不斷擴大,也為建筑機器人行業提供了充足的發展空間。預計到2023年,中國建筑機器人行業應用規模將達到224億元。雖然目前中國的建筑機器人專利技術增長迅速,但大部分仍在研發期,并未進入商用領域或實現規模化量產,下游應用滲透率不及1%。
由于建筑產品的非標準化、建筑場景的動態性強、建筑機器人技術復雜等因素的影響,目前從事建筑機器人研發和生產業務的企業不多,規模化產品較少,行業集中度低,市場格局暫未形成。從全球市場來看,目前至少有10個國家已涉足建筑機器人的研發,西方國家以美國、澳大利亞、法國、瑞典為代表,亞洲以日本、新加坡為代表。其中,美國擁有較多的建筑機器人初創企業,產品類型多樣,且產品商業化進程較快,在建筑機器人行業處于領先地位。
從長遠來看,可以擴大和改善人類的工作并提高生產率的建筑機器人等智能建造技術,在未來也將會得到推廣使用。
建筑機器人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建筑機器人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建筑機器人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市場競爭、產業盈利水平等多個角度市場變化的生動描繪,清晰發展方向。
未來,欲了解更多關于建筑機器人行業的市場數據及未來行業投資前景,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院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建筑機器人行業競爭格局分析與未來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建筑機器人行業競爭格局分析與未來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建筑機器人由控制系統、驅動系統和執行機構組成,分別對應控制器、伺服電機和減速器等核心零部件。建筑機器人成本主要集中在核心零部件部分,核心零部件約占建筑機器人成本主要集中在核心零部件...
查看詳情
建筑機器人行業市場到底怎么樣?隨著建筑行業向工業化、智能化、綠色化轉型升級,智能建造在工程建設中應用廣泛。近日3...
數字鄉村市場前景趨勢如何?2016年至2022年,中國數字經濟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4.2%,持續保持快速增長,是同期美、中、1...
毛絨玩具行業市場怎么樣?盡管過去幾年玩具樂器市場受到了一定程度沖擊,但整體趨勢仍穩定向好,展示了驚人的增長力。3...
農業市場前景怎么樣?7月5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重慶市地方標準第七十九號、第八十號,共計68項內容。其中,現代農3...
棉紡行業市場前景怎么樣?2021年,全國棉花種植面積、產量呈現小幅“雙降”,其中:新疆棉區農民種棉積極性較為穩定,2...
動力電池行業市場前景怎么樣?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部件之一,動力電池是汽車行業電動化轉型的主要引擎。近年來,隨著1...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