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進口的包裝牛奶總量中有56.6%來自歐盟,同比減少了35.1%,歐盟國家中又主要來自德國和波蘭,后兩者也是能源危機影響較大的兩個國家。
進口牛奶行業市場前景怎樣?日前,中國進口牛奶頭部品牌德亞牛奶的母公司品渥食品發布了2022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公司去年營收、利潤雙雙下滑,其中營收下滑6.78%,為15.39億元;凈利潤則大降88.26%,僅1120萬元。
最為可怕的是,頭頂“進口食品第一股”光環,上市不足3年,作為營收規模超過15億元的公司,品渥食品居然只實現了35萬元凈利潤,其造血能力可見一斑。
在國產奶被質疑,進口奶深受追捧的年代,德亞牛奶一經問世便吃到了市場的紅利。尤其在2014年前后,依托電商平臺購物節促銷紅利,不少進口牛奶得以飛速增長,德亞也不例外。
進口牛奶行業市場深度分析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進口的包裝牛奶總量中有56.6%來自歐盟,同比減少了35.1%,歐盟國家中又主要來自德國和波蘭,后兩者也是能源危機影響較大的兩個國家。
“外國工廠都變得精打細算了。”張元笑著告訴,由于生意合作多年,雙方報價單內容一直比較簡單,往往只列出主要幾項。但在2022年底雙方會面時,張元驚訝的發現,外方提出的新報價單則變得非常細致,就連20歐元的托盤熏蒸費用都被列入其中。
而面對質疑,意大利牛奶生產工廠的負責人無奈的表示,意大利當地各方面成本都在上漲,就連當地餐館菜單上的標價都比俄烏沖突前上漲了50%,因此只能事無巨細的減少支出。
在人人痛斥假貨的年代,消費者對假貨食品避之不及。然而不曾想,原本只有“進口”標簽的德亞,在央視曝光后,反而成為經受住德國牛奶生產標準和中國進口標準雙重考驗的安全高質量的牛奶品牌,一度被消費者搶購至脫銷。
在被央視曝光后的次年,德亞牛奶母公司品渥財報便顯示,凈利潤同比增長65.98%。
借此機會,品渥食品也乘勢起飛,一路上揚至登陸創業板。2020年9月,在不少食品企業遭受疫情重創時,品渥食品成功上市成為“進口食品第一股”,上市首日漲幅達188.82%。
中國目前人均乳品消費仍僅有全球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其中占全國人口一半的農村居民,牛奶消費量更少,這是中國奶業的短板,同時也意味著未來潛力巨大。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出版的《2023-2028年中國進口牛奶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統計分析顯示:
據了解,在事件發生五周后,嬰幼兒奶粉選擇進口品牌的占86.8%,選擇國產品牌的只占13.2%。甚至到2011年,中國中央電視臺《每周質量報告》調查發現,仍有7成中國民眾不敢買國產奶粉。
不只是奶粉,乳制品也不例外。中國奶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2019年,我國液態奶進口量從19.48萬噸增長至92.43萬噸,年復合增長率達29.62%;進口額從27455.3萬美元增至115990.83萬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27.15%。至2021年,我國液態奶進口量為129.6萬噸,同比增長20.9%。
近年來一向快速增長的進口牛奶卻在2022年“失速”了。最新海關數據顯示,2022年國內進口包裝牛奶總量大跌27.5%,跌至4年來的最低,而以進口牛奶為主要業務的品喔食品,也預計2022年凈利大跌近9成。在業內看來,疫情等影響帶來的高成本,讓洋牛奶在國內暫時失去競爭優勢。
進口牛奶一直是國產牛奶的強勁競爭對手,近十年來一直保持著較快的增速,中國奶業協會統計,2013年國內液態奶進口量只有19.5萬噸,此后數年間,進口牛奶保持著30%的年復合增長率。到2021年,國內進口包裝牛奶總量已達到99.6萬噸,同比增長17.7%,進口額8.7億元,同比增長26.6%。
但2021年四季度開始,國內包裝牛奶的進口量就開始緩慢下滑,2022年這一下滑則進一步加速。
市場上純牛奶的保鮮方式大多分為兩種,一種是高溫滅菌法,另一種是巴氏滅菌法。高溫滅菌法是將牛奶置于137°C~145°C的條件下加熱4~15秒,從而使絕大部分細菌因高溫而失去生物活性。再將處理好的牛奶在無菌的條件下進行包裝,以達到牛奶長期在室溫條件下不變質的目的。
2022年前三季度,品喔食品實現收入11.7億元,增速放緩至2.7%,同期凈利潤為1626.3萬元,大幅下降76.8%。而從業績預告來看,品喔食品2022年四季度單季虧損進一步放大。
對于業績的下滑,品喔食品公告稱,主要是由于國內多地發生了較為嚴重的疫情,終端需求下降,銷售工作開展也受到較大影響,導致本年度營業收入較上年有所下降,部分區域封控增加了物流配送難度及運輸成本。同時,受國際形勢緊張影響,歐洲能源價格持續上漲,導致公司采購成本上升,壓縮了利潤空間。
進口牛奶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目前國內的牛奶品質、加工工藝比歐洲等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特別是嬰幼兒奶粉等高端產品對外依存度較高。目前,我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乳制品進口國,進口產品主要包括大包奶粉、進口液態奶、嬰幼兒奶粉等等。
中國奶牛養殖業仍以小規模的散戶養殖為主,規模化養殖程度處于世界較低水平。散養戶由于缺乏科學的養殖技術和理念,養殖效益明顯偏低,難以承受飼料成本、人工成本上升的壓力,并存在對奶牛疫病防治不力和生鮮乳質量把控不嚴的情況,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中國牛奶市場的整體產品質量。
由此,如何在中國現有奶牛養殖產業結構基礎上,同合作奶牛養殖戶、奶牛專業合作社建立可靠、可控的合作關系,提高奶源質量是牛奶企業的重要挑戰。
整體而言進口牛奶對于國內牛奶消費是一個重要補充,特別是國內外牛奶成本存在差距,因此部分進口牛奶的價格實際要低于國內同等產品,也會吸引部分消費者。而且本身部分消費者對進口牛奶也有偏好,因此未來一旦局勢好轉,進口牛奶的市場還會逐步恢復。
然而隨著國產牛奶崛起并被消費者接受,這種催化劑的作用就越來越有限。據統計,國內乳制品抽檢合格率多年保持在99%以上,這意味著消費者可能將對洋牛奶的熱情轉到國產牛奶上。
比如國產乳企巨頭伊利,在最新公布的財報中顯示,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1231.71億元,同比增長11.37%,歸母凈利潤94.31億元,同比增8.34%,不僅實現營收利潤雙增長,創下歷史新高,且規模超過行業第二名和第三名之和,成為難以撼動的超級龍頭。
《“十四五”奶業競爭力提升行動方案》提出,到2025年,全國奶類產量達到4100萬噸左右,百頭以上規模養殖比重達到75%左右。規模養殖場草畜配套、種養結合生產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左右,飼草料投入成本進一步降低,養殖場現代化設施裝備水平大幅提升,奶牛年均單產達到9噸左右。養殖加工利益聯結更加緊密、形式更加多樣,國產奶業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進口食品第一股”品渥食品日前發布2022年財報顯示,受海外供應鏈成本上漲等因素影響,其營收、凈利雙雙下滑,占我國進口牛奶市場份額第一的德亞牛奶收入減少6.22%。其背后的統計數據表明,2022年我國包裝牛奶進口量呈雙位數下降,2023年1月—2月進口量幾近腰斬,貨值同比減少35.1%。
據進口牛奶貿易商和渠道商分析,以往進口牛奶相較國產牛奶的競爭優勢主要體現在性價比。如今伴隨海外供應鏈、能源、運費等成本的上升,以及國內奶源及乳品價格的下降,部分牛奶進口商處于虧損或業務暫停狀態,進口牛奶在國內渠道的價格優勢已被國產鮮奶和純牛奶取代,何時恢復元氣尚是未知數。
未來行業市場發展前景和投資機會在哪?欲了解更多關于行業具體詳情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報告《2023-2028年中國進口牛奶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進口牛奶市場深度調查研究報告
隨著國內經濟的發展,進口牛奶市場發展面臨巨大機遇和挑戰。在市場競爭方面,進口牛奶企業數量越來越多,市場正面臨著供給與需求的不對稱,進口牛奶行業有進一步洗牌的強烈要求,但是在一些進口...
查看詳情
糧食是指烹飪食品中各種植物種子總稱,也可概括稱為“谷物”。糧食作物含營養物質豐富,主要為蛋白質、維生素、膳食纖...
網上書店行業能為用戶提供一個與書店進行直接溝通、相互聯系的優越條件,是網上書店的一大特色。還有的網上書店提供跟...
在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今天,產業集群已成為提高區域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世界各地包括我國各地的進程中,都把培育和發展...
鈦白粉龍頭企業上調產品價格中核鈦白7月26日午間公告顯示,根據目前國際國內鈦白粉市場情況,公司價格委員會研究決定7...
近日,騰訊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經營范圍中新增房地產開發經營,一般經營項目新增非居住房地產租賃。對...
近年來,LNG在全球天然氣貿易中的比重不斷提升,LNG的重要性更加凸顯,在全球天然氣貿易乃至地緣政治格局中發揮著重要...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