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31個省份財政收入同比均實現增長,其中增速靠前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和東北地區。從支出端看,進度明顯加快,科技、消費等領域依然是支持重點。此外,山西、河南等省份實現財政收支“雙過半”。
公開數據顯示,上半年31個省份財政收入同比均實現增長,其中增速靠前省份主要集中在西部和東北地區。從支出端看,進度明顯加快,科技、消費等領域依然是支持重點。此外,山西、河南等省份實現財政收支“雙過半”。
從地方財政收入規模看,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山東位居前五。其中,廣東財政收入超過7000億元,江蘇、浙江超過5000億元。財政收入超過1000億元的省份有22個,較去年同期增加3個。
分區域看,西部和東北地區財政收入增速領先東部。財政部數據顯示,上半年,東部、中部、西部、東北地區收入同比分別增長12.8%、10.7%、17.5%和17.5%。
上半年,地方財政支出進度加快,科技、消費等領域依然是支持重點。民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溫彬認為,下半年,財政支出將加快進度,重點投向基本民生、社保就業、科技、教育、鄉村振興等領域,基建投資更多依靠地方債和政策性開發性金融等“準財政”工具的支持。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投融資發展分析及前景展望報告》顯示:
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
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目標是按照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總要求,建立健全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
按照中共十九大提出的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分兩個階段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戰略安排,2017年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明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目標任務: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2035年,鄉村振興取得決定性進展,農業農村現代化基本實現;2050年,鄉村全面振興,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全面實現。
“鄉村振興”上升到國家戰略
2017年10月18日,十九大報告中首次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此后,2017年12月28日在北京舉行了中央農村工作會議,會議對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政策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對2018年和今后一個時期的農業農村工作進行了全面部署。
2018年2月4日,新華社發布2018年“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以下簡稱《文件》),并要求到2020年鄉村振興取得重要進展,制度框架和政策體系基本形成。
由此,市場分析認為鄉村振興已上升到國家戰略。通過鄉村振興戰略補齊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真正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
2018年7月31日政治局會議強調要加大基礎設施領域補短板的力度,實施好鄉村振興戰略。
2018年9月26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以下簡稱規劃),提出要加快農業現代化步伐,其中重點提到提升農業裝備和信息化水平。
2018年9月29日,財政部發布《貫徹落實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見》,提出公共財政更大力度向“三農”傾斜,鼓勵地方政府在法定債務限額內發行一般債券用于支持鄉村振興、脫貧攻堅領域的公益性項目。
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出臺,財政政策傾斜推動投資落地。目前,各省正積極推進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具體過程,建制村通硬化路、舊村改造、特色小鎮建設、鄉村生態建設等涉及園林生態及基建方面的提升是落實振興戰略的有效手段。落實鄉村振興計劃將撬開新一輪投資空間,有望迎來建設增長期。
作為資本市場服務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鄉村振興公司債券的推出,可以說形成了良好的市場示范效應。一方面,進一步發揮了資本市場于直接融資支持、價格發現機制、資源優化配置等方面的優勢;另一方面,能有效引導和促進更多資金投向鄉村振興支持領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脫貧地區的發展以及鄉村全面振興。
有統計顯示,截至2023年2月底,國內共發行鄉村振興債348只,募集資金達2946.90億元,發行主體涉及30個省/直轄市,成為支持鄉村振興建設的重要力量之一。
2022年,國內交易所市場共發行鄉村振興債57只,涉及規模305.21億元,同比增長200%。其中,上交所共發行鄉村振興專項公司債券33只,合計發行規模224.59億元,較2021年大幅增長,惠及重慶、河南、湖南、湖北等19個省市的鄉村振興項目。
鄉村產業蓬勃發展,農產品加工流通業加快轉型升級,休閑旅游、電商直播等新業態不斷涌現。人居環境明顯改善,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超過70%,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水平明顯提升,基本實現干凈整潔有序。公共設施提檔升級,農村供水供電、交通道路、寬帶網絡和學校醫院等設施加快建設。善治鄉村加快建設,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逐步健全,鄉村治理效能不斷提升。
隨著國家鄉村振興局正式掛牌成立,鄉村振興戰略進入全面推進階段。其中,基建、水利設施、環保等產業投資規模均上萬億元。有業內人士曾粗略估算,當互聯網把農業再生產的各個環節搬到線上,每個環節都具備千億元甚至萬億元的市場空間。農業企業的快速發展,可帶動更多農民參與受益。鄉村振興美好的前景,也激發出農民提高技藝的內生動能。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投融資發展分析及前景展望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鄉村振興戰略投融資發展分析及前景展望報告
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共十九大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決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歷史任務,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戰略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目標是...
查看詳情
智能材料被認為是下一代先進功能器件的基石, 液晶材料由于其具有優異的響應性和自適應性,是發展潛力巨大的智能軟材B...
在智能制造中,智能工廠是精髓、制造知識是靈魂、精益生產是基石,推行智能制造,核心要具備智能裝備和工業軟件。智能...
隨著行業集中度逐步提升,白酒市場份額越來越集中于頭部酒企。近期,多家白酒企業公布業績預告或經營數據。數據顯示,...
調味香料作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存在,是家家戶戶的必備品。隨著國內調味香料行業的發展壯大,國內企業在新技術與新...
我國調味品市場的需求量每年在1500萬噸左右,其中,料酒的需求量占調味品市場的1/3。基于品類特性,料酒和醬油一樣,同...
包子作為人們飲食結構中的重要組成部分,除近年來日益增長的速凍型產品外,包子產品消費即食性特征顯著,我國包子產業...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