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會人士認為,當前機器人呈現出人機共融、虛實融合、智能驅動、泛在交互等發展特征,產業蘊含著巨大的投資機遇和澎湃的發展動能。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要搶抓產業發展戰略機遇,構建開放共享合作生態,大力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在制造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引領下,我國機器人產業實現蓬勃發展。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會上介紹,2022年工業機器人產量突破44.3萬套,同比增長超過20%。
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的同時,機器人產業品牌實力不斷增強,市場應用加速拓展。辛國斌介紹,機器人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273家,10家機器人企業成長為制造業單項冠軍。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名工人392臺,服務和特種機器人不僅在物流、醫療、建筑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在空間探索、應急救援、公共安全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與會人士認為,當前機器人呈現出人機共融、虛實融合、智能驅動、泛在交互等發展特征,產業蘊含著巨大的投資機遇和澎湃的發展動能。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要搶抓產業發展戰略機遇,構建開放共享合作生態,大力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如果你想了解工業機器人行業的內外部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工業機器人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工業機器人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近年來,在國家政策扶持下,我國機器人產業發展迅猛,已初步形成從研發生產到工業應用的機器人產業鏈。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機器人產業規模、技術和產品接連實現突破,應用水平大幅提高。《“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顯示,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已連續8年成為全球最大的工業機器人消費國。2021年我國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322臺/萬人,相較2012年增長13倍。
從世界范圍來看,根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IFR)的數據,2022年全球工業機器人裝機量達53.1萬臺,再創歷史新高。另據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統計數據顯示,當前全球汽車行業機器人保有量已突破100萬臺。
從國內情況來看,近年來,在制造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引領下,我國機器人產業也實現了蓬勃發展。目前,我國工業機器人已經覆蓋國民經濟60個行業大類,168個行業中類。未來,機器人將繼續向多領域擴展,在醫療保健、農業、物流、服務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更好滿足市場需求。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辛國斌透露,“今年上半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為22.2萬套,同比增長5.4%;服務機器人產量353萬套,同比增長9.6%。”
全球疫情影響之下,各行業使用機器人的意愿進一步提升。工業機器人市場持續蓬勃發展,市場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在制造強國和數字中國建設引領下,我國機器人產業實現蓬勃發展。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在會上介紹,2022年工業機器人產量突破44.3萬套,同比增長超過20%。
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的同時,機器人產業品牌實力不斷增強,市場應用加速拓展。辛國斌介紹,機器人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273家,10家機器人企業成長為制造業單項冠軍。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名工人392臺,服務和特種機器人不僅在物流、醫療、建筑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在空間探索、應急救援、公共安全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面對如此大的“蛋糕”,國產工業機器人企業也摩拳擦掌,積極搶占市場。雖然近幾年國產工業機器人已在精密減速器、智能控制器等核心技術、部件方面取得突破,展現了中國制造的實力,但目前國內70%的市場依舊由以“四大家族”(發那科、ABB、庫卡、安川)為代表的國際知名品牌所占據,特別是在高端市場,國產工業機器人競爭力不強。
產業規模持續壯大的同時,機器人產業品牌實力不斷增強,市場應用加速拓展。辛國斌介紹,機器人領域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達273家,10家機器人企業成長為制造業單項冠軍。制造業機器人密度達到每萬名工人392臺,服務和特種機器人不僅在物流、醫療、建筑等領域實現規模化應用,在空間探索、應急救援、公共安全等方面也發揮著重要作用。
當前機器人呈現出人機共融、虛實融合、智能驅動、泛在交互等發展特征,產業蘊含著巨大的投資機遇和澎湃的發展動能。我國擁有全球最大的機器人市場,要搶抓產業發展戰略機遇,構建開放共享合作生態,大力推動機器人產業高質量發展。
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業內人士認為,目前國際上比較先進的技術是將機器人終端接入工業互聯網,結合AI、云計算、物聯網等多種技術。“不再是簡單的‘機器人+’,而是將其融入機器人血脈之中。需要通過技術融合推進創新發展。”黃田建議。其次,國產工業機器人在品牌推廣、渠道集成商發展等方面,還不夠完善。需要向國際大品牌學習,逐步在全球建立完善的銷售體系,同時輸送技術培訓能力。目前國內很多企業都正在布局全球市場。
隨著社會老齡化加速,勞動力成本將不斷升高,機器人市場發展前景日益廣闊。當然,我國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更離不開政策的大力支持。
2021年底發布的《“十四五”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5年,我國將成為全球機器人技術創新策源地、高端制造集聚地和集成應用新高地。
2023年以來,各地各部門也陸續出臺機器人產業支持政策,助力產業創新發展、加快推進機器人在各行各業的拓展應用。2023年6月,上海市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上海市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提出未來三年新增應用工業機器人不少于2萬臺;8月,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印發《北京市促進機器人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提出,支持機器人企業融資上市,設立100億元規模的機器人產業基金。
據中國機電一體化技術應用協會等機構發布的《中國工業機器人產業發展白皮書(2021年)》,目前中國工業機器人核心零部件市場主要被日本、歐美企業占據,如精密減速機、伺服電機等。在軟件方面,國產品牌在穩定性、響應速度、易用性等方面與國外先進產品也還有一定差距。
在國內密集出臺的政策和不斷成熟的市場等多重因素驅動下,工業機器人增長迅猛,除了汽車、3C電子兩大需求最為旺盛的行業,化工、石油等應用市場逐步打開。根據IFR統計數據測算,近五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始終保持增長態勢。預計到2024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超110億美元。預計到2024年,全球機器人市場規模將有望突破650億美元。其中,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創下歷史新高,機器人在汽車、電子、金屬制品、塑料及化工產品等行業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IFR統計數據顯示,預計至2022年,工業機器人市場規模將達到195億美元;2024年將有望達到230億美元。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3-2028年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工業機器人行業市場深度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
工業機器人是廣泛用于工業領域的多關節機械手或多自由度的機器裝置,具有一定的自動性,可依靠自身的動力能源和控制能力實現各種工業加工制造功能。工業機器人被廣泛應用于電子、物流、化工等各...
查看詳情
近年來,寵物相關的新興產業發展迅速,寵物經濟規模持續增長,各方關注度不斷提升。同時,寵物產業的不斷擴大和創新推...
數字經濟發展具有廣闊空間我國進入“數字資產”時代邁出實質性步伐,多年以來,我國持續強化信息領域前沿技術布局,大...
蓮藕產業發展態勢如何?隨著“百千萬工程”的深入推進,南寨村走出一條獨具特色的文農旅融合之路。蓮藕產業不僅帶動了...
2023我國安防行業呈持續恢復態勢從我國安防行業二季度情況看,行業發展整體呈現持續復蘇回暖態勢,由于去年同期基數較...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飲食品質和服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消費者對于食品的安全性、新鮮度等方面的關注度不斷增加...
中國機場酒店行業市場前景如何?近年來,隨著航空業的發展,機場酒店應運而生。它是為了滿足大型國際機場中轉旅客的需2...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