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想了解房地產行業的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房地產投資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房地產行
央行“831”新政,疊加北上廣深等一線城市前后官宣“認房不認貸”,市場對地產的預期再上一個臺階。資金也持續聚焦地產類ETF。深交所數據顯示,地產ETF(159707)近一周獲增倉金額超5200萬元!時間拉長看,地產ETF(159707)近60日獲資金增倉近2億元,凈流率超70%!
從行業整體來看,今年以來A股市場上已有藍光發展、泰禾、陽光城等8家企業退市,很顯然,當前的房地產行業已不再是全面紅利的時代。
如果你想了解房地產行業的環境、行業發展現狀、產業鏈發展狀況、市場供需、競爭格局、標桿企業、發展趨勢、機會風險、發展策略與投資建議等進行了分析……我們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房地產投資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重點分析了我國房地產行業將面臨的機遇與挑戰,對房地產行業未來的發展趨勢及前景作出審慎分析與預測。
2023年上半年,發布財報的170家房企中共有90家實現了盈利,盈利總額為1038.23億元,其中30家房企凈利潤不足1億元。而錄得虧損的80家房企虧損總額為2060.89億元,絕對值幾乎是盈利總額的兩倍。今年以來,已有藍光發展、泰禾、陽光城等8家A股房企退市,若將部分房企與未按期發布財報的房企算上,整個行業虧損狀況或許會更加觸目驚心。
另外,從16家主流龍頭房企業績來看,保利發展華發股份、濱江集團和招商積余等4家公司同時錄得營業收入和凈利正增長。從盈虧來看,14家房企實現了盈利,合計盈利380億元;僅2家企業虧損,合計虧損金額20.35億元。對比行業整體表現來看,龍頭房企業績韌性凸顯。
一線城市已全部落實首套“認房不認貸”政策。9月1日,上海、北京先后宣布全面執行“認房不用認貸”政策,至此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已全部落實首套“認房不認貸”政策。銷售人員稱,新政出臺后,利好改善型客戶,“很多人原來只打算買小戶型的,認房不認貸后,只要名下無房,就可以執行首套房的首付標準,很多客戶就改買大戶型了。”
北京某樓盤銷售總監王昊司霖表示,政策出來以后,我們就陸續開始簽單,整體昨天賣了15套,凌晨2點多最后一個客戶簽單。截至9月2日上午,我們今天已經賣到第10套。平常工作日大概是賣4套左右,周末大概在10套左右,估計今天會突破20多套。
9月3日,融創房地產集團開發的“融創壹號院”首日開盤成交額就達56.2億元,一期總共推出350套,當日成交169套。上海的多家中介門店普遍表示,新政出來后,客戶的咨詢量、掛牌量明顯上升,9月2日一早來門店的客戶也多了。一家門店負責人告訴記者,他們公司上海市內的二手房掛牌量,昨天一晚就增加了1000多套。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5月,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降幅擴大,房地產開發建設仍較低迷。與之相應的是,1~5月份,全國房地產開發投資45701億元,同比下降7.2%(按可比口徑計算),其中住宅投資34809億元,同比下降6.4%。
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6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上漲城市個數減少,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或略降、二手住宅銷售價格環比下降;各線城市新建商品住宅銷售價格同比有漲有降、二手住宅銷售價格同比下降。
當前樓市呈現買方市場的特征,這種特征在二季度初開始出現并越來越強,背后的原因是隨著前期積壓需求在一季度集中釋放后,二季度市場交易節奏放緩,但房源供應充足導致市場供大于求,因此6月份出現了房價的回落。
一位金融從業人士表示,房地產投資具有高杠桿屬性,因此與貨幣政策緊密相關,在市場預期并不樂觀的背景下,房企投資也會比較謹慎,而對入市節奏更多會選擇觀望,這會放緩整體的投資進度。
房地產市場現狀:樓市仍處于下行期
房企層面,主要從銷售和拿地兩個方面分析下經營的差別。從銷售來看,在整體同比下降的情況下,頭部企業和央國企的韌性更強;從拿地來看,房企拿地規模同比下降,央國企仍是拿地主力。
銷售層面,中指研究院數據顯示,2023年1-8月TOP100房企銷售總額為43656.1億元,同比下降8.6%,降幅相比上月擴大4.0個百分點,連續四月降幅擴大。細分來看,企業銷售表現分化明顯。
一方面,頭部企業銷售保持韌性。2023年1-8月,TOP10房企銷售額均值同比下降4.5%,降幅最小。另一方面,央國企銷售表現較為強勁。2023年1-8月,TOP50房企中,央國企銷售額平均增長21.3%,穩健民企銷售額平均增長0.7%,混合所有企業下降9.1%,出險民企下降46.0%。
對此,國家統計局城市司首席統計師繩國慶表示,2023年7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上漲城市個數減少,各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持平或下降、同比有漲有降。
以新開工數來看,2021年新開工數下降11%,2022年新開工量下降40%,今年上半年繼續下降約25%。如果以2020年作為基數,新開工數已經整體下降約60%,回到了2006年的水平。
房地產行業市場前景分析
2023H1房地產板塊繼續縮表,整體業績下滑趨勢收窄、探底可期,優質房企未來成長性更佳。近期高層會議中行業政策轉向積極支持,有關部門也接連確認支持方向,預計房地產供需兩端政策將加速放松,其中關注一二線城市政策放松及城中村改造政策的加速落地,預計核心城市銷售也將逐步改善,格局優化下優質房企成長空間打開,并將受益于政策放松和格局優化雙重利好。
上半年,全國商品房銷售面積同比下降5.3%,銷售額增長1.1%,均明顯好于去年全年。銷售面積降幅明顯收窄,銷售額由降轉升。上半年,房地產開發投資同比下降7.9%,房地產開發企業本年到位資金下降9.8%,降幅比去年全年不同程度收窄。
從走勢來看,隨著經濟恢復向好,促進房地產健康發展政策顯效,房地產市場將逐步走穩。從需求端來看,“房住不炒”政策作用下,投機性住房需求逐步得到抑制,剛性和改善性合理住房需求有序釋放,將繼續帶動房地產發展。從供給端來看,部分房地產企業“高杠桿、高負債、高周轉”的經營模式難以為繼,房地產市場供給正經歷階段性調整。
隨著調整逐步到位,市場供給也會逐步趨于穩定。從中長期來看,我國房地產市場正從過去的高速發展轉向平穩發展,這是由房地產市場發展階段變化、市場供求關系調整決定的。
具體來看,受熱點城市供地和上年低基數影響,50家代表企業拿地總額同比上升9.9%。8月,北京、上海、南京、成都、蘇州、天津等多個熱點一二線城市繼續進行了集中供地,疊加上年低基數影響,企業拿地規模同比有所恢復。分企業來看,保利、建發、中國鐵建等央國企拿地規模較高,綠城、萬科、龍湖、金地等混合所有制企業和民企亦有投資。
綜上,伴隨政策的持續寬松以及行業格局的持續優化,以頭部房企和國央企為代表的優質房企或將率先受益。浙商證券也指出,圍繞“下有基本面托底+上有政策拔估值”,按照修復順序優先看好在一線城市有土儲優勢的房企。
想了解關于更多房地產投資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房地產投資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房地產投資行業并購重組機會及投融資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隨著國際經濟一體化的步伐加快,企業競爭日趨激烈,企業要在激烈的國際競爭中求得生存與發展,資本擴張無疑十分必要。在快速的資本積聚中,企業兼并重組是一條可選擇的道路。在國際化的企業兼并...
查看詳情
全球半導體產業面臨降溫趨勢近來,全球半導體產業面臨供求失衡、價格下滑、投資減少等多重困境,產業發展似乎面臨降溫...
國家發展改革委6日發布消息,自2023年8月23日國內成品油價格調整以來,國際市場油價震蕩運行,按現行國內成品油價格機...
安全氣囊行業現狀及市場供需格局分析美國國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在2023年9月5日正式宣布,美國艾爾希汽車公司和德爾福...
據美國農業部統計,全美棉株偏差率46%,環比上周增加3個百分點,較去年同期增加6個百分點。其中得州棉株整體偏差率在...
轉基因技術是指利用現代生物技術手段,將具有特定功能的外源基因導入生物體的基因組中,使其獲得新的性狀或改善原有性...
中國信息通信業規模不斷壯大,根據工信部數據,電信業務收入從2012年的1.08萬億元,增長到2021年的1.47萬億元,網民規...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