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聯會:8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79.8萬輛,同比增長25.6%,環比增長8.2%。今年以來累計批發507.8萬輛,同比增長38.5%。8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71.6萬輛,同比增長34.5%,環比增長11.8%。今年以來累計零售444.1萬輛,同比增長36.0%
乘聯會:8月新能源乘用車批發銷量達到79.8萬輛,同比增長25.6%,環比增長8.2%。今年以來累計批發507.8萬輛,同比增長38.5%。
8月新能源車市場零售71.6萬輛,同比增長34.5%,環比增長11.8%。今年以來累計零售444.1萬輛,同比增長36.0%
8月新能源乘用車出口7.8萬輛,同比增長1.7%,環比下降11.8%,占乘用車出口24%;其中純電動占比新能源出口的93.3%,A0+A00級純電動出口占新能源出口的50%。
伴隨著中國新能源的規模優勢和市場擴張需求,中國制造新能源產品品牌越來越多地走出國門,在海外的認可度持續提升,以及服務網絡的不斷完善,由此新能源出口市場仍然向好,前景可期。
經過十多年的培育,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尤其是純電動汽車領域,發展成效十分顯著,產業核心技術日漸成熟穩定,產業鏈及配套基礎設施不斷得到完善,產業已經基本走完了最初的孕育期,正在大踏步進入快速成長期。
隨著車市旺季即將到來,新能源車主力新產品陸續放量,在產品供給層面支撐新能源車市,同時多家車企啟動新一輪降價促銷,后續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走高。
據乘聯會初步統計:8月1—31日,乘用車市場零售190.2萬輛,同比增長2%,環比增長7%;今年以來累計零售1319.9萬輛,同比增長2%;全國乘用車廠商批發222.3萬輛,同比增長6%,環比增長8%;今年以來累計批發1535.4萬輛,同比增長6%。
8月1—31日,新能源車市場零售69.8萬輛,同比增長32%,環比增長9%;今年以來累計零售442.4萬輛,同比增長36%;
8月1—31日,全國乘用車廠商新能源批發80.5萬輛,同比增長28%,環比增長9%;今年以來累計批發508.6萬輛,同比增長39%。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顯示:
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分析,2022年,新能源汽車持續爆發式增長,逐步進入全面市場化拓展期,迎來新的發展和增長階段。
新能源汽車產銷盡管也受疫情及動力電池原材料價格高位運行等不利因素影響,但黨中央及各地政府對于新能源汽車發展高度重視,在稅收、補貼等方面出臺多項促新能源汽車消費的政策,同時企業也積極開發新能源汽車產品,供應鏈資源優先向新能源汽車集中,整體產銷完成情況超出預期。
2022年,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達到705.8萬輛和688.7萬輛,同比分別增長96.9%和93.4%
2023年2月28日,國家統計局發布《中華人民共和國2022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車產量700.3萬輛,比上年增長90.5%。截止2023年7月3日,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達到2000萬輛。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361.1萬輛,增長35.0%。
《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規劃》指出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競爭力明顯增強,在三大電領域取得關鍵技術重大突破。
純電動乘用車新車平均電耗降至12.0千瓦時/百公里,新售新能源汽車達到汽車新車銷售總量的20%左右,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限定區域和特定場景商業化應用,充換電服務便利性顯著提高。
力爭到203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核心技術達到國際先進水平。
純電動汽車成為新銷售車輛的主流,公共領域用車全面電動化,燃料電池汽車實現商業化應用,高度自動駕駛汽車實現規模化應用,充換電服務網絡便捷高效,氫燃料供給體系建設穩步推進。
隨著城市化進程不斷加速、汽車工業快速發展,再加上國際原油供求矛盾逐步加深、全球氣候變暖趨勢加劇等外部環境,新能源的概念越來越普及,新能源汽車產業飛速擴張,行業間的競爭也日益加劇。
截至2023年8月22日,理想汽車、小鵬汽車、特斯拉均已發布了2023年二季度及中期業績。從國際市場來看,大眾、豐田等傳統汽車公司也紛紛發布了2023上半年業績。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熱點不斷。2023年伊始,特斯拉打響價格戰,在全球十多個國家宣布降價,最高降幅逾20%。
大眾:
根據財報數據,大眾集團2023Q2銷售收入800.6億歐元,同比增長15.2%;上半年銷售收入1562.6億歐元,同比增長18.2%。Q2運營利潤56億歐元,同比增長18.6%;上半年運營利潤113.5億歐元,同比下降13.9%。2023Q2運營利潤率7.0%,上半年運營利潤率7.3%。
現金流方面,2023Q2經營現金流凈流入61.61億歐元,同比下降21%;上半年經營現金流凈流入137.37億歐元,同比增長1%。
汽車產能方面,2023Q2總共生產241.8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4.3%;上半年總共生產469.1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2%。
汽車交付方面,2023Q2總共交付233.2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8%;上半年總共交付437.2萬輛汽車,同比增長12.8%。
從乘用車區域交付量變化來看,2023上半年,歐洲市場交付量同比增長24%,北美市場同比增長12.7%,南美市場同比增長24.4%;亞太地區同比下降-0.1%,其中,中國市場同比下降1.3%。
特斯拉:
根據財報披露,特斯拉2023年二季度總營收249億美元,同比增長47%;其中,汽車營收212.7億美元,同比增長46%。
利潤方面,二季度運營利潤24億美元,同比下降3%;公司凈利潤(GAAP)27億美元,同比增長20%。
從利潤率來看,2023年以來,特斯拉的毛利率與運營利潤率相較2022年均出現顯著下降,毛利率降至20%以下,Q2毛利率18.2%;Q2運營利潤率9.6%,降至10%以下。
現金流方面,二季度經營現金流凈流入30.65億美元,同比增長30%,環比增長22%;現金及現金等價物230.75億美元,同比增長22%。
從特斯拉的現金儲備逐季上升,現金流非常充足。汽車產能方面,二季度總共生產47.97萬輛,同比增長86%;其中,Model S/X生產19489輛,同比增長19%;Model 3/Y生產460211輛,同比增長90%。
從各工廠產能來看,特斯拉上海工廠還是生產主力軍,年產能超過75萬輛;其次是加州工廠,年度產能達65萬輛。通過下表數據核算,特斯拉全球年度產能超過200萬輛。
理想:
據理想汽車財報披露,2023Q2理想汽車總營收286.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8.1%,環比增長52.5%,其中,汽車營收279.7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29.7%,環比增長52.6%。
利潤方面,2023Q2毛利62.3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232%,環比增長62.8%。毛利率達21.8%,同比提升0.3%,環比上升1.4%。
運營利潤16.26億元人民幣,同比扭虧為盈,環比增長147.4%。運營利潤率5.6%。公司凈利潤23.1億元人民幣,凈利潤率8.1%。現金流方面,2023Q2經營現金流凈流入111.12億元人民幣,環比增長42.8%。自由現金流96.21億元。
汽車交付量方面,2023Q2交付86533輛,同比增長202%,環比增長65%。Q1交付52584輛,上半年合計交付139117輛。在技術服務需求方面,理想汽車為用戶提供增程式混合動力系統方案。
增程式混動汽車以內燃機供能發電機,從而用電驅動汽車,車輛既可以直接通過充電補能,也可以通過燃油發電實現補能。
產能方面,目前峰值是7500輛/周,預計到四季度才可以實現1萬輛/周的生產。那么,也就是一個月4萬輛的產能。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新能源汽車行業報告對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發展現狀、競爭格局及市場供需形勢進行了具體分析,并從行業的政策環境、經濟環境、社會環境及技術環境等方面分析行業面臨的機遇及挑戰。還重點分析了重點企業的經營現狀及發展格局,并對未來幾年行業的發展趨向進行了專業的預判。
本報告同時揭示了新能源汽車市場潛在需求與潛在機會,為戰略投資者選擇恰當的投資時機和公司領導層做戰略規劃提供準確的市場情報信息及科學的決策依據,同時對政府部門也具有極大的參考價值。同時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
想了解關于更多新能源汽車行業專業分析,可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3-2028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現狀調查及供需格局分析預測報告
隨著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外優秀的新能源汽車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分析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客戶需求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
查看詳情
液化天然氣作為清潔、高效的能源資源,正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和重視。我國正加快能源結構的優化,其中,液化天然氣在能...
智能制造行業未來發展趨勢如何?隨著全球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全球企業紛紛加大力度布局自動化和智能制造領3...
男性生殖器HPV感染率高達45.2% 2025年全球接種HPV疫苗男性規模達22.28億人數據顯示,在全球范圍內,女性人群中HPV感...
水環境污染直接導致民眾發病率增加,嚴重影響居民生存和經濟發展,各國政府開始意識到水環境治理的必要性。水環境治理...
水凈化行業是目前當今水環境保護及改善的關鍵,在未來幾年也將繼續受到各界關注和依賴。政府的政策支持和投資將是推動...
銅加工行業前景及發展方向分析銅加工業是國民經濟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在國民經濟穩定、 持續發展的推動下,我國已成為...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