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隨著多種應用場景促互聯網+醫療的深度融合,互聯網醫療服務、醫療信息化、醫藥電商、互聯網商保、醫療智能硬件等將成為行業重點,形成完整的醫藥閉環。
9月11日,港股互聯網醫療板塊漲超5%,其中阿里健康漲超6%,京東健康漲近5%。華安證券指出,2023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預期達876.1億元,同比增長25.1%。
未來隨著多種應用場景促互聯網+醫療的深度融合,互聯網醫療服務、醫療信息化、醫藥電商、互聯網商保、醫療智能硬件等將成為行業重點,形成完整的醫藥閉環。
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預測,到2030年我國在線醫療服務市場規模有望突破4000億。
申港證券認為,AI大模型在醫療行業的應用落地,將激發行業開啟新一輪創新周期,提早布局AI領域,且積極推進大模型與自身業務融合的醫療IT廠商有望受益。
粵開證券指出,反腐后時代互聯網醫療、民營醫院等估值邏輯發生改變的賽道,如醫院收入減少,互聯網問診、民營醫院等多點執業平臺或將加快興起,優質醫療服務價值得到重視。
公司方面,中泰證券表示,包括:艾隆科技(智慧藥房領軍企業)、健麾信息(智慧藥房領軍企業)、山大地緯(優質醫療IT&醫保IT廠商)、思創醫惠(優質醫療IT企業)、東華軟件(具備大醫院卡位優勢的醫療IT領軍企業)。
互聯網醫療,是互聯網在醫療行業的新應用,其包括了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的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咨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及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種形式的健康醫療服務。
互聯網醫療,代表了醫療行業新的發展方向,有利于解決中國醫療資源不平衡和人們日益增加的健康醫療需求之間的矛盾,是衛生部積極引導和支持的醫療發展模式。
關于互聯網醫療創業的盈利模式,其中的一個途徑是通過支付方保險公司。這包括合作成為健康保險公司的一項增值服務,幫助保險公司減少長期保費開支,或能進入其保險報銷列表以及成為其采集用戶數據的終端入口。
然而此前許多人認為中國的商業健康保險市場較弱,規模有限,因而走通這條路存在障礙。
就政策上來看,豐富商業健康保險產品,支持發展與基本醫療保險相銜接的商業健康保險,鼓勵以政府購買方式,委托商業保險機構開展醫療保障經辦服務,這些都是政府明確表示的導向,從長遠看商業保險會有更大的發展空間。自主開發,或與互聯網醫療創業公司合作,保險公司已經在行動。
隨著互聯網、大數據的快速發展,不少人通過網上預約、掛號、買藥。如今,“大醫院”的專家們對老百姓而言也“近在眼前”。
專家認為,“互聯網+醫療”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在增強患者就醫便利性、提升醫療服務供給效率、促進醫療資源合理配置等方面,將發揮更加積極的作用。
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互聯網醫療市場規模為1336.9億元,同比2018年增長35.6%。2020年受疫情影響,市場規模將接近2000億元,同比增長46.7%。
隨著智能小區不斷發展以及醫療制度改革不斷深入,社區醫療作為醫療體系的基礎組成,將在提高人民健康水平和人口質量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
社區醫療服務是建立在全科醫生基礎上的衛生服務機構,“互聯網+”背景下,其將通過更加科學、合理、精準化的資源整合管理,向社區居民提供集醫療、保健、預防以及健康教育等內容于一體的醫療服務,進而實現移動醫療、智慧醫療等社區醫療服務發展目標。
自2020年年底開始,我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逐漸回升,經過一年的時間,在線醫療用戶規模超過2020年6月,達到29788萬人,使用率為28.9%,網民對互聯網醫療的使用率仍處于較低水平,互聯網醫療的應用發展空間較大。
2020年2月21日,《關于加強醫療機構藥事管理 促進合理用藥的意見》發布,明確指出要規范“互聯網+藥學服務”,浙江、山東等地也出臺相關舉措積極探索互聯網購藥,主要網絡售藥平臺也對個人健康信息登記和疫情防控相關提示進行規范。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20年防疫期間,中國許多醫院和互聯網健康平臺紛紛推出在線醫療服務。
2020年7月2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更好服務市場主體的實施意見》制定公布全國統一的互聯網醫療審批標準。
2021年我國居民健康素養水平達到25.40%,比2020年提高2.25個百分點,繼續呈現穩步提升態勢。
2021年健康素養監測結果顯示,全國城市居民健康素養水平為30.70%,農村居民為22.02%,較2020年分別增長2.62和2.00個百分點。我國居民健康意識不斷提升,對我國醫療水平、效率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推動互聯網醫療的發展。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我國網民規模達10.11億,較2020年12月增長2175萬,互聯網普及率達71.6%。十億用戶接入互聯網,形成了全球最為龐大、生機勃勃的數字社會。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48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中國在線醫療用戶規模達2.39億。工信部、國家衛健委日前公布“5G+醫療健康應用試點項目名單”,5G賦能下,互聯網醫療將會實現更多可能。
截至2023年3月2日,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農村地區互聯網醫療用戶占農村網民整體的21.5%,較上年增長4.1個百分點。
近年來規模日益壯大。據國家衛健委統計,截至2022年6月,全國已審批設置1700余家互聯網醫院,初步形成線上線下一體化醫療服務。
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近日公布的第51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22年12月,中國互聯網醫療用戶規模達3.63億,占網民整體的34%,同比增長21.7%,成為2022年用戶規模增長最快的應用。
2015-2016年我國互聯網醫療行業投融資火爆,事件數高達258起和265起,隨著行業監管政策的出臺等因素影響,近年來,行業投資趨于理性,2021年投融資事件數同比略有增加,超過半成的融資案例金額過億,但整體融資輪次仍較為靠前,行業依舊保持創新活力。
2021年我國互聯網醫療行業主要投融資領域為??品?,占比40%,其次有醫療信息化、醫護工具、互聯網億元、慢病管理等領域,??品瞻ǘ鄠€專項類別服務如心理健康、皮膚病、腫瘤、口腔健康、兒科、母嬰健康等,資本更加聚焦于特定細分賽道、互聯網醫療垂直領域。
中研普華利用多種獨創的信息處理技術,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降低客戶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
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中國互聯網+醫療行業深度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互聯網醫療,是互聯網在醫療行業的新應用,其包括了以互聯網為載體和技術手段的健康教育、醫療信息查詢、電子健康檔案、疾病風險評估、在線疾病咨詢、電子處方、遠程會診、及遠程治療和康復等多...
查看詳情
木本油料,可供榨油的木本植物的果實或種子的總稱。一般為多年生木本植物的籽實。木本油料植物一年栽種,多年受益,有...
磷化工產業以磷礦石為基礎原料,主要通過濕法和熱法加工為磷酸,并進一步與其他化學原料反應生成磷肥和磷酸鹽等化工品...
據華爾街日報報道,Meta正在研發一款新的人工智能系統,旨與OpenAI提供的最先進模型媲美。這家Facebook母公司計劃在明...
根據《2023-202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發展前景戰略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分析,新能源汽車,是指采用新型動力系統2...
電子印刷行業在印刷傳感器的應用越來越多樣化,電子印刷是一個高回報的行業。電子印刷就是應用印刷技術的電子線路制作...
自來水行業發展現狀分析根據聯合國發布的《2023年聯合國世界水發展報告》,目前全球還有20億人沒有安全飲用水。中國以...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