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旅游”作為體驗式文化教育與旅游跨界融合的新業態,是文旅市場的新藍海。中秋國慶期間,在系列精品大展的強力吸引下,成都博物館、金沙博物館、成都自然博物館等重點博物館連續多日預約客滿。
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館+旅游”作為體驗式文化教育與旅游跨界融合的新業態,是文旅市場的新藍海。
博物館旅游是以博物館為載體的旅游活動方式;,博物館是為社會發展服務、向大眾開放、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博物館旅游是近幾十年來國內外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旅游形式。
成都文博游研學游熱度不減
中秋國慶期間,在系列精品大展的強力吸引下,成都博物館、金沙博物館、成都自然博物館等重點博物館連續多日預約客滿。假期前六天,在“龍吟希聲——三國戲曲藝術展”“祠廟千秋-成都武侯祠歷史文化主題展”等活動帶動下,武侯祠博物館及錦里接待游客大幅增長,人潮熙攘之下氤氳出濃厚的成都煙火氣,成為假期最熱門的景區之一。
與此同時,成都博物館舉辦“漢字中國:方正之間的中華文明”,吸引到不少市民游客專程打卡體驗漢字魅力,前六天累計接待游客約10萬人次。
此外,東部新區新希望種子樂園推出奇幻鄉野大木偶巡游、互動研學、水上嘉年華等研學體驗和親子游玩活動,每天吸引上千個家庭帶娃出游。新津區以“津津樂學”為主題,在農博島、寶墩遺址等研學基(營)地開展豐富多彩的研學旅游活動,各類引領創新潮流、適合親子游玩的研學旅游新場景吸引到眾多市民舉家游玩。金堂縣在耕學田園、農場樂翻天等研學旅游目的地推出“稻花香里說豐年”“金秋拾趣橘果香”“心有所薯”等研學旅游活動,迎來大批親子家庭體驗。
來自成都市文廣旅局的數據顯示,大假前六天,全市文旅市場運行總體安全平穩有序,在精彩紛呈的文旅活動的帶動下,文旅消費呈現良好增長勢頭。前六天,全市A級旅游景區累計接待游客882.9萬人次,按可比口徑較去年同比增長132.5%,較2019年同期增長10.1%;實現門票收入8894.4萬元,按可比口徑較去年同比增長150.3%。其中,寬窄巷子、武侯祠博物館(含錦里)、街子古鎮、洛帶古鎮、青城山-都江堰等景區接待量靠前,分別為118.1萬人次、68.8萬人次、49.5萬人次、48.4萬人次、43.7萬人次。
《2022年全國文化及相關產業發展情況報告》顯示:我國文化及相關產業規模持續擴大,2022年營業收入超過16.5萬億元,比上年增加1698億元,增長1.0%。我國文化產業實現利潤總額12707億元,比上年增加341億元,增長2.8%。部分效益指標比上年有所好轉,2022年我國文化產業營業收入利潤率為7.7%,比上年提高0.2個百分點。
我國博物館行業發展迅速,設施建設成效顯著,文物藏品更加豐富。2021年,全國博物館平均每萬人博物館建筑面積243.85平方米,比2012年增長124.2%;博物館藏品數量4664.83萬件/套,比2012年增長101.2%。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球共有10.4萬家博物館。據統計,截至今年5月,我國博物館總數達6565家,中國博物館數量在全球位居前列。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博物館旅游行業開發模式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分析:
“博物館熱”已成為一種文化現象。
隨著“博物館熱”的興起,一些博物館還發展了豐富的文博創意產業。
南京博物院文創部負責人田甜介紹稱,今年暑期,南京博物院推出10大類共一千余件文創產品,其中南博院藏文物系列筆記本、南博院藏文物系列金屬書簽等尤受歡迎,最高時單品一天可以售出一千多件。
在文博數字化應用創新領域,目前已有文物和文化遺產的一站式綜合解決方案。在美術數字化應用創新方面,目前進行了國家文化數字化戰略下的藝術元宇宙探索,達成了數字技術與藝術創作的完美融合。以人工智能、大數據、云計算、5G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正不斷滲透到文化產業各個方面,新時代文化產業數字化概念需要被重新定義。人工智能將成為文化產業第一推動力,賦予文化產業智慧化元素,拉動文化消費產生“新流量”。
專家表示,未來“博物館+旅游”發展應以大眾需求為導向,既要圍繞優勢展品、特色展覽等核心資源,完善“博物館+旅游”的發展思路,又要進一步優化布局、加強管理,強化旅游服務設施建設,為傳播文化知識、提升旅游體驗、繁榮文旅市場發揮更大作用。
報告對我國博物館旅游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子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國內外博物館旅游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博物館旅游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想要了解更多博物館旅游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3-2028年中國博物館旅游行業開發模式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博物館旅游行業開發模式及投資戰略規劃研究報告
博物館旅游是以博物館為載體的旅游活動方式;,博物館是為社會發展服務、向大眾開放、非營利的永久性機構。博物館旅游是近幾十年來國內外逐漸興起的一種新興旅游形式。在文旅融合背景下,“博物...
查看詳情
疫情過后,線下娛樂行業淘汰了一部分傳統思維模式的企業,留下來的企業,尤其是頭部企業,都意識到行業的未來動向離不...
隨著國家經濟的發展,中國竹制日用品行業的市場規模也將進一步擴大,發展趨勢越來越好。預計2022年,中國竹制日用品行...
90后、00后都開始燕窩滋補了,這事聽上去雖然有點魔幻,但卻得到了多方的證實。燕窩,作為一款古老而又昂貴的中式滋補...
首先,中老年市場需求的擴大是中老年用品行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力。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中老年人對于健康、保健、...
經過數十年的發展,我國鎢制品行業競爭逐漸趨于成熟,市場競爭較為充分。但是目前產業集中度仍然較低,鎢制品企業“多...
我國普惠金融發展經歷了疫情帶來的重大考驗,與此同時,以云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人工智能為代表的數字技術不斷...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