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來,我國電煤長協合同覆蓋率不斷提高。對于發電廠來說,長協合同的高覆蓋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煤炭的供給。
近年來氣溫對用電的影響越來越突出,我國電力負荷“冬夏”雙高峰特征日趨明顯,夏季降溫及冬季取暖負荷占比越來越大,部分省份夏季降溫負荷占最高用電負荷比重達到40%-50%,甚至超過50%。
當前,煤電提供了我國58%左右的發電量,在保障現階段電力供應尤其是兜底保供方面仍起到“壓艙石”作用。
今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聚焦能源電力安全穩定供應,持續加強能源產供儲銷體系建設。
從目前情況看,全國發電裝機持續穩定增長,統調電廠存煤達到1.87億噸的歷史新高,做好今年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有堅實的基礎。下一步,我們將加強燃料供應保障。持續組織做好煤炭、天然氣生產供應,督促各地和發電企業將電廠存煤穩定在較高水平,保障頂峰發電所需的煤電高熱值煤、氣電用氣和水電蓄能。
近些年來,我國電煤長協合同覆蓋率不斷提高。對于發電廠來說,長協合同的高覆蓋率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了煤炭的供給。
目前企業進煤95%左右是長協煤,5%左右是市場煤。今年以來,動力煤市場價格下降明顯,部分地區價格下降近三成,煤價的下降也有利于降低企業發電成本。
為了避免迎峰度夏7、8、9三個月有特殊天氣影響正常生產,我們提前一個月將剝離量完成,提前儲備一個禮拜的煤量。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國煤炭產量完成19億噸,同比增長4.1%。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煤炭生產將繼續保持4%左右的增長。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2023年版電力煤炭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顯示:
中電聯判斷,正常氣候情況下,預計2023年全國最高用電負荷13.7億千瓦左右,比2022年增加8000萬千瓦左右。若出現長時段大范圍極端氣候,則全國最高用電負荷可能比2022年增加1億千瓦左右。今年迎峰度夏期間,預計全國電力供需總體緊平衡,南方、華東、華中等部分區域用電高峰時段電力供需偏緊。
面對夏季用電高峰的到來,有關部門加緊部署能源保供。6月14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2023年能源迎峰度夏工作。
國資委日前召開專題會,督促指導中央企業帶頭做好迎峰度夏能源電力保供工作,要求煤炭、石油石化企業著力提高電煤和天然氣供應能力,發電企業應發盡發、多發滿發,電網企業堅守電網安全生命線和民生用電底線,全力保障迎峰度夏能源電力安全可靠供應。
在中長期合同的支撐和進口煤的強力補充下,今年電力企業紛紛提前加大電煤采購力度,為迎峰度夏增強保供能力。
以華能南方分公司為例,當前電煤庫存提升至100萬噸左右,可用天數超過20天,6月電煤資源已基本落實,同時積極鎖定后續進口煤長協資源,保障電煤供應穩定有序。天然氣長協資源已鎖定7.5億立方米,其中迎峰度夏期間(7-9月)合同氣量為2.3億立方米,能夠滿足迎峰度夏發電供熱需求。
根據中電聯電力行業燃料統計,截至6月4日,統計口徑內發電集團燃煤電廠煤炭庫存合計1.13億噸,同比增長2135萬噸,為近四年以來最高值,甚至已超過近兩年迎峰度冬期間庫存水平;電廠電煤庫存可用天數25.6天。
中國煤炭工業協會數據顯示,今年1-5月,全國煤炭產量完成19億噸,同比增長4.1%。預計今年迎峰度夏期間,煤炭生產將繼續保持4%左右的增長。
確保能源正常穩定供應,一方面要挖掘煤炭、煤電、油氣的生產潛能,另一方面要做好增量,把風、光、水等清潔能源供應體系建設好。
4.5億千瓦,這是到2030年我國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區規劃建設大型風電光伏基地的總裝機目標。目前,第一批9705萬千瓦基地項目已全面開工,力爭于今年年底前全部建成并網投產,第二批基地項目已陸續開工建設,第三批基地項目清單已正式印發實施。
從今年1-4月電力生產情況來看,新能源表現突出,全國風電光伏發電量同比增長26.8%,占全社會用電量的17.2%,較去年同期增長3個百分點。截至4月底,我國風電光伏發電總裝機達到8.2億千瓦,占全國發電裝機的30.9%。
夏日用電高峰將至疊加煤價回落
隨著高溫天氣臨近,南方區域用電負荷創今年以來新高。同時,動力煤價格加速下跌,火電企業盈利能力不斷改善。
夏季開工旺季疊加高溫電力消費高峰的來臨,電力需求持續增長。同時煤炭價格快速下跌,火電成本明顯下降,火電企業盈利有望持續提升。
國資委網站消息,5月22日,南方電網最高負荷今年首次突破2億千瓦。據預測,今年5月廣東、廣西、云南、貴州、海南等南方五省區用電負荷、用電量同比將實現較大增長。中國氣象局于6月2日舉行2023年6月份新聞發布會,國家氣候中心副主任高榮介紹6月份氣候趨勢預測時表示,6月份全國大部地區氣溫接近常年同期到偏高;全國大部地區降水接近常年同期到偏少。
5月份、6月份部分地區氣溫偏高、 降水較少,制約發電量尤其水電輸出。因為5月份全國平均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18.4%,江河儲水量下滑,而6月份高溫之下,水分蒸發損失加大,使得用于水電的來水減少,水電減少的缺口必然要以火電為主的其他方式彌補,火電的需求將明顯增大。
另一方面,煤炭價格持續走低。據找煤網消息,6月2日上午,北港市場動力煤Q5500參考報價為760元/噸-770元/噸,環比下調10元/噸-20元/噸;6月1日,環渤海動力煤Q5500現貨報價為773元/噸,與上周相比,同比下跌13.73%。
一方面,今年1月份至4月份,我國粗鋼產量35439萬噸,同比增長4.1%,未來鋼鐵行業限產壓力加大,市場對焦煤焦炭的需求偏弱,因此部分洗煤廠會提高動力煤的入洗率,提高動力煤的供應,對動力煤價格形成壓制;另一方面,我國優質進口煤炭主要來自澳大利亞,中國對澳大利亞煤炭的進口量的不斷上升,也加大了動力煤累庫存壓力,對價格形成壓制。
二級市場方面,截至6月2日收盤,火力發電行業(申萬三級)28只個股中,22只個股股價年內實現上漲,占比近八成。其中年內累計漲幅前三位為建投能源、皖能電力、通寶能源,分別為51.05%、48.66%、45.17%。
伴隨用電量大增,火電企業二季度盈利向好 ,半年報業績可觀 ,6月份火電上市公司將迎來不錯的布局窗口期。
《2023年版電力煤炭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由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本報告對該行業的供需狀況、發展現狀、行業發展變化等進行了分析,重點分析了行業的發展現狀、如何面對行業的發展挑戰、行業的發展建議、行業競爭力,以及行業的投資分析和趨勢預測等等。報告還綜合了行業的整體發展動態,對行業在產品方面提供了參考建議和具體解決辦法。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年版電力煤炭產業規劃專項研究報告
產業規劃一般包括產業發展現狀、產業特征分析、產業發展目標和發展定位、產業發展重點方向、產業空間引導和產業發展政策等。隨著中國對外開放程度的深化,經濟全球化和區域化對產業發展的影響顯...
查看詳情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生豬出欄量69,995萬頭,較上年上升4.27%。截至2022年末,全國能繁母豬存欄量4,3901...
近年來,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不斷增長,呈逐年上升趨勢。中國節能協會數據顯示,我國節能服務產業總產值達5916.53億元8...
豬飼料行業發展如何?由于世界對豬肉的需求不斷增加,食品安全問題以及動物健康和福利、可持續性和環境影響等因素,都2...
機床也被稱為“工業母機”,是制造機器和機械的機器,是裝備制造業的基礎設施,也是現代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石,在國民經...
7月17日,國家統計局發布數據顯示,今年1-6月化妝品零售總額為2071億元,市場正處于穩健復蘇之勢。市場表現出復蘇的活...
近年來,隨著計算機科學的進步及探測器技術的發展,工業CT的性能逐年提高,目前工業CT作為一種實用化的無損檢測手段,...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