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械制造指從事各種動力機械、起重運輸機械、化工機械、紡織機械、機床、工具、儀器、儀表及其他機械設備等生產的工業部門。機械制造業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總經濟師葉定達在北京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2023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雖經歷波動起伏,但運行態勢總體向好。截至2023年末,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12.1萬家,較上年增加1萬家,占全國工業的25%,較上年提高0.3個百分點;資產總計達36萬億元,同比增長9.9%,占全國工業的21.5%,較上年提高0.7個百分點。
2023年機械工業實現營業收入29.8萬億元,同比增長6.8%;實現利潤總額近1.8萬億元,同比增長4.1%。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增速分別比全國工業高5.7個和6.4個百分點,占全國工業的比重分別為22.3%和22.8%,較上年分別提高1.2和1.4個百分點。
機械制造指從事各種動力機械、起重運輸機械、化工機械、紡織機械、機床、工具、儀器、儀表及其他機械設備等生產的工業部門。機械制造業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機械制造業生產的主要特點是:離散為主、流程為輔、裝配為重點。機械制造業在國家行業中處于基礎性地位,它同時也是一個國家的支柱型行業,能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國民經濟的發展。
主要包括農業機械、礦山設備、冶金設備、動力設備、化工設備以及工作母機等制造工業。機器制造業是工業的心臟,它為工業、農業、交通運輸業、國防等提供技術裝備,是整個國民經濟和國防現代化的物質技術基礎,因此,機器制造工業的發達與否及機器裝備的自給水平是衡量一國經濟發展水平與科學技術水平的真正標志。機器制造業的門類多,已成為擁有幾十個獨立生產部門的最龐大的工業體系。由于機器產品結構復雜,零部件多,技術性強,所以實行生產專門化、標準化、自動化對于機器制造業的發展具有重大意義。
機械制造業現狀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我國的機械制造行業發展很快,制造水平有了明顯提升,并且也由最初的單純關注產品質量轉變為在重視質量的基礎上關注產品技術創新。盡管我國機械制造行業取得了顯著成績,可是擁有知識產權的自主品牌卻十分有限。通過深入分析我國機械行業發展現狀發現,我國的機械制造行業整體水平仍然落后于西方發達國家。
建國后,隨著國家機械工業的迅速發展。民族地區機械工業也得到較快地發展。從制造一般機電產品到制造大型復雜地精密設備,甚至已達到生產電子產品,并在各省區已形成了一個門類比較齊全。布局目趨合理、具有一定規模和技術水平的現代化機械工業系統。并出現了一批如交通運輸設備制造、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儀器儀表及計量器具制造等門類的機械工業基地,主要集中在呼和浩特、銀川、烏魯木齊、昆明、貴陽、南寧、柳州、梧州等市。
但民族地區機械工業仍不能滿足其經濟日益發展的需要。主要問題是:雖然發展較快,但基礎差,生產水平較低,設備陳舊消耗高,經濟效益差,交通不便,信息不靈,應變能力差,管理落后,產品單一,缺乏競爭力等等。所以,近幾年來各省區在“調整、改革、整頓、提高”的方針指引下,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狠抓機械工業的高速和改革、技術改造、產品更新,使機械工業得到更加協調、健康地發展。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2-2027年機械制造工業行業現狀分析及市場發展趨勢研判報告》顯示:
目前,機械工業的創新體系建設正在穩步推進。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數據顯示,截至6月末,機械工業掛牌運行和批準建設的創新平臺達260家,其中工程研究中心130家、重點實驗室121家。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預計,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將保持穩定增長態勢,全年工業增加值、營業收入、利潤總額等指標增速有望保持在5%左右。
長三角地區在我國各個方面的資源優勢都非常顯著,區域內部經濟發展均衡,動態聯系緊密,對外聯系與金融發展水平居于全國之首,同時政策面上對于新興產業發展的支持、進一步擴大開放的信號也相當明確。珠三角9市占據了廣東制造業500強企業數量近9成,達到449家。其中,廣州和深圳兩個城市擁有全省數量最多的廣東制造業500強企業,同時也是廣東制造業百強企業主要集聚地。環渤海地區作為中國極具國際競爭力的世界制造業基地,目前環渤海地區智能制造產業以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為核心區域。
目前,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發布數據顯示,2023年中國機械工業實現營業收入29.8萬億元,同比增長6.8%;實現利潤總額近1.8萬億元,同比增長4.1%。此外,截至2023年末,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達12.1萬家,資產總計達36萬億元。這些數據表明中國機械工業保持了穩定的發展態勢。
隨著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等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應用,機械工業將越來越智能化和自動化。企業將采用智能制造模式,實現生產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同時,智能化和自動化技術的應用也將推動機械工業向高端化、高附加值方向發展。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多樣化,機械工業將更加注重個性化和定制化服務。企業將通過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深入挖掘消費者需求,提供定制化的產品和服務,滿足消費者的個性化需求。同時,個性化和定制化也將成為機械工業創新的重要方向。總之,機械工業未來發展趨勢表現為智能化、自動化、綠色環保、個性化和定制化、數字化和網絡化、區域化和全球化等方面。企業需要不斷創新和提高自身競爭力,以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和行業競爭的挑戰。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2-2027年機械制造工業行業現狀分析及市場發展趨勢研判報告》。
相關文章推薦:
上半年機械工業增加值同比增近一成 機械制造工業行業調研2023
?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2-2027年機械制造工業行業現狀分析及市場發展趨勢研判報告
機械制造指從事各種動力機械、起重運輸機械、化工機械、紡織機械、機床、工具、儀器、儀表及其他機械設備等生產的工業部門。機械制造業為整個國民經濟提供技術裝備。機械制造業生產的主要特點是...
查看詳情
藍莓因營養豐富被稱為“水果皇后”和“漿果之王”。藍莓作為越橘屬中長有藍色漿果的物種,原產于美洲與東亞地區,20世...
中國移動加碼衛星通信。2024年2月4日晚間,中國移動召開發布會宣布,搭載其星載基站與核心網設備的兩顆低軌試驗衛星已...
電動自行車,按照2018年5月正式公布的國家標準《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范》(GB 17761-2018)的定義,是一種特殊類型2...
消費金融是指以消費為目的的支付和融資行為,這種經濟行為將消費與金融緊密結合,形成了一種全新的經濟模式。從歷史發...
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人們對文化需求的增加,文化創意產業呈現出高速發展的趨勢。在許多國家和地區,文化創意...
2023年是二手車大流通政策全面落地執行的第一年,行業積弊去除,萬事更新。為了助力消費者和廣大從業人員更全面地了解...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