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手環是一種穿戴式智能設備。通過這款手環,用戶可以記錄日常生活中的鍛煉、睡眠、部分還有飲食等實時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與手機、平板等設備同步,起到通過數據指導健康生活的作用。它具備計步、測量距離、卡路里等基本功能,還具有活動、鍛煉、睡眠等模式,可以記錄
可穿戴智能設備,已經逐漸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子產品。根據央視財經報道,國內可穿戴設備市場正處于蓬勃發展的時期,尤其是價格在一兩千元的智能手表最受消費者歡迎。
智能手環是一種穿戴式智能設備 。通過智能手環,用戶可以記錄日常生活中的鍛煉、睡眠、部分還有飲食等實時數據,并將這些數據與手機、平等同步,起到通過數據指導健康生活的作用 。
智能手環作為可穿戴設備,外觀往往很酷。智能手環這種設計風格對于習慣佩戴首飾的用戶而言,頗具有誘惑力。小小智能手環個頭不大,其功能還是比較強大的,其開發涉及智能手環MCU數據指令到藍牙IC的傳輸、藍牙到APP的數據通信協議、APP到手機內部的通信調試邏輯實現、APP數據到云端服務器的數據庫算法設計等一系列的開發 。
以睡覺為例,在睡前將手環設置為睡眠模式,并通過低功耗藍牙與智能手機實時同步,便可看到入睡時間、清醒時間、深睡/淺睡、整體的睡眠質量等信息。而對于減肥和健身的人來說,智能手環是一個負責的私人教練,可以告訴用戶每天的運動路徑、消耗卡路里和攝入熱量;可以設置運動目標,如要走多少步、消耗多少卡路里等,還會實時顯示運動的完成率,運動減肥都可以量化,對于不能堅持的人來說是一大福音。智能手環具有高檔防水功能,可以戴著手環在淺海或者河里游泳,克服了傳統計步器無法跟蹤游泳運動的缺陷,使用也更加廣泛 。
我國智能手環產業發展現狀分析
21世紀開始,智能可穿戴設備的發展進入了加速期,國際市場方面,三星、摩托羅拉、LG、微軟、蘋果各顯神通,國內市場華為、小米各自突破,尤其是2014年上市的小米手環以79元的親民價格橫掃智能穿戴市場,憑借超百萬的銷量一舉成為地位穩固的頭部玩家。
以智能手環功能為分類標準,可將智能手環劃分為生活管理類、運動類、醫用健康類、兒童類四種類別。
智能手環的發展,需要借助物聯網、移動互聯網技術,實現設備與人、人與人之間的連接。在物聯網、移動互聯網等技術應用范圍擴大的背景下,智能手環擁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在運動、醫用健康、生活管理等細分領域,不斷實現產品升級。
從智能手環消費者購買的動因來看,手環記錄身體狀況和運動情況的功能依然是消費者最關注的領域,另外像看時間、看天氣、手機提 醒及遙控手機功能也成為了重點。總體來說智能手環的目標消費者依然是有運動生活習慣的健身一族以及樂于嘗試新型科技產品的年輕消費者為主。
國內智能手環市場上,華為以32.9%的市場占有率排名第一,小米以20.1%的占有率排名第二,排名第三的是樂心,市場占有率為7.9%。綜合來看,華為和小米兩大品牌占據國內智能手環市場超過50%的市場份額,市場比較集中。
自2021年起,智能手環的出貨量逐漸被智能手表趕超。GfK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智能手表的銷售額同比增長55%,占中國智能腕間穿戴市場份額61%;國內智能手環的銷售額增長23%,市場份額13%;兒童手表占據余下26%的份額。從成人腕間穿戴產品的銷量看,智能手表的占比持續上升;智能手環的占比下降。
IDC發布的全球季度可穿戴設備跟蹤報告顯示,2022年第四季度全球可穿戴設備出貨量同比下降18.9%,降至1.387億臺。縱觀2022年全年,出貨量與2021年相比下降了7.7%,這是該品類出貨量的首次下降。中國腕戴設備市場方面,2022年國內銷量為4455萬臺,同比下降13.0%。其中,手環市場銷量1276萬臺,同比下降27.1%,手環市場創三年以來最大降幅,不足腕戴設備整體出貨量的1/3。
從2022年整體來看,智能手表類型增長3%,基礎手表增長21%,基礎手環下降39%,整個手環市場則是下滑了5%。細究其中原因,我認為最主要的原因是更新迭代過快。這幾年智能穿戴設備層出不窮,幾乎每年一更新,但是在核心功能上并沒有取得重大突破,雖然市場看似火熱,產品競爭力卻在下降。
IT之家 1 月 8 日消息,Canalys 今天發布《2024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分析預測》,其中提到 2023 年全球可穿戴設備品類總銷量 1.86 億臺,增長的主要動力是新興市場。今年可穿戴設備增長率有望提升至 10%,隨著全球對智能手表的興趣回升,預計該產品類出貨量將增長 17%。
IT之家從 Canalys 報告中得知,智能手表行業有望在 2024 年實現反彈,預計出貨量將達到 8300 萬部,其中基礎類手表出貨量最為突出,預計今年該類別的出貨量將占可穿戴腕帶設備出貨量的 40% 以上。
據悉,基礎類手表定義為屏幕尺寸小于 1.6 英寸的腕表設備,相關設備具有“價格親民”、“產品設計有吸引力”兩大特點。這些設備價格適中、順應業界趨勢,除了成為高價位段智能手表“平替”外,還將影響了功能較少的手環產品出貨表現,相關“基礎手環”產品到 2027 年出貨量預計將同比下降至 12%。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智能手環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分析:
中國智能手環行業產業鏈包含上游軟硬件供應、中游方案與品牌產品生產、下游銷售三個環節。
上游參與主體為硬件供應商與軟件供應商,供應商數量整體偏多,市場集中度相對較低。其中硬件供應商主要包括電池裝備供應商、顯示屏幕供應商、芯片供應商、傳感器供應商、腕帶與按鍵材料供應商等,軟件供應商包括操作系統供應商、云服務與數據平臺供應商。
中游主體為方案商、生產商與品牌商,方案商負責提供產品開發、解決方案,包括SIP集成與硬件整體方案等,生產商包括OEM代工廠、ODM代工廠、品牌自建工廠。大規模的品牌商多選擇建立獨立生產線,如華為擁有智能手表與手環的生產集成工廠,小型企業則選擇代工廠組合生產,其中ODM代工廠負責設計與生產,OEM代工廠僅負責組裝與生產。
下游為銷售環節,主要分為線上線下兩種銷售渠道。70%的智能手環產品通過線上渠道實現交易,經銷商經由天貓、京東、自主品牌商城等渠道售賣產品。由于智能手環產品同質化嚴重,各經銷商主要圍繞產品價格展開競爭,產品推廣與營銷手段相對單一,下游銷售利潤空間正逐漸縮小。
智能手環實用性功能快速出現,手環不僅僅是用來記錄身體特征的單純工具,同時也可以滿足通話、移動支付、人體識別、智能提醒功能以及分享功能,極大的擴寬了手環的應用人群。佩戴智能手環帶來健康、科技、自信有品位的良好感受,成為了高科技產品的典型之一。
中研普華通過對智能手環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智能手環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度的智能手環行業研究報告,以專業的研究方法幫助客戶深入的了解智能手環行業,發現投資價值和投資機會,規避經營風險,提高管理和運營能力。智能手環行業報告是從事智能手環行業投資之前,對智能手環行業相關各種因素進行具體調查、研究、分析,評估項目可行性、效果效益程度,提出建設性意見建議對策等,為智能手環行業投資決策者和主管機關審批的研究性報告。以闡述對智能手環行業的理論認識為主要內容,重在研究智能手環行業本質及規律性認識的研究。智能手環行業研究報告持續提供高價值服務,是企業了解各行業當前最新發展動向、把握市場機會、做出正確投資和明確企業發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資料。
想要了解更多中國智能手環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智能手環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4-2029年中國智能手環行業深度調研及投資機會分析報告
中研普華通過對智能手環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智能手環行業需求、供給、經營特性、獲取能力、產業鏈和價值鏈等多方面的內容,整合行業、市場、企業、用戶等多層面數據和信息資源,為客戶提供深...
查看詳情
隨著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如今耕牛已經退出了農業生產第一線,但牛的肉用價值越來越得到重視。居民的牛肉消費量和肉牛...
隨著汽車消費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消費者對個性化需求的增加,汽車改裝行業得到了快速發展。汽車改裝是指根據汽車車主需要...
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環保和動物福利問題的關注度提高,以及對新型食品技術的接受度提升,預計人造肉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
數字醫療,即將現代數字信息技術與整個醫療過程相融合的一種新型醫療模式,不僅代表著公共醫療的發展方向,還成為了醫...
制造業是穩定經濟的壓艙石。2022年我國工業增加值突破40萬億元大關,占GDP比重達到了33.2%,其中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
菌苗是指用細菌、螺旋體、立克次體等微生物或其產物,經人工減毒、滅活或利用基因工程等方法制成的用于預防傳染病的自...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