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3月份開始,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陸續落地,全國各省份均已執行。這一政策的實施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自今年3月份開始,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陸續落地,全國各省份均已執行。這一政策的實施在多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首先,從價格角度看,中選藥品的平均降價幅度較大,為廣大患者帶來了實惠。例如,某些常用藥品如治療糖尿病的伏格列波糖片,價格得到了顯著降低,有效減輕了患者的用藥負擔。
其次,從藥品供應角度看,集中采購確保了藥品的穩定供應。通過帶量采購的方式,企業得到了穩定的訂單預期,從而能夠更好地組織生產和供應。這有助于解決一些藥品短缺的問題,確保醫療機構和患者的用藥需求得到滿足。
此外,從醫療機構角度看,集中采購降低了采購成本,提高了采購效率。醫療機構可以通過統一的采購平臺獲取藥品,避免了分散采購帶來的不便和成本上升。同時,集中采購還有助于推動醫療機構優化用藥結構,提高用藥水平。
最后,從患者角度看,集中采購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利益。患者可以獲得質量更好、價格更低的藥品,減輕了經濟負擔,提高了生活質量。同時,集中采購還有助于推動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促進醫藥產業的轉型升級。
總的來說,第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中采購的落地實施取得了顯著成效,不僅降低了藥品價格,保障了藥品供應,還推動了醫藥行業的健康發展。未來,隨著更多批次的集中采購陸續開展,相信將為患者帶來更多的實惠和福祉。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藥品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2018年以來,國家醫保局已組織開展九批國家組織藥品集采,共納入374種藥品,價格平均降幅超50%。下一步,國家醫保局將會同有關部門指導各地及中選企業做好中選結果落地實施工作,確保全國患者于2024年3月用上本次集采降價后的中選產品。
此次集采涉及的重點上市公司包括科倫藥業、中國生物制藥、石藥集團、翰森制藥、上海醫藥、恒瑞醫藥等。部分上市公司盤后發布擬中選第九批國家集采的消息。如華海藥業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索賽可賽羅多辛膠囊及安奧蘭奧美沙坦脂氫氯噻嗪片2個品種擬中選第九批國家藥品集采。翰宇藥業微信公號發布消息,翰宇藥業“翰唯注射用特利加壓素”“翰寶卡貝縮宮素注射液”兩款藥品擬中選第九批國家集采。
交銀國際認為,隨著集采規則合理化、過往批次陸續納入銷量規模較大的產品、龍頭處方藥企積極布局創新藥,預計后續批次集采對企業銷售的影響將逐步遞減。
藥品,是指用于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并規定有適應癥或者功能主治、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藥、化學藥和生物制品等。
2022年規模以上醫藥工業增加值同比下降1.5%;醫藥工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營業收入33633.7億元。醫療裝備方面,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醫療器械主營業收入已經達到1.3萬億元,中國醫療器械產業近5年年均復合增長率達10.54%。
近年我國藥品安全監管體制機制已逐步完善,藥品質量和品種數量穩步提升。比如出臺或通過了,仿制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藥物臨床試驗質量管理規范、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制度、開展中藥飲片專項整治等等。健康中國政策正在驅動健康產業的效率提升,逐步引導“二元協同”重塑產業格局。
首先,從政策層面來看,國家高度重視藥品行業的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政策以鼓勵創新藥的研發和加快新藥上市。這些政策的主要目標是滿足不斷增長的醫療需求,并加速創新藥的審批和上市流程,使創新治療能夠更迅速地推向市場,造福患者。此外,各省市也積極響應國家政策,發布了各自的創新藥政策,以推動新藥研發及加速新藥臨床開發進程。
其次,從市場規模和競爭格局來看,國內制藥市場競爭激烈,存在多家具有規模和實力的制藥公司,如恒瑞醫藥、復星醫藥、石藥集團等。這些企業通過持續的研發創新和合理的市場定位,成功占據了市場份額。同時,一些外資制藥公司也進入了中國市場,加劇了競爭的激烈程度。而在國際制藥市場,一些世界知名的制藥巨頭占據主導地位,但新興市場也逐漸有本土制藥公司崛起。
再者,從技術創新角度看,藥品行業正經歷著深刻的技術變革。通過重組DNA技術,科學家能夠生產更多具有特定功能的生物制品,如蛋白質藥物、抗體藥物等。這些藥物具有高效、低毒副作用的特點,能夠準確針對疾病靶點,提高治療效果。此外,人工智能、區塊鏈技術、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技術等也在醫藥領域得到廣泛應用,為藥品研發、生產、銷售等各個環節帶來創新。
然而,藥品行業也面臨著一些挑戰。例如,創新藥物研發的風險和投入都很大,需要長期大量的資金和技術支持。同時,藥品市場的競爭也日趨激烈,企業需要不斷提高自身的研發能力和市場競爭力。此外,藥品質量和安全問題也一直是公眾關注的焦點,企業需要加強質量管理和風險控制。
綜上所述,藥品行業的發展現狀呈現出政策扶持、市場競爭激烈、技術創新活躍等特點。未來,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政策的持續推動,藥品行業有望繼續保持穩健的發展態勢。
國民健康與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息息相關,現今已成為大國競爭的重心之一。目前從規模上看,中國目前的健康產業規模與發達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2022年我國衛生總費用80,528億元,占GDP的6.82%。而日本的健康產業占GDP比重超過10%,美國國的健康產業支出占比更超過18%。
在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城鎮化水平提升、老齡化加速等因素的影響下,醫療保健需求不斷增長,醫藥行業已在國民經濟中占據著越來越重要的位置。
2023年上半年,中國二級及以上公立醫院藥品市場銷售額總數達5,266億元,為19年來最高水平,同比2022年上半年上漲16.8%。一、二季度醫院藥品銷售額均獲得快速增長,第二季度銷售額同比增長達19.3%。
從中西藥屬性來看,醫院化藥占比逐年下滑,2023年上半年化藥銷售額占比67.4%,生物制品、中成藥近三年來占比持續提升。化學藥、生物制品和中成藥銷售額均獲得雙位數增長,其中生物制品、中成藥規模增長領先,同比增速均達到24%,化藥增長14%。
聚焦TOP20集團表現,阿斯利康、輝瑞、恒瑞醫藥醫院市場規模位居前三,其中輝瑞新冠特效藥Paxlovid貢獻輝瑞企業超一半銷售增量;復星醫藥、默沙東在其新冠特效藥驅動下規模和排名亦實現增長。頭部企業中,上海醫藥、四川科倫、康哲、人福醫藥、濟民可信增長表現亦十分亮眼,增速超20%。
我國的藥品市場正在不斷改革,目標是充分借鑒歐美日等成熟國家市場的藥政管理經驗及自身國情,提升藥品行業的市場規范化程度。在規范市場環境下,原料藥企業需要同時接受藥政監管部門、上市許可持有人對自身的審計監督,加重了自身的質量責任,擁有良好的質量管理體系的企業更能獲得市場的認可。
通過擴充產品系列,延伸產業鏈條,原料藥企業能夠獲得更多的市場機會,因而行業內優質企業目前大都采取上述經營戰略,為未來發展積蓄力量。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藥品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男性保健藥品行業競爭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
男性保健藥品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男性保健藥品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男性保健藥品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
查看詳情
夏日雖未至,但防曬用品市場的銷售已經先行火熱起來。浙江義烏國際商貿城作為防曬產品的重要集散地,吸引了大量的消費...
山東省省長周乃翔在國新辦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宣布的關于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計劃,充分展示了山東省在推動綠色低碳高質...
山東加快新基建步伐,助推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近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就“中國式現代化山東實踐: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今天發布的信息顯示,今年一季度我國汽車行業經濟運行起步平穩,實現了良好的開局。這一積極態勢的出...
上海在培育開放活躍的大模型生態方面取得的成效,以及已經備案的24款大模型,無疑顯示出該城市在人工智能領域的領先地...
中汽協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3月份汽車銷量同比增長9.9%。這一增長反映了中國汽車市場的強勁復蘇勢頭。隨著國內經濟的...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