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也在持續探索優化獎補政策,進一步調動農戶發展特色產業的積極性。今年4月,青島新發布了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方案,區(市)開展的農業、森林、海洋等碳匯保險也被納入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范圍,各區(市)納入市級財政獎補范圍的特色險種由不超過3個
截至2023年底,全省地方優勢特色險種達到93個,保費規模超8億元,為67.62萬戶農戶提供風險保障224億元。”省財政廳金融處處長唐寧介紹,從目前的農保品種看,財政補貼支持品種以糧食作物、大宗畜牧品種為主,除三大糧食作物保障水平覆蓋完全成本外,其他品種還主要以保障直接物化成本為主,土地租金、人力投入等則不在保障范圍,與農民多樣化、高保障的保險需求存在一定差距,“這種情況下,根據產業實際創新開展地方特色保險,有助于農業保險改變粗放運營現狀,加速走向精細化運營”。
各地也在持續探索優化獎補政策,進一步調動農戶發展特色產業的積極性。今年4月,青島新發布了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以獎代補方案,區(市)開展的農業、森林、海洋等碳匯保險也被納入地方優勢特色農產品保險獎補范圍,各區(市)納入市級財政獎補范圍的特色險種由不超過3個增至不超過5個。在東營,2024年起投保中央政策性馬鈴薯種植保險的馬鈴薯種植戶,可同步投保馬鈴薯保額補充保險,每畝保額1200元、保費60元,保費由各級財政補貼80%,馬鈴薯種植風險保障額度進一步提升。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農業保險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顯示,
我國種養殖業散戶多、規模小、分布分散,承保理賠中保險公司的技術水平和人力資源有限,基層業務成本高。僅在收集農戶自繳保費方面,某省保險監管機關曾公開測算,如果派20人去一個村莊上門收保費,車費、工資等畝均承保成本為5.3元,已經遠遠超過了農戶每畝3.6元的自繳保費。
災害發生后,保險公司短時間內精準定損的壓力也較大。再加上每年村里都會有改種、農民外出務工等情況,而且災后基礎設施尚未完全恢復,災后統計難度大、耗時長。
中原農險鶴壁市服務組負責人回憶,2021年河南“7·20”特大暴雨災害后,他們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曾1天查勘13家養殖企業。在一些尚未退水的村莊,他們只能使用無人機輔助定損。目前技術對于定損的輔助作用有限,第三方遙感服務在定損中遙感的清晰度和精確度仍然不足。
另一方面,庹國柱在調研中發現,在村集體投保中會出現“不患寡而患不均”的情況。散戶多通過村集體統一投保,難免產生攀比心理。一些承保機構把一個村的受災農戶按受災程度分為2-3個檔,每檔的若干戶數都按一個損失程度進行賠付。還有地方的村委會把全村保險賠款加上少量救災費用加在一起,平均分給村民。
現在市面上的保險產品均以戶為“投保單位”,部分地塊的損失需要放在全部投保面積中平均。農戶認為部分地塊受損嚴重,但是整體計算可能沒有達到“減產20%”的賠付標準。
達到賠付標準后,保險金額要乘以減產比例和不同生長期對應的賠付比例,以江西省某公司的賠償條例為例,水稻生長苗期賠付40%,分蘗期賠付50%,揚花灌漿期賠付80%,成熟期賠付100%。庹國柱認為,無論哪個階段受損,作物產量都會受到較大影響,國外并沒有類似分期。但保險公司出于風險規避,仍會嚴格劃分生長期,使農戶對賠付的獲得感不強。
另外,不同保險類型的承保范圍也有所不同。河南“爛場雨”后,部分小麥發芽后影響售賣價格,這部分損失并不在現行政策性農業保險的保險責任之中。現行的保險條款只保產量損失(成本)責任,小麥質量下降,屬于“產品質量責任”。
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加快建設農業強國的宏偉目標。農業強國具有供給保障強、科技裝備強、經營體系強、產業韌性強、競爭能力強的共同特征。基于我國人口基數大、人均耕地少、生產規模小的基本國情農情,實現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的轉變,可謂任重而道遠。保險作為分散、轉移和管理農業風險的市場化金融工具,作為政府農業支持政策的有效載體,在助力農業強國建設方面發揮著“助推器”和“催化劑”的作用。
發展農業保險并對農業保險提供財政補貼和再保險支持,是世界農業強國在世貿組織“綠箱”政策框架下,降低農業生產成本和風險、提升農業國際競爭能力的重要途徑。美國農業保險采用公私合作模式,商業保險公司承保,政府提供保費補貼和再保險支持,聯邦農作物公司與商業再保險公司共同建立農業保險再保險機制,其農業保險補貼品種達130種之多。加拿大采用政府經營模式,公營部門經營農業保險,聯邦政府和省政府共同管理農業保險和發放補貼,還分別設立聯邦政府和省政府再保險基金,開展農業保險再保險業務。日本由設在市町村的農業共濟組合向農戶提供農業保險服務,政府給予保費和經營費用補貼,合作性質的都道府縣農業共濟組合及中央政府合作提供農業保險再保險支持。
我國是全球農業保險第一大國。保險機構在服務農業農村發展、助推我國從農業大國向農業強國轉變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目前,我國的農業保險市場保費規模正穩步擴大,2020年保費規模達到815億元,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一。但農業保險保障水平仍與發達國家有較大差距,2020年美國農業保險深度(單位面積保額/單位面積產值)達5.89%,是同時期我國農業保險深度的5.6倍。
《農業保險條例》中,農業保險的經營原則被定為“政府引導、市場運作、自主自愿、協同推進”。
更多農業保險行業深度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2028年中國農業保險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關注公眾號
免費獲取更多報告節選
免費咨詢行業專家
2023-2028年中國農業保險行業深度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研究報告
農業保險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略入手,分析農業保險未來的政策走向和監管體制的發展趨勢,挖掘農業保險行業的市場潛力,基于重點細分市場領域的深度研究,提供對產業規模、...
查看詳情
海運指的是海上運輸,是使用船舶通過海上航道在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港口之間運送貨物的一種方式,是國際貿易中最主要的運...
2023年2月27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數字中國建設整體布局規劃》。《規劃》指出,要夯實數字中國建設基礎。打通數字2...
地攤經濟,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在街邊、市場等公共場所設置攤位,進行商品買賣或提供服務的一種經濟活動形式。它有著悠...
“脫單難”已成為當今社會的一大問題。《中國統計年鑒(2022)》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全國15歲以上單身人口約為2.39...
農藥制劑行業概述農藥制劑是指對原藥進行加工復配后,具有一定形態、成分、性能、規格、經稀釋后直接用于農作物的產品...
歐盟理事會正式批準《人工智能法案》歐盟理事會當地時間21日正式批準《人工智能法案》。該法案在經歐洲議會和歐洲理事...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