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建筑利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技術,實現建筑設備的互聯互通和智能控制。通過智能感知設備和傳感器,可以對建筑內外的環境和設備進行監測和控制。例如,智能安防系統可以實時監控建筑的安全情況;智能樓宇管理系統可以實現對建筑設備的遠程控制和維護;智能家居系統可以提供智能化的生活體驗。
當前,智能建造正逐漸成為建筑行業的新質生產力。近日,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印發《大力推進山東省智能建造促進建筑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的實施方案》,明確到2025年末,山東省將培育30家以上智能建造骨干企業,累計打造200個以上智能建造試點企業和項目,適宜技術在大中型建筑工程項目中應用占比達到30%,智能建造應用場景實現16市全覆蓋。
智能建造主要指在建造過程中充分利用智能技術和相關技術,提高建造的智能化水平,減少建造過程對人工的依賴,從而使建造的品質和效率更高,同時,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內實現節材省工、節能減碳等目標。
1.規模與增長
近年來,中國政府陸續開展和推廣智慧城市試點工作,智慧城市相關的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同時吸引了大量社會資本加速投入。受政策紅利、社會需求、技術升級等利好因素影響,社會資本不斷進入智慧城市行業。根據IDC數據,2023年,中國智慧城市ICT市場投資規模超過8700億元人民幣,較2022 年的市場投資規模有所提升,初步統計其中政府主導投資超過1600億元。
從國內市場來看,智慧建筑行業也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智慧建筑行業總市場規模為5736億元人民幣。此外,我國樓宇智能化市場需求主要分為存量市場改造和新增市場的樓宇智能化。存量市場中,每年約3%(平均改造周期30年)的住宅以及6%(平均改造周期15年)的工業、公共建筑會進行智能化改造。至2019年,建筑智能化改造規模達4624億元,較上期增長6.32%。
從投資結構來看,2023年,全國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及物聯設備投入達到接近5000億元人民幣,占總體投入的50%以上;軟件投入超過2000億元人民幣,占總體投入的25%;而ICT服務投入相對較少。
2.技術與應用
以美的為例。美的樓宇科技是美的集團旗下與智能家居、工業技術、機器人與自動化、創新型業務并列的五大業務板塊之一。其中,暖通空調、電梯、樓宇智能化和綜合能源管理等構成了智慧樓宇生態的基本業務。在產業數字化加速發展的當下,美的樓宇科技憑借過去暖通空調強大的市場優勢積累的硬件實力和客戶基礎,著力發布并打造了iBUILDING美的樓宇數字化平臺,并提出智慧建筑數字化總承包(DEPCO)全新模式,向客戶提供軟硬一體化智慧園區解決方案。
依托解決方案落地,美的樓宇科技已成功打造上海花旗集團大廈、和美術館、順德美的工業園西區等諸多智慧樣板案例。例如,順德美的工業園西區以低碳和智慧為核心,打造全數字場景體驗的零碳先鋒園區,已獲得LEED&WELL雙金級、SGS碳中和宣告聲明等綠色認證;上海花旗集團大廈通過iBUILDING數字化支撐+高效機房的結合,對城市地標建筑進行軟硬一體化改造,實現節能優化,可獲得超過35%的節能率收益。
隨著城市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城市運行“一網統管”自下而上成為國家層面的方案選擇后,很快又自上而下轉化為各地提升城市治理科學化、精細化、智能化水平的具體部署。各級政府在國家政策指引下,主動作為、勇于創新,積極探索城市治理新模式。
從城市群看,長三角、珠三角城市群起步早、智慧城市發展水平較高,作為重要動力源的引領作用強勁,京津冀城市群保持平穩的發展勢頭,成渝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則在近年相繼崛起,智慧城市水平步入快速發展期;從城市看,多數城市持續發力,前10排名持續穩定,分別為北京、杭州、上海、深圳、無錫、寧波、蘇州、成都、廣州、天津。
到2030年末,全省要培育80家以上智能建造骨干企業,累計打造700個以上智能建造試點企業和項目,適宜技術在大中型建筑工程項目中應用占比達到70%。到2035年末,大中型企業在建筑工程項目中普遍應用智能建造適宜技術,培育一批在智能建造領域具有核心競爭力的龍頭企業,成為全國建筑業智能建造強省。
為確保如期實現規劃目標,《方案》明確了推進智能建造促進建筑業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的9大重點任務。包括增加智能建造標準供給、推動BIM技術全過程應用、提升部品部件設計與生產水平、推行智慧工地管理、推廣裝配式建筑與裝修、打造建筑產業互聯網平臺、推進智慧運維、開展試點先行、加強科技與人才支撐等。
隨著數字化轉型,智慧建筑已然是中國高質量發展的必然趨勢,尤其是“雙碳”進一步催生了技術進步和商業模式的演變。在這一發展過程中,多家企業圍繞智慧樓宇、園區與城市等進行新建與存量資產的盤活或運營,呈現出頗為繁榮的生態。
公開資料顯示,云廠商、硬件設備廠家等多家企業涌入智慧建筑賽道,且各具優勢。
智慧建筑注重提升人們的舒適度和便利性。通過智能化技術,可以實現建筑內部空間的靈活調整和個性化定制。例如,智能照明系統可以根據人員的活動情況自動調節光線亮度和色溫;智能窗簾系統可以根據陽光強度自動調節窗簾的開合程度;智能家居系統可以通過語音或手機APP實現對家居設備的控制。
綜上所述,智慧建筑行業前景廣闊。節能環保、便捷舒適以及智能管理是智慧建筑行業發展的重要方向。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和人們對生活質量的追求,智慧建筑將為人們帶來更加智能化、綠色環保和便捷舒適的建筑體驗。
了解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智慧建造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及發展前景展望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