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農產品深加工、食品精加工、生物醫藥等行業的快速發展,冷凍冷藏需求也隨之快速增加。同時,消費者對新鮮、無污染食品需求的不斷增加,以及電商、餐飲等行業的快速發展,也推動了冷鏈物流需求的持續攀升。
冷庫是制冷設備的一種。冷庫是指用人工手段,創造與室外溫度或濕度不同的環境,也是對食品、液體、化工、醫藥、疫苗、科學試驗等物品的恒溫恒濕貯藏設備。冷庫通常位于運輸港口或原產地附近。冷庫與冰箱相比較,制冷面積更大,且有共同的制冷原理。
根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冷鏈物流專業委員會統計,2024年上半年,我國冷庫項目資金投入達到207.18億元,同比增長11.39%,顯示出冷庫項目投資建設的快速增長態勢。截至2024年6月30日,我國冷庫總量為2.37億立方米,同比增長7.73%。其中,2024年新增庫容942萬立方米。而截至2023年底,全國冷庫的總容積量已達到約2.28億立方米,同比增長8.3%,表明冷庫容量的絕對值在持續增長。
2024年上半年,我國冷鏈物流總額為3.22萬億元,同比增長3.9%;冷鏈物流量為2.2億噸,同比增長4.4%。這些數據表明冷鏈物流需求在穩步增長。從收入來看,2024年上半年冷鏈物流總收入為2779億元,同比增長3.4%。而2023年我國冷鏈物流收入規模約為5170億元,同比增長5.2%,顯示出冷鏈物流行業的良好盈利能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冷庫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
冷庫行業集中度相對較低,百強企業總庫容量雖然占全國總庫容量的近四成,但整體而言,行業內企業數量眾多,競爭激烈。冷庫地區分布不均也是行業面臨的一個問題。華東地區冷庫容量較大,而西部地區相對較少,這導致了冷鏈物流在不同地區的供需不平衡。冷鏈物流行業在發展過程中還面臨著技術瓶頸和人才短缺的挑戰。例如,制冷技術、溫控技術等關鍵技術需要不斷創新和升級;同時,行業對高素質人才的需求也越來越高。
近年來,政府對冷鏈物流行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紛紛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冷鏈基礎設施建設,提高食品安全標準。例如,《“十四五”冷鏈物流發展規劃》明確提出要進一步注重便捷性,為提高“最后一公里”冷鏈物流服務能力而進一步建設及完善冷庫設施。政府還積極推動冷鏈物流園區的規劃和建設,優化冷鏈物流網絡布局,提高冷鏈物流的效率和覆蓋面。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的不斷發展,冷鏈物流行業將迎來技術創新和升級的機會。這些技術將有助于提高冷鏈物流的效率和準確性,降低運營成本。冷鏈物流行業將更加注重綠色化發展,推動節能減排和可持續發展。例如,采用更加環保的制冷設備和運輸方式,減少能源消耗和排放。
冷鏈物流行業將加強標準化建設,推動冷鏈物流各環節的標準化、規范化和協同化。這將有助于提高冷鏈物流的整體水平和競爭力。冷鏈物流行業將與其他行業進行跨界融合和協同發展。例如,與現代農業、食品工業等產業的深度融合,將推動冷鏈物流行業的不斷創新和升級。
綜上所述,冷庫行業市場現狀呈現出快速增長、需求旺盛、政策支持等積極態勢。然而,行業也面臨著集中度低、地區分布不均、技術瓶頸和人才短缺等挑戰。未來,隨著技術創新、綠色化發展、標準化發展和跨界融合等趨勢的推動,冷庫行業將迎來更多的發展機遇和空間。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冷庫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