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物聯網技術的迅速發展,電梯行業正朝著智能化、數字化方向發展。智能傳感器、連接性技術、數據分析、人工智能等技術的應用將推動電梯行業的創新和升級。隨著可持續性的重要性日益增加,電梯行業將大力發展節能技術以減少能源消耗,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源回收以及綠色環保材料等。
電梯是指服務于建筑物內若干特定的樓層,通過動力驅動,利用沿剛性導軌運行的箱體進行升降或平行運送人、貨物的機電設備。電梯的轎廂運行在至少兩列垂直于水平面或與鉛垂線傾斜角小于15°的剛性導軌之間,具有運送乘客和貨物的功能。電梯的發明極大地推動了高層建筑的發展,現代電梯通常采用電動機或曳引機作為動力源。
中國電梯行業相對于發達國家起步較晚,大致可以分為四個發展階段。第一階段二十世紀上半葉,我國電梯行業發展主要是對進口電梯進行銷售、安裝維護保養等;第二階段是1950-1979年,我國堅持獨立自主、艱苦研制開發生產國產電梯設備;第三階段是1980-2007年,伴隨著中國國產電梯技術逐漸趨于成熟,以及房地產開發行業快速發展,電梯行業進入快速發展階段;第四階段是2008年至今,行業進入高速發展,目前我國成為世界最大的新裝電梯市場和最大的電梯生產國。
全球電梯市場規模在逐年增長。2020年全球電梯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229.8億美元,2021年增長至1344億美元,2022年進一步增長至約1430億美元。從區域分布來看,中國是全球電梯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2022年,中國電梯新裝量約占全球電梯新裝量的61%。其他主要電梯市場包括歐洲、北美等地區,這些地區擁有成熟的電梯市場和較高的電梯保有量。
中國電梯市場規模在不斷擴大。根據《中國電梯行業商務年鑒》數據,2015-2018年中國電梯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18年突破3500億元約為3550億元。近年來,中國電梯產量和保有量均保持增長態勢。例如,2021年中國電梯產量為154.5萬臺,同比增長20.5%;電梯保有量為844.7萬臺,同比增長5.6%。
中國電梯市場競爭激烈,形成了三個梯隊的市場競爭格局。以通力、日立、三菱電梯以及奧的斯為代表的老牌外資電梯企業領銜國內電梯市場,為第一梯隊;迅達電梯、東芝電梯、蒂森電梯、富士達電梯等外資品牌位于第二梯隊;上海機電、梅輪電梯、康力電梯等本土電梯企業成為民族品牌電梯代表,位于第三梯隊。外資品牌在中國電梯市場占據主導地位,市場份額約70%,而本土電梯品牌的市場占有率約30%。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電梯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深度調查研究報告》顯示:
中國電梯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2023年中國電梯行業CR6(前六大企業市場份額之和)保持在70%左右。中國電梯出口數量大于進口數量。例如,2021年中國電梯出口數量為7.21萬臺,同比增長1.2%;而進口數量為0.12萬臺,同比下降51.6%。
政府對老舊電梯的更新改造給予政策支持,如廣東省推出的住宅老舊電梯更新改造政策,各小區可申請最高每臺15萬元的補貼。十四五期間,不同省份對該省電梯行業的發展都有所布局,各省份以對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作為首要目標。為老舊小區加裝電梯主要是為了社區適老化,以及提升建筑物的配套設備,以滿足人群生活需求。同時各地還強調支持居民提取住房公積金用于加裝電梯,政府同步出臺既有住宅增設獎補資金的政策。
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電梯行業將涌現出更多的創新產品和技術。例如,智能電梯、無人駕駛電梯等新型電梯產品將不斷涌現。電梯行業將更加注重環保和節能。未來,電梯產品將采用更加環保的材料和工藝,以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電梯行業將加強售后服務和維修保養服務。隨著電梯保有量的不斷增加,維修保養服務的需求也將持續增長。電梯行業將積極拓展國內外市場。在國內市場方面,隨著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和舊房改造的推進,電梯需求量將持續增長;在國際市場方面,中國電梯企業將加強品牌建設和市場拓展力度,提高國際競爭力。
綜上所述,電梯行業市場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和巨大的市場潛力。在技術創新、綠色環保、服務升級和市場拓展等方面,電梯行業將不斷迎來新的發展機遇和挑戰。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電梯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深度調查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