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居民健康意識的逐漸增強和老齡化人口的增加,保健品需求日益旺盛,市場規模保持增長態勢。保健品行業,也稱為健康產業或健康照顧產業,是指提供預防、改善、促進人體健康或輔助治療疾病為目的的產品和服務的行業。保健品是廣義的保健食品,包括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補充維生素、礦物質等營養物質的食品、藥品及功能性食品。它們通常適用于特定人群,能夠調節人體機能,但不以治療疾病為主要目的。
回顧歷史,保健品行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經過近40年的發展,行業從最初的缺乏監管、無序發展,到現在逐步形成了一整套監管體系。前期行業亂象叢生,野蠻生長,產品大多沒有經過科學試驗驗證,主要根據原料中含有的各類營養素和功效成分的功能來推斷產品的保健功能。1995年,《食品衛生法》規定了國家對保健食品實行上市前的注冊管理制度,行業進入整頓成長期。2015年新修訂的《食品安全法》將保健食品納入特殊食品進行嚴格管理。2016年出臺的《保健食品注冊與備案管理辦法》推行注冊備案雙軌制。2018年權健事件后,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等13部門聯合展開整治保健食品市場的“百日行動”,監管趨嚴,行業步入良性發展軌道,自2019年行業規模增速觸底后,近幾年呈現溫和回升態勢,2023年增速達7.6%。
數據顯示,2024年第一季度至第三季度,保健品市場同比增長11%。其中,嬰童保健品和維礦保健品位列銷售額的頭部,貢獻超過30%的銷售額。此外,大健康產業的蓬勃發展也為保健食品市場規模的穩定增長提供了有力支撐,相關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大健康產業總收入規模將達到9萬億元。
保健品的適用人群逐漸細分,多人群保健品占比近70%。其中,嬰童、女性、孕產婦類人群增速可觀,顯示出市場對特定人群保健品的強烈需求。例如,在嬰童保健品市場,盡管出生人口規模及出生率逐年下降,但嬰童保健品卻持續處于量價齊升狀態,需求遠超其他類型。品類逐漸細分,頭部品類仍為維礦補充和魚肝油/DHA類,但增速放緩;多個小眾功效增長迅速,契合了科學養育的當代理念。
在價格方面,300元以下的產品雖然仍是主流,但增長放緩;而1000元以上的產品增速最快,達到41%。這表明消費者對高品質保健品的需求日益增長,市場呈現出消費升級的趨勢。特別是在女性健康領域,高端市場布局稀缺,市場尚未飽和,仍處于藍海階段。布局1000元以上價格帶的品牌和商品僅占7%,卻貢獻了29%的銷售額,顯示出高端品牌在市場中的強勁競爭力。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版保健品市場行情分析及相關技術深度調研報告》顯示:
傳統形態保健品仍為主流,但軟糖類保健品增速亮眼,同比增長達48%,穩步上升。軟糖形態已廣泛滲透進各細分品類中,發展迅速。頭部品類的目標群體多為低齡人群和都市女性,零食化的服用體驗有助于提高產品接受程度。此外,隨著消費者對健康產品需求的增加和消費升級的推動,保健品品牌需要精準定位不同人群需求,通過產品形態的迭代和創新來抓住市場的發展機會。
在銷售渠道方面,電商渠道增速很快,已成為保健品銷售的重要渠道之一。同時,線下渠道如零售藥店、大型超市賣場、醫院等也依然保持一定的市場份額。在營銷方式上,直播帶貨與社群營銷等新興玩法如雨后春筍般涌現,迅速成為企業拓寬銷路的“新寵”。這些新興模式跨越了時空的重重界限,將海量消費者緊密地吸引到保健品市場之中。
隨著中國人均GDP的提升,消費者對健康和保健的需求日益增長,這將推動保健品市場的持續擴大。預計未來幾年,保健品市場規模將繼續保持穩健增長,從而帶動價格的穩定或適度上漲。另外,隨著消費者對保健品認知的加深和需求的多樣化,高端、高效、高品質的保健品將更受歡迎,這可能導致部分產品價格上升。
保健品行業在面臨挑戰的同時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一方面,行業需要應對市場競爭加劇、消費者需求多元化等挑戰;另一方面,隨著健康中國戰略等政策支持和人們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保健品行業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契機。未來,保健品品牌需要不斷創新和提升產品質量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并緊跟時代步伐進行數字化轉型和升級。
綜上所述,保健品行業市場呈現出多元化、高端化、細分化和消費升級的趨勢。品牌需要精準定位不同人群需求并注重產品形態的迭代和創新以抓住市場的發展機會。同時,也需要應對市場競爭和消費者需求變化的挑戰并尋求新的發展機遇。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2030年版保健品市場行情分析及相關技術深度調研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