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建設是指人類社會為了生存和發展的需要,對自然界的水和水域進行控制、調節、治導、開發、管理和保護,以防治洪水、干旱、水污染及水土流失等災害,滿足人類生活與工農業生產用水需要而修建的水庫、水電站、堤壩、渠道、水閘、泵站等實物設施。
水利建設行業產業鏈上游主要由建筑材料供應商、水電材料及設備供應商及輸水管道供應商等構成;中游為水利工程行業,主要由水利工程設計公司、水利工程施工公司、水利工程養護公司構成;下游主要為政府、城投公司以及其他投資商。
市場規模與投資
近年來,水利建設行業市場規模持續增長。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水利建設行業動態研究及市場盈利預測報告》顯示:2024年以來,水利部全面深化水利改革,用足用好增發國債、超長期特別國債、地方政府專項債等政策,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全力推進水利基礎設施建設。
2024年前10個月,全國實施水利項目達到4.54萬個,同比增長15.1%;全國水利建設完成投資超過萬億元,同比增長11.7%,且已連續3年超過萬億元。
截至2024年7月底,全國水利工程投資總額已達6894億元,同比增長12.8%;而2024年前8月,水利建設完成投資更是達到8019.4億元。
項目進展與分布
全國已啟動了4萬多個水利項目,新開工項目數量尤為突出,達到2.6萬個至2.8萬個,增長率高達23.9%至18.7%。
重大項目如南水北調中線引江補漢工程等正在積極推進中,并取得重要進展。
各省份在水利領域的重點工作主要集中在加強水資源管理、推進水利工程建設、改善灌溉系統、提升防洪能力、推動水利改革等方面。
政策環境
政府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高度重視,通過增發國債、專項撥款等方式不斷加大投入。
國務院、各省、市發布報告指出,水利建設投資將主要投向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建設、河湖生態環境復蘇、水文基礎設施、智慧水利等項目。
智慧水利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智能灌溉、防洪、水質監測等技術將提升水資源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服務模式將從硬件銷售轉向整體解決方案和服務,包括數據分析、運營維護等全鏈條服務。
國家政策推動智慧水利項目實施,政府和企業投入增加,國際合作也將加強。
綠色可持續發展
在氣候變化和生態問題日益嚴峻的背景下,水利工程建設更加注重環保和恢復。
設計上注重水資源高效利用、環保材料使用、生態多樣性保護等。
材料選擇優先考慮可再生、可循環、低碳排放的材料。
水利工程運維朝綠色可持續發展方向邁進,數字孿生技術實現全生命周期數字化管理。
市場規模持續增長
隨著氣候變化、城市化進程加速和政府投入增加,社會資本參與和技術創新升級,水利建設行業市場規模將繼續增長。
預計到2035年,我國將基本形成國家水網總體格局,未來10年將有一大批水利工程開工建設。
投資前景樂觀
政府投資是主要來源,同時社會資本也積極參與其中,拓寬了融資渠道。
智慧水利和綠色可持續發展是趨勢,為水利建設行業提供了新的增長點。
技術難題
水利工程建設涉及復雜的技術問題,如地質勘察、施工技術、材料選擇等。
需要不斷創新和引進新技術、新材料以提高工程質量和效率。
環保壓力
隨著環保意識的提高,水利工程建設面臨著越來越大的環保壓力。
需要加強環保措施和技術創新以降低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資金壓力
盡管政府加大了對水利建設的投入,但資金壓力仍然較大。
需要拓寬融資渠道,吸引更多社會資本參與水利建設。
人才短缺
水利工程建設需要高素質的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
目前人才短缺成為制約行業發展的瓶頸之一。需要加強人才培養和引進力度以滿足行業發展的需求。
一、發展潛力
政策支持與投資增加
水利建設行業受到國家的高度重視,政府通過增發國債、專項撥款等方式不斷加大投入。
國務院、各省、市發布的報告中指出,水利建設投資將主要投向流域防洪工程體系建設、國家水網重大工程建設、河湖生態環境復蘇等項目,顯示出政府對水利建設行業的持續支持。
市場需求增長
全球氣候變化和城市化進程加速,導致對水利設施的需求不斷增加。
特別是在中國等發展中國家,由于人口眾多、水資源分布不均等問題,水利工程建設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技術創新與升級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智慧水利成為重要發展方向。智能灌溉、防洪、水質監測等技術將提升水資源管理的精細化水平。
高性能混凝土等新型材料的應用,將提高水利工程結構的耐久性和安全性。
綠色可持續發展
水利工程建設更加注重環保和恢復,采用清潔能源、推廣生態友好型技術和材料,以及加強水資源的循環利用等措施,推動水利建設與生態保護的和諧發展。
這不僅符合國家政策導向,還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近年來,中國水利工程建設投資持續發力,水利建設完成投資連續多年保持增長。
隨著政府對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持續投入和社會資本的積極參與,水利建設行業的市場規模將繼續擴大。
智慧水利成為主流
隨著物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普及,智慧水利將成為水利建設行業的主流趨勢。
通過數字孿生流域、數字孿生水網等技術,實現水利工程的智能化監測、預警、預演和預案,提高水利工程的運營效率和安全性。
綠色水利投資潛力巨大
綠色可持續發展已成為水利工程行業的重要目標。
投資者可以關注那些采用清潔能源、推廣生態友好型技術和材料、加強水資源循環利用的水利工程項目,這些項目不僅符合國家政策導向,還具有良好的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國際合作與交流加強
隨著全球化和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深入發展,國際合作與交流將成為水利建設行業發展的重要趨勢。
各國政府和企業紛紛加強在水利工程建設、技術研發、人才培養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水利建設行業的繁榮發展。
水利建設行業具有廣闊的發展潛力和市場前景。在政府支持、市場需求增長、技術創新與升級以及綠色可持續發展的推動下,水利建設行業將迎來更加美好的發展前景。同時,投資者也應關注智慧水利和綠色水利領域的發展動態和技術創新趨勢,把握投資機會。
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水利建設行業動態研究及市場盈利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