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和金融體系的完善,資產評估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特別是在中國,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和產權主體的多元化,資產評估的需求也在不斷增加。
資產評估是受托對單項資產、資產組合、企業價值、金融權益、資產損失或者其他經濟權益提供評定、估算等服務的高端服務業,是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促進企業兼并重組、國有產權改革等不可或缺的力量,是財政管理中的重要基礎工作,是資本市場的“守門人”。
我國的資產評估是在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過程中興起的,這個行業一經形成,就顯示出它在社會經濟生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逐步完善,產權主體變得多元化,經濟發展變得全球化。而我國資產評估行業在維護多元化主體利益,維護公共利益,維護證券和金融市場穩定,維護財政收入穩定等領域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近年來,中國資產評估行業收入總額維持穩定增長趨勢。數據顯示,2021年,資產評估行業實現業務收入總額292.44億元,較2020年增加38.52億元,增長15.17%,高于財政收入增長率10.7%和GDP增長率8.1%。資產評估行業業務收入包括評估收入、咨詢服務收入和其他收入。2021年,資產評估行業評估收入253.56億元,占收入總額的86.70%;資產評估行業咨詢服務收入25.41億元,占收入總額的8.69%。
截至2021年底,超過85%的資產評估機構已經實現移動、遠程辦公,能夠較好應對突發事件。其中,約21%的證券評估機構在進行評估業務時使用智能化評估作業平臺。據統計,截至2021年底,已有11.6%的證券評估機構運用過人工智能等技術開展評估業務,且在信息化方面投入大量資金。
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中國資產評估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顯示:
雖然近年來資產評估行業的增長率相對較低,但行業總體收入仍然保持穩定增長。這種增長主要得益于國家經濟的快速發展、市場拓展的不斷深入以及資產配置需求的日益增加。
市場上存在眾多資產評估機構,包括專業資產評估機構、會計師事務所、律師事務所等。這些機構之間的競爭加劇,推動了行業的整合和優化。隨著市場需求的細化和多樣化,資產評估行業出現了一定程度的整合趨勢。部分規模較小、專業能力較弱的機構被淘汰,而規模較大、服務能力強的機構通過并購、聯合等方式擴大業務范圍和提升服務質量。
中國資產評估行業建設在地域分布上已經初步呈現出散點式分布,并有由東部沿海地區向內陸地區拓展的趨勢。環渤海、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已經成為全國資產評估行業項目建設的三大聚集區域,中部沿江地區也大力開展資產評估行業項目建設,而廣大西部地區則依據各自建設特色加緊資產評估行業項目建設。
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技術的發展為資產評估行業帶來了新的機遇。這些技術被廣泛應用于提高評估效率和準確性,如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技術建立評估模型,可以快速、準確地完成大量數據的分析和處理。部分評估機構已經建立了智能化評估作業平臺,實現了評估過程的自動化和智能化。這不僅提高了評估效率,還降低了人為錯誤的風險。
國家對資產評估行業的重視程度不斷提高,出臺了一系列支持、鼓勵、規范資產評估行業的相關政策。這些政策為資產評估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政府加強對行業的監管和規范力度,制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和行業標準,以保證評估工作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隨著全球化的加速和跨國投資活動的增多,資產評估行業將逐漸走向國際化。評估機構需要具備國際視野和跨文化溝通能力,掌握不同國家和地區的評估標準和規范。隨著市場需求的變化和發展,資產評估機構需要提供更加全面的服務內容和解決方案以滿足客戶的多樣化需求。這包括咨詢服務、交易中介等個性化服務。
綜上所述,資產評估行業市場現狀呈現出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競爭格局日趨激烈、技術創新與應用不斷推進、政策環境與支持不斷加強以及市場需求與變化日益多樣化的特點。未來,資產評估行業將繼續保持增長趨勢,并朝著專業化、國際化、綜合化的方向發展。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4-2029年中國資產評估行業市場分析及發展前景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