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國家電網投資將首次超6500億元
國家電網1月15日發布的信息顯示,2025年國家電網進一步加大投資力度,全年電網投資有望首次超過6500億元。
據央視新聞報道,2024 年國家電網建成投運 3 項特高壓工程。國家電網目前累計已建成“22 交 16 直”38 項特高壓工程。
展望2025年,我國將聚焦優化主電網、補強配電網、服務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繼續推進重大項目實施,開工建設陜西至河南特高壓以及山東棗莊、浙江桐廬抽蓄電站等一批重點工程。
頭部公司毛利率顯著回升
近年來,特高壓建設投資新高,相關公司的盈利規模重回上升通道,頭部公司毛利率顯著回升,且仍有提升空間?。特高壓技術在我國電力傳輸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推動了電力設備產業的發展,產業鏈公司的訂單及收入增速整體滯后訂單增速高點1-2年時間?。
近期,中國西電和平高電氣表示,將首次執行三季度分紅計劃。在市場需求與自身降本增效的雙重作用下,頭部公司毛利率顯著回升,且與歷史最高點相比仍有提升空間。
特高壓是指±800千伏及以上的直流電和1000千伏及以上的交流電電壓等級。特高壓技術允許跨區域進行電力輸送,有利于平衡各地區電力生產與負荷分布,促進新能源消納?。
據中研產業研究院《2024-2029年中國特高壓行業發展分析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分析:
據國家電網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一回路特高壓直流電網可以送600萬千瓦電量,相當于現有500千伏直流電網的5到6倍,而且送電距離也是后者的2到3倍,因此效率大大提高。此外,據國家電網公司測算,輸送同樣功率的電量,如果采用特高壓線路輸電可以比采用500千伏高壓線路節省60%的土地資源。
相對于超高壓交流輸電線路而言,特高壓交流輸電線路輸送容量大、送電距離長、網損小、走廊利用率高,特高壓能夠減少長距離輸電的損耗,并且能夠提高電網的安全性、可靠性、靈活性和經濟性,具有顯著的技術優勢;同時,特高壓輸電可以更安全、更高效、更環保地配置能源,是實現能源資源集約開發、促進清潔能源發展、有效解決霧霾問題的重要載體,是轉變能源發展方式、保障能源安全的必然選擇。
按輸電模式,特高壓可分為直流特高壓和交流特高壓?。隨著一大批特高壓交直流工程陸續建成及穩定運行,我國實現了特高壓技術“從0到1”的突破,實現了輸變電技術創新從跟跑到領跑的跨越。
2009年,我國首個特高壓工程投運。截至2023年底,我國已建成特高壓交流線路19條,特高壓直流線路20條,特高壓線路的輸電長度超過4萬公里。
特高壓電網具備輸電容量大、距離遠、效率高、損耗低、占地省等顯著優勢,是“西電東送、北電南供、水火互濟、風光互補”的能源運輸“主動脈”。
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推動特高壓行業發展,優化電網和電源布局,促進電力工業協調發展?。如2022年5月國務院在《關于促進新時代新能源高質量發展的實施方案》中提出要加大力度規劃建設以大型風光電基地為基礎、以其周邊清潔高效先進節能的煤電為支撐、以穩定安全可靠的特高壓輸變電線路為載體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近年來,各大省市也紛紛推出相關政策鼓勵并推動地區電網發展。“十四五”期間,天津、北京、山東、上海等多個省市均在相關能源電力規劃中提出特高壓產業發展目標。
特高壓技術在我國實現了從0到1的突破,形成了國際領先的技術標準,我國不僅是特高壓技術的掌握者和裝備制造者,也是國際標準的制定者之一?。此外,柔直技術的快速推進和新一代技術的關注也為特高壓行業帶來了新的發展機。
想要了解更多特高壓行業詳情分析,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24-2029年中國特高壓行業發展分析與前景展望研究報告》。我們的報告包含大量的數據、深入分析、專業方法和價值洞察,可以幫助您更好地了解行業的趨勢、風險和機遇。在未來的競爭中擁有正確的洞察力,就有可能在適當的時間和地點獲得領先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