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碳化硅器件行業全景調研及發展趨勢預測
碳化硅器件行業是指以碳化硅(SiC)材料為基礎制造高性能半導體器件的產業,這些器件包括二極管、晶體管以及功率模塊等多種類型。碳化硅器件憑借其耐高壓、耐高溫、低損耗等獨特性能,在新能源汽車、光伏儲能、5G通信等多個領域展現出廣闊的應用前景。近年來,新能源汽車市場爆發式增長,碳化硅器件的需求也呈現指數級攀升。
新能源汽車作為碳化硅器件最大的應用領域,對碳化硅器件的需求將持續增長。隨著電動車滲透率的提升,車企對SiC模塊的采購規模迅速擴大,推動供應商通過規模效應降低成本。此外,光伏逆變器和儲能系統對碳化硅器件的需求也在快速增長,帶動SiC襯底和外延片的出貨量增加。國產碳化硅器件在歐洲新能源電站等市場的滲透率提升,中國企業將面臨更多的國際競爭和合作機會。
一、發展趨勢
1. 技術發展與創新
碳化硅器件的技術發展主要集中在襯底、外延和器件設計三個環節。目前,6英寸襯底是主流產品,而8英寸襯底的突破則是未來發展的關鍵。Wolfspeed是全球最大的SiC襯底供應商,其產能擴張計劃顯示了行業的技術進步和市場潛力。
2. 政策支持與市場環境
國家政策的支持是碳化硅行業發展的關鍵驅動力之一。例如,“十四五”規劃中明確提出要推動碳化硅等新材料的研發和產業化。此外,地方政府也在積極出臺相關政策,支持碳化硅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技術創新和市場拓展。
二、供需分析
1. 市場需求
2023-2029年中國碳化硅器件市場的需求將持續增長,尤其是在電動汽車、光伏逆變器和工業控制等領域。Yole預測,到2027年,碳化硅在電動汽車市場的應用規模將達到45.87億美元。
2. 供給能力
中國碳化硅產業鏈布局較為完善,從襯底到器件制造均有較強的技術儲備和生產能力。然而,高質量襯底的生產壁壘較高,國內企業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力仍需提升。
3. 供需平衡
從供需角度看,2024-2030年間,中國碳化硅器件市場將面臨一定的供需矛盾。一方面,下游需求旺盛;另一方面,上游原材料(如石墨材料、硅烷等)的供應能力尚未完全匹配市場需求。
三、產業鏈結構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碳化硅器件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顯示:
1. 上游:原材料與設備
碳化硅產業鏈的上游主要包括襯底、外延片和相關設備。襯底占據了SiC功率器件成本的47%,外延片占23%。目前,全球范圍內僅有少數企業能夠實現8英寸襯底的量產,國內企業如天岳先進、中車時代半導體等正在加速追趕。
2. 中游:器件制造
中游環節主要涉及碳化硅功率器件的設計、制造和封裝測試。中國企業在這一領域已取得顯著進展,尤其是在MOSFET和二極管產品方面。
3. 下游:應用領域
碳化硅器件的主要應用領域包括電動汽車(主驅逆變器、OBC和DC-DC)、光伏逆變器、工業控制和無線充電等。其中,電動汽車領域的應用占比最大,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45.87億美元。
四、競爭格局與投資機會
1. 競爭格局
目前,全球碳化硅器件市場由少數國際巨頭主導,如Wolfspeed、II-VI和Cree等。國內企業如天岳先進、中車時代半導體等正在通過技術創新和產能擴張逐步提升市場份額。
2. 投資機會
投資者應關注以下幾個方向:
上游襯底與外延片:由于其高附加值和生產壁壘,未來幾年將是投資的重點領域。
中游器件制造:隨著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的增長,中游企業的盈利能力將進一步提升。
下游應用領域:電動汽車、光伏和工業控制等領域的需求增長將帶動整個產業鏈的發展。
五、風險與挑戰
1. 技術壁壘
高質量襯底的生產技術門檻較高,國內企業在這一領域的競爭力仍需提升。
2. 市場競爭
國際巨頭在技術和市場份額上的領先地位對國內企業構成較大壓力。
3. 政策依賴
行業發展高度依賴國家政策支持,政策變化可能對行業產生較大影響。
六、未來展望
根據預測,2025-2031年中國碳化硅器件行業將繼續保持高速增長。隨著技術進步、市場需求擴大和政策支持的加強,中國將在全球碳化硅產業鏈中占據更加重要的地位。
綜上,2025年碳化硅器件行業將迎來快速發展期,但同時也面臨技術、市場和政策等方面的挑戰。投資者應密切關注行業動態,抓住上游襯底和中游器件制造的投資機會,同時規避技術壁壘和市場競爭帶來的風險。
中研普華通過對市場海量的數據進行采集、整理、加工、分析、傳遞,為客戶提供一攬子信息解決方案和咨詢服務,最大限度地幫助客戶降低投資風險與經營成本,把握投資機遇,提高企業競爭力。想要了解更多最新的專業分析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2030年中國碳化硅器件行業全景調研及投資趨勢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