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網絡直播憑借其即時性、互動性和傳播效率高的特點,迅速成為大眾獲取信息、消費娛樂的重要方式。尤其在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后,在線辦公、遠程教學、直播帶貨等場景需求激增,進一步推動了直播產業的快速發展。2023年中國網絡直播市場規模已突破1.5萬億元人民幣,其中直播電商占比超過60%。
網絡直播設備作為整個直播生態體系中的關鍵環節,涵蓋攝像頭、麥克風、燈光、編碼器、采集卡、推流軟件、三腳架、穩定器、導播臺等多個品類。其性能直接影響直播畫面質量、聲音效果與用戶體驗,因此市場需求旺盛,行業前景廣闊。
(一)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根據中研普華研究院撰寫的《2024-2029年網絡直播設備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顯示,2023年中國網絡直播設備市場規模約為380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約28%,預計到2028年將突破800億元人民幣,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在15%以上。
這一增長主要得益于以下幾方面:
直播應用范圍不斷拓展:從最初的娛樂直播向電商直播、企業直播、教育直播、政務直播等領域延伸;
用戶門檻降低,參與度提升:短視頻平臺(如抖音、快手、小紅書)帶動全民直播熱潮;
設備價格下探,性價比提升:國產廠商推出高性價比產品,降低了用戶進入門檻;
政策支持鼓勵新型數字經濟發展:國家出臺多項政策扶持直播電商、在線教育等新業態發展。
(二)產品類型日趨豐富
當前中國網絡直播設備主要包括以下幾類:
圖像采集設備:
直播攝像頭(如羅技C920、奧尼、飛利浦)
手機云臺、運動相機、專業攝像機
音頻采集設備:
USB麥克風、領夾麥、無線麥克風系統(如楓笛、得勝、森然)
燈光系統:
LED環形燈、補光燈、便攜式打光設備
視頻傳輸與處理設備:
視頻采集卡、編碼器、導播臺、推流盒
輔助設備:
三腳架、手機支架、穩定器、提詞器、背景布等
隨著技術進步,集成化、智能化、多功能化的直播套裝產品逐漸成為主流。
(三)技術水平顯著提升
近年來,國內企業在直播設備核心技術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具體體現在:
高清化趨勢明顯:1080P、4K甚至8K分辨率設備逐步普及;
智能算法加持:AI美顏、虛擬背景、自動對焦、語音識別等功能廣泛應用;
無線化、便攜化增強:藍牙連接、Wi-Fi推流、移動電源供電等設計提升使用便捷性;
國產替代加速推進:過去依賴進口的高端設備正逐步被國產品牌取代。
中國網絡直播設備產業鏈主要包括上游原材料與核心零部件、中游設備制造商以及下游應用場景三大環節。
(一)上游環節
包括傳感器芯片、CMOS圖像傳感器、麥克風模組、LED光源、塑料外殼、金屬配件、電池、PCB板等。其中:
圖像傳感器以索尼、豪威科技為主;
麥克風模組多由樓氏電子、歌爾股份等企業提供;
LED光源由歐普照明、雷士照明等廠商供應;
塑料與金屬配件實現本地化生產。
(二)中游環節
以直播設備制造為主,代表企業包括:
攝像頭類:
羅技(Logitech)、奧尼、飛利浦、聯想、華為
麥克風類:
森然、楓笛、得勝、ISK、舒爾(Shure)
燈光類:
影石Insta360、神牛Godox、愛圖仕Aputure
導播/推流設備類:
北京洋銘、視臻科技、大疆DJI、Zoom、OBS開源推流軟件
綜合解決方案提供商:
小米、京東京造、天貓精靈等電商平臺推出自有品牌直播套裝
此外,還有大量中小型廠商活躍于細分市場。
(三)下游環節
主要包括:
電商主播與MCN機構:用于直播帶貨;
教育培訓機構:用于線上課程錄制與授課;
政府與企事業單位:用于政務直播、企業會議、品牌發布;
娛樂公司與個人創作者:用于短視頻創作、游戲直播、才藝表演;
跨境電商與海外直播團隊:用于國際市場推廣。
(一)市場集中度較低,多元化競爭格局明顯
目前中國網絡直播設備市場仍處于發展階段,尚未形成絕對壟斷格局。CR5(前五大企業市占率)約為35%,呈現出“國際品牌+本土品牌+電商平臺”的多元競爭態勢。
主要參與者包括:
國際品牌:
羅技、森然、舒爾、飛利浦等,定位高端市場;
本土品牌:
楓笛、奧尼、影石、得勝、洋銘等,主打性價比路線;
電商平臺自有品牌:
京東京造、天貓精靈、小米有品等,借助渠道優勢快速擴張;
跨界品牌:
大疆、華為、蘋果等通過影像或通訊設備切入直播市場。
(二)外資品牌占據高端市場
盡管國產替代趨勢加快,但在高端攝像頭、專業級麥克風、導播臺等領域,外資品牌仍具有較強競爭優勢,尤其是在影視級直播、大型活動轉播中占據主導地位。
(三)競爭焦點轉向綜合服務能力
隨著客戶對直播質量要求的提高,行業競爭正從單一設備銷售向“硬件+軟件+服務+內容”的一體化解決方案轉變。企業需具備從設備選型、系統搭建、技術支持到后期維護的全流程能力。
(一)同質化嚴重,品牌溢價不足
由于入行門檻相對較低,導致中小企業眾多,產品功能趨同,缺乏差異化競爭力,影響行業整體利潤水平。
(二)核心技術依賴進口
雖然部分基礎元器件已實現國產化,但高端圖像傳感器、音頻處理芯片、無線傳輸模塊等仍依賴國外供應商,制約自主創新能力。
(三)售后與服務體系不完善
部分中小品牌在售后服務、技術支持等方面投入不足,影響用戶體驗和品牌口碑。
(四)政策監管趨嚴
國家對網絡直播內容監管趨嚴,間接影響直播設備的需求節奏,尤其是部分違規直播平臺被整頓后,短期對設備銷量造成一定沖擊。
(一)高清化、智能化、無線化成為主流方向
未來直播設備將朝著更高畫質、更低延遲、更強交互的方向發展,AI驅動的自動剪輯、語音識別、虛擬背景等功能將成為標配。
(二)一體化直播解決方案興起
越來越多的企業將采用“一站式”直播設備包,包含攝像頭、麥克風、燈光、采集卡、支架等,滿足不同場景下的快速部署需求。
(三)企業級直播市場潛力巨大
隨著企業數字化轉型加速,遠程會議、內部培訓、品牌發布會、電商直播等企業級直播需求快速增長,帶動對專業級直播設備的需求上升。
(四)出海步伐加快,國際化布局提速
中國企業依托強大的供應鏈優勢和成本控制能力,積極拓展東南亞、中東、歐洲等海外市場,推動全球直播設備市場的再平衡。
(五)與元宇宙、虛擬現實深度融合
隨著VR/AR、元宇宙等新技術的發展,未來的直播將更加沉浸式、互動化,對直播設備提出更高要求,催生新一代智能終端產品。
欲了解網絡直播設備行業深度分析,請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4-2029年網絡直播設備產業現狀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