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出境旅游作為全球旅游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在全球經濟復蘇與民眾生活水平提升的背景下,展現出強勁的發展勢頭。特別是在中國,隨著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居民出境游意愿的增強以及國際旅游市場的逐步恢復,出境游市場經歷了顯著的波動與復蘇。
二、出境旅游行業現狀
2.1 市場規模與增長動力
近年來,中國出境游市場經歷了顯著的波動與復蘇。根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2030年版出境旅游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分析,2025年中國出境游人數預計達1.3億人次,恢復至疫情前水平并實現18%的年增長;2030年或突破3.9億人次,貢獻全球客源增量的50%,市場規模達4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10%。這一增長動力主要來源于疫情防控政策的優化、居民出境游意愿的增強以及國際旅游市場的逐步恢復。
從區域分布來看,亞洲仍為中國游客首選目的地,占比超60%,其中日本、韓國、泰國、新加坡等傳統市場保持領跑。歐洲市場占比約25%,法國、意大利、西班牙等文化目的地吸引力穩定。新興市場如非洲、中東及南太平洋地區增速顯著,2025年占比或達15%,其中肯尼亞、摩洛哥、阿聯酋年均預訂量增長超30%。
2.2 消費分層與市場需求
出境旅游市場的消費分層現象日益顯著。高端市場聚焦定制游、醫療旅游與高端度假,人均消費超5萬元,占比約15%;中產階級主導品質游與深度文化體驗,占比60%,偏好歷史遺跡、美食探索與小眾藝術體驗;銀發族(50歲以上)出游頻次翻倍,郵輪旅游滲透率預計從2024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30%,康養旅游產品復購率達40%。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中國出境游客對于旅游消費的要求也日益品質化。購物占比下降至28%(2019年為45%),體驗性消費(文化研學、醫療旅游)占比升至37%。自由行占比提升至65%,短途游、主題游(如郵輪、探險)成為新增長點。中高端定制游崛起,占比從2025年的15%提升至2030年的35%,家庭親子、銀發康養等細分市場增速超20%。
2.3 競爭格局與企業類型
中國出境游市場競爭主體呈現多元化特征,主要參與者包括國有旅行社、民營旅行社、外資企業及在線旅游平臺。國有旅行社如中國旅行社總社依托品牌資源與政府合作優勢,在傳統團組市場占據主導地位;民營旅行社如攜程、途牛等通過靈活的產品創新和數字化運營,搶占自由行及定制游市場;外資企業如凱撒旅游憑借國際化服務標準,在高端游領域形成差異化競爭。在線平臺則通過流量聚合與技術賦能,重構傳統供應鏈,例如飛豬、馬蜂窩利用大數據精準匹配用戶需求,推動“內容+交易”模式升級。
頭部企業主導市場,攜程、飛豬等OTA平臺通過并購整合形成三大集團,市占率達61%,覆蓋“行前-行中-行后”全鏈條服務。傳統旅行社中,中國旅行社總社在傳統團組市場占據主導;民營旅行社中,途牛通過靈活的產品創新和數字化運營,搶占自由行及定制游市場,定制游滲透率從2024年的15%提升至2025年的22%。
2.4 技術創新與服務升級
技術創新正在重塑跨境旅游的服務模式與消費者體驗。智能行程規劃方面,AI動態打包技術降低采購成本12%,攜程、飛豬等平臺SKU數量超500萬,響應效率提升40%;動態定價模型覆蓋80%的機票與酒店資源,旺季溢價降低30%。沉浸式體驗方面,AR導覽、智能翻譯設備普及率超40%,故宮、盧浮宮等文化地標推出AR導覽服務;元宇宙虛擬試游、區塊鏈行程存證覆蓋20%高端客群,提升行程透明度與可信度。支付優化方面,數字人民幣試點覆蓋50國,結算費率降至0.3%,跨境支付效率提升80%;數字錢包(如支付寶國際版)支持100種貨幣實時結算,降低匯率損失風險。
2.5 政策環境與簽證便利化
政策驅動成為跨境旅游市場復蘇的核心引擎。簽證便利化方面,免簽國增至80+,144小時過境免簽政策延長至240小時,單方面免簽國家范圍擴大至東南亞、中東與東歐地區,推動出境游預訂量增長20%。免稅購物升級方面,海南離島免稅政策擴容,中國中免等企業營收增長超30%;數字人民幣試點推動跨境支付費率下降,免稅商品價格優勢進一步凸顯。文旅融合政策方面,非遺與旅游結合,打造文化地標(如故宮×盧浮宮聯名路線),AR/VR技術賦能沉浸式場景,推動文化研學游市場規模年均增長18%。
三、出境旅游行業發展趨勢
3.1 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隨著全球經濟復蘇和各國防疫政策的放寬,出境旅游市場開始呈現明顯的復蘇態勢。中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出境游客源國之一,其出境游人數持續攀升,對全球旅游業產生了重要影響。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2030年版出境旅游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預測,未來幾年出境游市場仍將保持較快增長速度,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到2030年,中國出境游人數或突破3.9億人次,市場規模達4萬億元,年復合增長率超10%。
3.2 消費分層深化與個性化需求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高,中國出境游客對于旅游消費的要求也日益品質化。購物占比將持續下降,體驗性消費(文化研學、醫療旅游)占比將進一步上升。自由行、定制游等個性化旅游方式將成為主流,游客將更加注重旅游體驗的獨特性和深度。企業需要不斷創新產品和服務,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提升市場競爭力。
3.3 技術創新引領服務升級
技術創新將繼續引領出境旅游行業的發展。未來,隨著數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應用推廣,出境旅游行業將實現更加智能化、便捷化和個性化的服務體驗。大數據與AI技術將進一步優化行程規劃,提升服務效率;區塊鏈技術將應用于行程存證、電子簽證、行李追溯等場景,提升客戶信任度;元宇宙、VR等新技術將推動“旅游+科技”產品的溢價空間。企業需要加強技術研發和應用,提升服務質量和效率,滿足游客的多樣化需求。
3.4 新興市場崛起與目的地多元化
新興市場如非洲、中東及南太平洋地區將逐漸崛起,成為中國出境游的新熱點。這些地區擁有豐富的自然景觀和獨特的文化資源,將吸引越來越多的中國游客前往。同時,傳統熱門目的地如泰國、日本、韓國等也將繼續鞏固其市場地位,通過提升服務質量、豐富旅游產品等方式吸引更多游客。企業需要關注新興市場的發展動態,及時調整市場策略和業務布局,搶占市場先機。
3.5 可持續發展成為行業共識
隨著全球環保意識的提高,可持續旅游理念逐漸深入人心。出境旅游行業也將更加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采取綠色旅游措施,減少旅游活動對環境的影響。企業需要積極履行社會責任,關注旅游目的地的社會、文化和環境發展,推動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例如,通過開發碳中和旅行產品、與環保組織合作開發生態旅游線路等方式,實現商業利益與生態保護的平衡。
四、行業挑戰與應對策略
4.1 國際地緣政治風險
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加劇,部分目的地安全事件影響游客信心。企業需要加強市場調研和風險評估,及時調整市場策略和業務布局。例如,通過多元化目的地布局降低風險,加強與當地政府和旅游機構的合作,確保游客的安全和權益。
4.2 成本壓力上升
燃油附加費與人力成本擠壓企業利潤。企業需要通過優化供應鏈管理、提高運營效率等方式降低成本。例如,通過直采資源、降低采購成本;通過智能化運營、智慧化管理提高運營效率;通過加強產品創新和服務升級,提高產品附加值和客戶滿意度。
4.3 市場競爭加劇
隨著出境旅游市場的不斷擴大和競爭的加劇,旅游企業需要不斷提升服務質量和創新能力以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這將推動旅游市場的競爭格局優化和產業升級。企業需要注重品牌建設和品質提升,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忠誠。同時,通過差異化競爭策略,如開發主題游、研學游等細分市場,滿足游客的個性化需求。
五、投資策略建議及風險控制措施
5.1 長期投資方向的考量
從長期投資角度來看,投資者應關注出境旅游行業的技術創新、品牌建設和市場布局等方面。選擇具有自主研發能力、品牌影響力強且市場布局合理的企業進行投資。同時,關注行業的政策動態和市場需求變化,及時調整投資策略。
關注技術創新型企業:技術創新是推動出境旅游行業發展的關鍵因素之一。投資者應關注那些在大數據、AI、區塊鏈等新技術研發和應用方面取得顯著進展的企業。
重視品牌建設:品牌是企業競爭力的重要體現。投資者應關注那些注重品牌建設、具有良好口碑和品牌形象的企業。
布局市場布局合理企業:市場布局合理的企業能夠更好地把握市場機遇和應對市場挑戰。投資者應關注那些在全國乃至全球范圍內擁有完善銷售網絡和服務體系的企業。
......
如果您對出境旅游行業有更深入的了解需求或希望獲取更多行業數據和分析報告,可以點擊查看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的《2025-2030年版出境旅游產業政府戰略管理與區域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