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RISC-V芯片行業市場調查及未來發展趨勢
RISC-V芯片是基于開源指令集架構(ISA)設計的處理器芯片,其核心特性包括模塊化設計、指令集可擴展性及完全開源屬性。與傳統閉源架構(如x86、ARM)不同,RISC-V允許企業免費使用、修改并商業化其指令集,無需支付高昂授權費用。這一特性極大降低了芯片設計門檻,使企業能夠根據特定場景需求定制化開發處理器。
一、行業現狀:技術突破與生態重構
1.市場格局演變
中國RISC-V產業在政策與市場雙重驅動下實現快速追趕。2025年工信部等八部委聯合發布《全國RISC-V芯片發展指導意見》,明確將其列為國家戰略級技術方向;上海、北京設立專項基金,國家大基金向RISC-V產業鏈注資超30億元。在此背景下,本土企業加速布局:芯原股份作為RISC-V國際基金會理事長單位,其IP核覆蓋阿里、華為等客戶;平頭哥開源玄鐵C930處理器,推動RISC-V進入高性能計算市場。
2.技術演進
RISC-V技術演進呈現三大趨勢:其一,架構向專用化、異構化發展,例如阿里玄鐵C908X處理器針對AI推理場景優化,能效比達35TOPS/W;其二,生態協同加速,鴻蒙系統與RISC-V的深度耦合已實現開發板級適配,深圳迅龍推出的香橙派RV2開發板可運行OpenHarmony系統;其三,應用場景多元化,RISC-V芯片已滲透至汽車電子(如車載信息娛樂系統)、工業控制(如PLC控制器)、智能家居(如智能門鎖)等領域。
1.產業鏈深度解析
RISC-V芯片產業鏈涵蓋上游IP核設計、中游制造與封裝測試、下游應用三大環節。上游環節中,芯原股份、平頭哥等企業提供基礎IP核與定制化服務;中游環節中,中芯國際、華虹半導體通過成熟制程工藝實現芯片量產,例如中芯國際90nm BCD工藝獨家供應小米車規級芯片;下游環節中,全志科技、樂鑫科技等企業推動RISC-V在物聯網、汽車電子等領域的落地。
2.競爭格局
全球RISC-V芯片市場競爭呈現“國際巨頭主導、本土企業突圍”的態勢。國際企業中,英偉達、高通、英特爾通過收購與自研加速布局,例如英偉達計劃將RISC-V用于AI加速器設計;本土企業中,華為海思、紫光展銳、寒武紀等企業憑借技術積累與政策支持,在服務器芯片、AI處理器等領域形成差異化競爭力。
三、未來發展趨勢:技術融合與生態擴張
據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2025-2030年中國RISC-V芯片產業鏈深度調研與市場前瞻分析報告》顯示:
1.技術融合趨勢
未來RISC-V技術將與三大領域深度融合:其一,與Chiplet技術結合,通過異構集成提升芯片性能,例如將RISC-V核心與AI加速器、存儲單元封裝為單一芯片;其二,與存算一體架構結合,突破“內存墻”限制,例如清華大學研發的RRAM存算一體RISC-V芯片能效比達35TOPS/W;其三,與第四代半導體材料(如氧化鎵、氮化鋁)結合,提升芯片能效與可靠性,例如日本FLOSFIA公司已實現氧化鎵功率器件量產。
2.生態擴張趨勢
RISC-V生態擴張將呈現三大方向:其一,操作系統適配加速,鴻蒙系統計劃2026年完成對RISC-V架構的全場景覆蓋,支持PC、平板、汽車等設備;其二,開發者生態完善,通過設立專項基金、舉辦開發者大賽等方式吸引人才,例如RISC-V國際基金會已在中國培養超10萬名開發者;其三,國際標準制定參與度提升,中國企業在RISC-V國際基金會25個高級會員中占據12席,推動指令集標準化與生態互認。
3.市場應用趨勢
未來RISC-V芯片將在三大場景實現突破:其一,數據中心領域,搭載RISC-V架構的服務器出貨量預計2028年占全球市場的15%以上;其二,智能終端領域,RISC-V芯片將替代ARM架構,應用于手機、平板等設備;其三,工業互聯網領域,RISC-V芯片憑借低功耗與高可靠性,成為工業PLC、傳感器等設備的核心處理器。
2025年RISC-V芯片行業正經歷從“技術開源”到“生態主權”的躍遷。技術層面,開源特性與模塊化設計推動其從嵌入式領域向高性能計算、AI等場景滲透;市場層面,政策支持與本土企業崛起加速其國產替代進程。未來,RISC-V芯片將在技術融合、生態擴張、市場應用三大維度釋放潛力,推動全球芯片產業格局重構。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及投資者能否做出適時有效的市場決策是制勝的關鍵。報告準確把握行業未被滿足的市場需求和趨勢,有效規避行業投資風險,更有效率地鞏固或者拓展相應的戰略性目標市場,牢牢把握行業競爭的主動權。更多行業詳情請點擊中研普華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5-2030年中國RISC-V芯片產業鏈深度調研與市場前瞻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