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三只松鼠新上線的“松鼠云鮮橙”下架了,生鮮也許不是一個好嘗試,但三只松鼠的品類跨界一直沒有停止。三只松鼠公關經理殷翔告訴36氪,他們計劃在未來推出三只松鼠牙膏,簡單地理解,就是讓用戶能夠在吃完堅果后用他們的牙膏刷牙。

從三只松鼠的天貓旗艦店上看,他們還出售傳統茶飲、花果茶、檸檬凍干,以及眼罩、抱枕等三只松鼠動漫周邊。其中比較成功的品類跨界是辣條,截止日前,這款包裝上寫著“約啦”的辣條在天貓上月成交量24萬筆,是全網辣條銷售第一。
據殷翔介紹,三只松鼠做跨界是為了檢驗IP,看看三只小松鼠的IP形象是否能跨界,是否能變現。
除了品類跨界,三只松鼠還計劃帶著品牌IP向文娛、旅游產業發展。他們會給三只松鼠拍動畫片,還會建立松鼠城主題公園,用戶能夠在城中參觀三只松鼠的生產車間,也能像在迪士尼里一樣玩游戲。三只松鼠創始人章燎原曾在接受采訪時提到,“如果把旅游行業做成快消品行業,那就算成功了。”這其中的核心是消費頻次。因此,松鼠城會開在臨近市中心的地方,面積不會很大,目前的規劃是2018年10月在蕪湖開第一家。
這些跨界的目的是把品牌變成IP輸出,把“互聯網三只松鼠品牌”轉變成“三只松鼠品牌”。不過,生產周邊容易,拍攝動畫和建造主題公園則需要豐富的故事內涵,三只松鼠是否能塑造一個HelloKitty或是熊大熊二呢?我們還需要等待。
用“投食店”布局線下 三只松鼠的另一個發展重點是開拓線下店,現在他們已經開設了兩家線下“投食店”,一家在蕪湖,另一家12月底新開的在蚌埠,殷翔介紹說,未來五年他們計劃在全國開設500家線下店。在零食炒貨行業中,
在零食炒貨行業內,來伊份和良品鋪子都是從線下往線上走,而互聯網品牌三只松鼠為什么決心要做線下呢?
從整體布局上看,這些線下店將只開在三、四線城市,因為一、二線城市人已經有良好的網購習慣,三、四線城市則需要線下來增加品牌滲透,而且在這些城市更容易找到中心商圈。從店內場景來看,線下店注重娛樂和體驗,三只松鼠希望用戶“在消費中娛樂,在娛樂中消費”。線下店的面積大,有卡拉OK讓顧客唱歌,也有三只松鼠的店中店咖啡飲品品牌“水+輕食”,這種重體驗能夠增加用戶逗留時間,也能向線上引流。三只松鼠還將引進一種新的水墨電子標簽,能夠保持網絡渠道和線下所有門店的價格同步。
三只松鼠的線下店效果不錯,坪效大約是8000元,是同類競品的兩倍。線下店的體驗還帶來了比網絡渠道更高的毛利率,章燎原曾在采訪中提到,三只松鼠投食店的毛利大約是41.3%。這主要是因為用戶在線上和線下消費的習慣不同,在網上購買商品時,用戶看到的爆款集中,能夠比價,缺乏場景。但是在線下用戶能夠逛店,購買就會變得分散,能夠提升原本被爆款拉低的毛利。在線上,四個產品就能占到公司60%的營收,周邊品類的銷售額只占總體的1-2%,但在線下店各個產品地位同等,沒有絕對的爆款,周邊類目銷售額能占比8.39%。
現在,各種電商都開始注重線下店,比如跨境電商紛紛開設線下體驗店,銀泰和阿里在12月開設線上線下打通的新店“生活選集”。
結合上文提到的三只松鼠“投食店”來看,開拓線下店的主要原因有三點:
首先,線下店注重體驗能夠增加轉化率,向線上引流。電商經過快速發展,市場越來越成熟,線上顧客增長遇到瓶頸,而且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在線下實體店的購物體驗稱為線上引流的好方式。
第二,線下店是“新零售”的重要環節,未來的趨勢是,線上線下通過技術手段和大數據進行打通和整合,用戶在線下購買習慣與線上不同,但能夠享受和線上一樣的便捷。
第三,針對三、四線城市,線下店是渠道下沉的重要連接點,對于已經飽和的一、二線城市來說,三、四線城市仍是藍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