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鮮肉”成為這兩年影視圈新寵。不過很快,一些“鮮肉”演員就被寵壞了,拿走高片酬卻依然不好好演戲,這些不專業的行為最近被大牌導演、編劇批評。在2017年,小鮮肉會精進技藝,還是被后浪拍死在沙灘上?就看他們自己的表現了。
槽點1 檔期短,片酬高
演員高片酬已經成了娛樂圈的“老大難”。據悉,目前一些當紅演員的單部劇酬勞已經以億來計數了,一個人相當于拿走整個劇組70%左右的投資,有的甚至還提出分成要求。
■“要求哥”自帶化妝師要劇組付錢
高滿堂編劇的《最后一張簽證》正在江蘇衛視播出,原本也屬意一位小鮮肉明星,前前后后談了半年,但最終卻因為對方越來越過分的要求而惹怒了劇組。據知情人透露:“一開始對方提出的高片酬也是讓人驚訝,但從市場考慮,我們接受了。后面他又提出了很多過分的要求,比如化妝師要自己帶,服裝師要自己帶,自帶的服化師收費是劇組跟組服化師的5倍,光服裝師就要200萬;還要求每天拍攝必須是導演先到一個小時,各種準備做好之后,他出現要直接開拍。”而最終讓劇組決定不忍的原因是,這個小鮮肉演員收這么高的片酬,并沒有打算好好對待角色,“對方說檔期只有65天時間,因為后面已經簽了別的戲,還說人家可以解決時間的問題,我們為什么不可以?我們精打細算65天確實不夠,而高滿堂老師和導演對于用替身也不能接受,只好放棄了。”
槽點2 臺詞都不好好念
名導賴聲川擔任某網絡劇導演和編劇,1月10日舉辦開機發布會,透露他對戲的要求很高。對于影視業近來吵得很兇的用替身現象,他認為很多人用替身是因為沒有受過專業訓練,但自己一向認為劇場是神圣的,戲是神圣的,認真對待就一定會有回報,他也曾聽過朋友抱怨有個鮮肉演員行徑太荒唐。
■“紙條先生”把其他演員當人肉提詞器
賴聲川說,自己的一位朋友與一位鮮肉演員演對手戲,“那個年輕演員要我朋友幫忙,把臺詞貼在我朋友身上,把很有尊嚴的演員變成他的人肉提詞機,照著念就過關,根本不背臺詞。”賴聲川強調對于如此素質的演員,他一點合作的興趣都沒有。
■“數字小姐”只用表情演戲
劇場里的話劇演出至少還得自己把臺詞念出來,而拍電視劇可以后期配音,很多演員完全不背臺詞。金星就曾爆料有一位綽號“數字小姐”的演員工作態度敷衍,劇本都是經紀人和助理在看,連其他演員找其對劇本都只能找她的助理對,而在演戲的過程中,她竟然用念數字“123456……”來代替臺詞,靠表情和后制配音來完成演出,夸張的工作態度讓片場資深演員都驚呆了。
一位制片人告訴華商報記者:“今年電影票房暴跌說明電影市場粗制濫造不尊重觀眾、不尊重作品的惡果已經顯現。電視劇市場也是早晚的事情,你不用心對待作品、對待觀眾,你的路也不會走得太遠。”
槽點3 大面積用替身
拍戲是個苦差,很多鏡頭有一定風險,劇組也會準備替身演員,但敬業的演員往往嘗試自己來完成鏡頭。而現在很多年輕藝人演技不夠,替身來湊。
■“喘氣小弟”拍個面部特寫還稱辛苦
成龍自導自演的影片喜歡提拔新人,日前他接受采訪坦言現在拍戲不比以前那么辛苦,他稱某演員拍攝時,等到打戲拍完后才過來,在鏡頭前喘喘氣做做樣子,拍個面部特寫還稱辛苦。成龍直接放狠話:“看你幾時完!”還有一些鮮肉演員一點皮肉小傷都忍受不了,“現在有些演員,啊啊啊!我扎了刺了,醫生!醫生!”
■“高價大咖”億元片酬拍兩天戲
成龍的說法,華商報記者也從其他圈內人士處得到證實,現在的劇組替身泛濫,只要不出現正臉,都可以用替身完成。曾制作過多部熱劇的制片人何靜,在接受采訪時爆料,某部熱拍劇中的兩位大咖,拿著接近1億元的片酬,最后竟然只一起搭拍了兩天的戲,其他用的都是替身。
名導名編批“鮮肉”亂象
對于大面積使用替身的亂象,很多資深演員和導演都深惡痛絕,新版《射雕英雄傳》的導演郭靖宇接受華商報記者采訪表示,已經提前給新演員打預防針:“在開播儀式上,我已經叮囑他們了,讓他們以后成了名也不要開那么高的片酬;不管拍什么戲都要給足檔期;第三點就是要求他們成名之后拍戲別用太多替身,因為用替身完成角色對演員不光榮。”
編劇汪海林直言,一部戲的許多替身演員,往往備而不用,因為主演出狀況的情況并不多。他也無奈地表示:“你去橫店影視城看看,就會知道替身有多泛濫了,一些明星的戲份,可能超過一半都是各種替身完成的。”汪海林強調:“濫用替身意味著粗制濫造,演員演戲最起碼的要求是把屬于自己的臺詞說出來,屬于自己的戲份演出來,你拿這么高的片酬,不演戲、不說臺詞,這就是藝德的淪喪。”
面對演員高額的片酬,高滿堂吐槽:“一部劇投資1個億,小鮮肉占5000萬元,更高的占7000萬元,剩下3000萬元包括導演、制作等各項費用,我想這樣的拍片質量真是不敢恭維。”而在高滿堂看來,改變現狀的方式,除了靠行業規定,更重要的還需要市場調節,當觀眾、電視臺對小鮮肉的熱度降下來,片酬才能恢復正常狀態。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單軌鐵路是鐵路的一種,特點是使用的軌道只有一條,而非
珠寶首飾及有關物品的制造是指以金、銀、鉑等貴金屬及其
制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產業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