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網貸機構服務對象大多是商業銀行排斥的客戶,客戶征信記錄無法套用傳統風控模型,因此信用風險相對較高。”網信理財風控總監郭蕾說。此外,去年8月份發布的監管細則,對同一客戶在網貸機構的借款總余額限定上限,一旦客戶出現多頭借貸、過度負債問題,僅憑一家機構的數據很難完成風險管控。
征信信息相對不足,是制約P2P發展的難題之一。因此,搭建信息共享平臺、消除信息不對稱勢在必行。然而,在各機構均將數據視為“寶貴資產”的情況下,共享之路并非一帆風順。
此前,網貸信息共享平臺多采用托管模式和聚合模式,即各家機構將信息接入某一中心平臺,機構向中心發出信息查詢請求,中心向其他各機構詢問,將信息收集后再集中反饋。
“這種模式存在兩個問題。”某網貸機構相關負責人說,一是數據有可能被中心平臺控制、修改、留存;二是查詢機構發出的信息屬于客戶隱私,也是重要的競爭資源,其他應答機構獲取這些信息后,很可能將有價值的信息私自存留而不反饋查詢結果,導致查詢機構利益受損,應答機構獲利。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去中心化”正成為網貸信息共享平臺的現實創新選擇。
日前,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發布“X-credit信息共享系統”,通過去中心化技術建立數據可控的流通機制,僅執行數據提供方與數據查詢方的信息共享撮合功能。
北京市網貸行業協會秘書長郭大剛介紹,共享系統采用機構間協商定義數據、自愿共享的方式,為各網貸機構“搭臺子”,平臺并不接觸實質數據,無法復制、留存、修改數據,以保護各機構的數據權益,為其消除商業信息泄露的顧慮。
從具體操作過程看,查詢機構匿名發送數據請求給平臺,數據請求以“密文”形式傳輸,平臺會顯示有哪些機構有可能應答,信息具體如何共享由兩個機構之間協商決定,數據僅在二者之間交互,平臺只發揮撮合功能。
目前,“X-credit信息共享系統”已有30家網貸機構加入,信息超過1000萬條。郭大剛表示,今后平臺將面向更多網貸機構,同時考慮引入第三方數據服務機構,擴充更多的數據類型。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單軌鐵路是鐵路的一種,特點是使用的軌道只有一條,而非
珠寶首飾及有關物品的制造是指以金、銀、鉑等貴金屬及其
制藥行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傳統產業和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