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外匯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雖已略低于3萬億美元,但仍是全球最高水平。
中國人民銀行7日發布數據顯示,截至1月31日,我國外匯儲備規模為29982.04億美元,較去年底下降123.13億美元,連續第七個月“縮水”。
今年1月我國外匯儲備規模較去年12月環比下降0.4%,連續幾個月降幅有所收窄。2016年外匯儲備累計下降3198.44億美元,儲備量已逼近3萬億美元,在1月份我國外匯儲備下降123.13億美元后,外匯儲備規模跌破“3萬億”關口。
實際上,外匯儲備是一個連續變量,在復雜多變的內外部經濟金融環境下,儲備規模上下波動是正常的,無須特別看重所謂的“整數關口”。
其實,無論從絕對規模看,還是用其他各種充足性指標進行衡量,我國外匯儲備規模都是充裕的。
從當下對外支付能力來看,外匯儲備需要至少滿足3個月的進口,目前這部分外匯需求約4000億美元;從債務清償能力看,外匯儲備需要覆蓋100%的短期外債,目前本外幣短期外債規模為9000億美元左右。這么看來,即便已經在“3萬億”以下,但外匯儲備仍屬綽綽有余。
九洲證券首席經濟學家鄧海清認為,盡管我外匯儲備占GDP比重有所下降,但依然接近30%的水平,遠遠超出其他國家的儲備規模,中國外匯儲備規模依然非常充裕。
“3萬億美元并非外匯儲備的底線。”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表示,如果按照IMF對外匯儲備充足率的測算,無論參考固定匯率制度,還是參考浮動匯率制度,我國目前的外匯儲備規模都較為充裕。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十三五”規劃對“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
“十三五”規劃對“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
“十三五”規劃對“十二五”規劃實施情況進行全面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