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今,家居行業不斷發展,行業的宣傳渠道也逐漸多樣化。不過,縱觀近兩年的實際情況,高鐵站成為家居品牌的“霸屏”場所。這種集體的共識究竟是偶然現象還是行業秘密?家居品牌又與高鐵站能發生怎樣的化學反應呢?
高鐵站與家居品牌產生化學反應
家居企業在業內難得有這樣一致的共識:高鐵是中高端消費者包括加盟商的“必經之路”。或者說,因為家居行業的商業模式和高鐵站所具備的特征相投,所以無論是追求變現還是關注,高鐵都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從家居行業所處的市場環境來看,房地產的高速發展推動了大家居的生長,因此需要展露品牌來獲取市場認可。無論是傳統企業還是新興的互聯網品牌,無論是整裝、定制還是智能家居的出現,行業競爭越發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產能過剩明顯。因此,品牌需要借助廣告來占領消費者的關注時間、推動企業發展,從而擠壓同類品牌的生存空間,獲得更多市場份額。
況且,家居行業客單價高,利潤相較于其他行業有更大空間。所以對于廣告的渠道鋪設,強調更多的是“全而廣”。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品牌商們喜歡扎堆。“這幾年,個別企業在高鐵、機場做了廣告投放,引起了同行的關注。他們喜歡扎堆,沒有做更多的調研就愿意嘗試。”業內人士認為,走別人走過的路,企業不會擔心有極大的風險。
反觀高鐵站,客流大、消費人群豐富,能夠覆蓋消費者、供應商、經銷商三種人群,加上極優的性價比,顯現出巨大的市場潛力。但偶然與必然之間,還有一個微妙的原因:作為傳統企業,家居在營銷和產品研發以及內部管理方面相對落后于快消、家電等行業,全而廣的廣告戰略,實際上是一種無奈之舉。
增量來自年輕人和三四線城市
或許這就是所有家居企業的現實寫照。一方面,作為新零售的代表,用產品聯動線上線下渠道,拉近與消費者之間的距離;另一方面,割舍不掉傳統品牌的宣傳使命,需要借助品牌名氣,用更大的市場份額來彌補低復購率的局限。
從淘寶、天貓的公布的數據來看,有兩個現象很有意思。一是家裝產品73%的消費者都是80后和90后,二是家裝品牌的消費者63%來自三四五線城市。也就是說家裝行業過去的十來年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發展已經相當成熟,而下一個階段性的增量主要來自兩個領域,一個是年輕消費群體,一個是三四五線城市的潛藏爆發力。
大家居選擇高鐵這樣的渠道不過是在精準渠道和大而全渠道面前的“妥協”。而從線上反饋的情況來看,挖掘年輕消費力和縣市、農村市場才是未來靠譜的發展方向。因此,在扎堆高鐵站后,大家居產品或許還會扎堆電視劇、網劇,到三四五線城市尋找市場。
銀行、珠寶、地產都曾是高鐵站廣告屏上的主角,而作為廣告載體的交通樞紐,在“送走”家居品牌后,在線旅游、黑科技、消費金融等品牌都是既有潛力的下一任“霸屏”客戶。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2016年,中國汽車持有量高達1.94億輛,且新注冊用戶量和
智能交通是一個基于現代電子信息技術面向交通運輸的服務
醫用敷料,是包傷的用品,用以覆蓋瘡、傷口或其他損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