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長假歷來是外地務工人員的返鄉高峰期,除了客運能力面臨考驗外,返鄉人員其所在行業也往往受到經營壓力,這期間中小型餐飲、打車約車服務、家政等行業表現的矛盾最為突出,而今年,以圓通為主的加盟型快遞公司,成為很多人口誅筆伐的對象。
?
春節過后,圓通積壓快件、疑似倒閉的言論在網上發酵流傳。雖然圓通發布聲明表示整體運營正常,積壓快件將盡快派送完畢,但消息一出,圓通不僅公司形象受損,且公司股價也在短短幾天內下跌超過20%。
而當圓通失意之時,其最大的競爭對手——順豐速運卻是好戲連臺。其一,順豐速運入選標準排名青年消費50強榜單,排名第12位,是唯一一家入選50強的快遞公司;其二,2月24日,順豐速運正式敲鐘上市,上市后順豐創始人王衛身家估值過千億,超過以前圓通實際控制人喻會蛟夫婦,重奪民營快遞業首富稱號;其三,2月23日,順豐速運上市前一天發布的最新年度業績報告顯示,其2016年全年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高達41.8億元,每股收益1.06元,同比增長2.8倍。
在諸多利好的烘襯下,順豐速運股價也是快速拉升,2月21至23日三天時間上漲超過20%,與身處逆境的圓通形成鮮明對比。
對于順豐速運上市前后資本市場和業績的波動,不是本文關注的重點。我們既不會分析其2016年主營收入增長只有不到20%、凈利潤卻增長2.8倍的原因,也不會關注其股價在連創反彈新高的同時,市場資金卻在以億元為單位大幅流出。
標準排名更關注的是,順豐速運作為唯一一家入選青年消費50強的快遞公司,其服務最好、價格最貴的直營快遞模式為何能受到消費者的青睞和肯定,而價格平民、業務量全國第一的加盟快遞模式代表圓通無緣榜單的背后,直營與加盟之爭或已優劣立顯。
作為國內快遞行業的標桿企業,順豐速運自1999年以來一直采用集中差別化戰略,定位中高端市場,占據絕對優勢。具有前瞻性的直營模式為順豐贏得了服務質量和市場控制力,由此帶來的良好口碑和品牌溢價支撐了較高的業務單價。
在直營模式下,順豐自有的龐大網絡、IT系統、運力尤其是國內快遞企業少見的貨運飛機保證了速遞業務的速度與安全。而在借殼上市后所募資的近百億資金將持續專注于干線網絡、航空機隊、信息平臺、冷鏈項目的建設,順豐在鄂州建立的航空樞紐將作為基點覆蓋全國的航空貨運網絡,未來將會為公司釋放更多的利潤。
與加盟式快遞服務商相比,直營模式具有三大優勢:其一,形象統一、管理統一、服務統一;其二,管理效率高,指令能快速下達傳導至各分支機構;其三,整體信息化水平較高,操作規范且投遞速度快。其最大劣勢在于其資金需要量大,管理成本高。
在業界,順豐的服務和價格都是最高的。在服務質量上,2015年國家郵政局《關于郵政業消費者申訴情況的通告》顯示,每百萬件快遞的申訴率全國平均為13.38,順豐速運的申訴率只有2.06,申訴率全國最低,圓通則為14.15。另一項有關快遞服務質量的排名是也出自國家郵政局的72小時準時率排名,2014年和2015年順豐連續兩年排名行業第一,而圓通分別排名當年第4和第5名。直營模式的優勢由此可見一斑。
而在價格上,順豐的高價也是人所共知。順豐在快遞圈里算得是“高大上”,順豐快遞業務單價近3年一直維持在23~24元/件上下,遠遠超過以電商件為主的圓通、申通等公司單價,2015年圓通快遞單價3.82元,申通2.92元,韻達只有2.25元。順豐的市場定位使其一定程度上避開了唯電商件馬首是瞻的窘境,相對于其他快遞公司對電商件的依賴程度非常低,也避免了陷入價格戰泥潭。
標準排名認為,當前國內大型快遞公司都已順利上市,“人海車輪之戰”已演變成“資本模式之戰”,快遞行業野蠻生長的“草莽時代”已經結束,行業由成長期向成熟期過渡,在弱肉強食的行業生態環境中,大型快遞企業由于其網絡的完備性、品牌效應的沉淀等原因,使得其在消費者越來越強調服務質量的情況下能夠獲得更多的業務,強者恒強,市場份額也會不斷提高。
與其說順豐速運的上市以及優良業績等利好消息刺激公司股價大幅上升,不如說恰恰是圓通問題的突然暴露,讓資本市場重新審視了快遞業兩種發展模式的利與弊。
?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房地產行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一個國家和地區
當下的裝配式建筑涉及的方面非常廣,影響的產業鏈的鏈條
智能馬桶蓋(也稱智能潔身器)起源于美國,最初用于醫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