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永安公共自行車系統股份有限公司IPO申請近日獲審通過,因擁有共享單車服務“永安行”,永安此次過會也被解讀為“共享單車第一股”的誕生。
在永安提交的招股說明書中,兩個數字引起了市場的強烈興趣。一是截至2016年年底,其共享單車業務占主營業務營收的比例僅為0.05%,有媒體將此解讀為“共享單車收入不值一提”;二是共享單車業務毛利率高達92.27%,亦有觀點認為這證明共享單車未來盈利可期。
盡管兩種解讀都并不準確,業務占比低其實是因為永安的共享單車服務2016年11月底才投入運營,而毛利率高則來自于投入的共享單車尚未開始折舊,但對這兩個數字的廣泛討論,實際上正體現出市場對共享單車的盈利模式和前景的關切。
來自第三方的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4月,我國共享單車行業共計融資90億至100億元,資本“輸血”的規模不可謂不大,但考慮到車輛折舊、損毀維護、“燒錢”補貼等因素,僅靠分時租賃產生的租金收入,共享單車的“造血”能力顯然難言平衡。在盈與虧之間,共享單車是否還有更可持續的發展模式?
有些看似靠譜的盈利模式其實處于“灰色地帶”,比如被廣泛質疑的押金資金池。
摩拜和ofo兩家巨頭今年1月都宣布,用戶數量超過千萬。按照摩拜299元押金,ofo99元押金,其沉淀的押金分別高達29.9億元、9.9億元。有業內人士測算,以摩拜沉淀的押金量計算,即使通過銀行的基本運作,年收益也將突破3000萬元。
但在另一方面,對于共享單車押金的使用模式乃至投資方式,以及投資收益的歸屬,目前的法律規定并不明確。盡管多家共享單車企業均表示用戶繳納的押金統一存放在銀行,進行第三方資金監管,但具體如何使用則語焉不詳。3月20日,北京市海淀工商分局就發布通告,其中點名批評摩拜單車退款難,處理客訴效率低導致投訴量大幅增長的問題,更說明依靠押金“生金蛋”的盈利模式從長遠上看,恐怕將隨著監管的加強難以成立。
有些看似靠譜的盈利模式目前仍是紙上談兵。比如流量變現或者與本地服務結合增值收入。小鳴單車創始人鄧永豪就表示,在本身的騎行收入之外,車身上面的廣告、APP上面的廣告、給其他平臺進行引流等,都是可變現的渠道。市場研究機構速途研究院院長丁道師也表示:“互聯網模式下,除了租車收費以外,每輛自行車也是大數據的承載體,可以搜集獲取大量用戶的數據,通過對數據的分析,同時推出各種廣告營銷產品、電子商務產品、游戲產品等,這種拓展性也是傳統自行車租賃企業無法比擬的。”但這些“生錢之道”只是“看上去很美”,現在將全部精力用于造車與修車的共享單車企業尚無力顧及。
倒是騎行產生的租金收入本身,有可能在用戶消費習慣被培養起來,同時市場完成一輪洗牌后,為共享單車企業創造更多的利潤,畢竟解決城市“最后一公里”出行難題,是共享單車模式的核心競爭力,一旦行業結束“燒錢”競爭后,共享單車的租金價格也會回歸理性。只是考慮到目前資本的熱情洋溢,行業“洗牌”何時才能告一段落還是未知數。
這就是共享單車行業目前在商業模式上不得不面對的尷尬。數據顯示,2016年,我國分享經濟市場交易額約為34520億元,比上年增長103%;參與總人數達6億人,比上年增加1億人左右。預計到2020年,共享經濟的交易規模占GDP比重將達到10%以上。
然而,如果沒有實打實入賬的“真金白銀”,持續健康發展對一頭扎進分享經濟的諸多平臺來說,只是一場鏡花水月。從共享單車到共享汽車、共享充電寶……分享經濟的發展,不能只依賴于資本的“傻大膽兒”,也不能只依靠于對未來的美好暢想,是否能回歸商業本身的冷靜和理智,是否能在“輸血”和“造血”中找到平衡,也許將真正決定諸多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未來。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中研普華通過對電商代運營行業長期跟蹤監測,分析電商代
飛機除冰車行業研究報告主要分析了飛機除冰車行業的國內
隨著流通中貨幣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企業間并購整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