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美國《華爾街日報》網站7月10日報道,中國是全球最大的石油進口國之一。2017年前5個月,中國從美國日均進口原油近10萬桶,是2016年平均水平的10倍。中國海關數據顯示,4月份和5月份日均進口量大幅增至逾18萬桶。這一變化受到美國石油生產商的熱烈歡迎,這些生產商一直試圖使石油行業擺脫持續了三年的價格低迷局面,價格低迷已打擊了利潤和就業,業內高管和地方官員如今紛紛推動對墨西哥灣港口進行升級改造,以停靠將大量原油運往世界各地的巨大油輪。
海關數據顯示,盡管中國來自美國的原油進口額仍遠低于來自俄羅斯、沙特和安哥拉等主要供應國的進口額,但今年有望遠高于10億美元,而去年僅為1.5億美元。
報道稱,海關數據顯示,今年前五個月中國原油進口量同比增加13%。與此同時,在美國原油開采量大幅增加的背景下,美國政府在2015年解除了實施近40年的原油出口禁令,顛覆了石油貿易的格局,加之中東地區的政治不確定性(包括上月以沙特阿拉伯為首的中東四國與卡塔爾斷交),諸多因素合力打開了美國對華原油出口的閥門。
曾為中國政府提供能源政策咨詢的廈門大學能源專家林伯強認為,如果有機會購買中東以外地區的石油,中國就應該購買,前提是必須具經濟性。
美國原油更加經濟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石油輸出國組織歐佩克的產量限制措施推高了基準布倫特和迪拜原油價格,而美國頁巖油產量的上升推低了美國原油價格。
報道稱,美國對華原油出口激增成為兩國關系的一個亮點,雖然擴大美國天然氣對華出口一直是側重點,但石油貿易或將成為削減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的另一個重要途徑,這也是特朗普政府的關鍵目標之一。
報道稱,但美國對華原油出口突然激增的勢頭也有可能會同樣迅速地終止,美國原油價格需要保持在比競爭對手更為低廉的水平,才能彌補從美國墨西哥灣沿岸地區運輸石油成本更高、時間更長的劣勢。估計石油從該地區運抵中國需要六周,而從中東運抵中國只需三周,由于距離中國路途遙遠,因此需要采用更大型的油輪以提高規模效益并降低成本。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
尋求報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注明"轉載來源"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中研網倡導尊重與保護知識產權,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
煩請聯系:jsb@chinairn.com、0755-23619058,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精彩推薦
圖片資訊
行業研究院
顏料研究報告對顏料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
新型紡織纖維研究報告對新型紡織纖維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
聚碳酸酯板材行業研究報告旨在從國家經濟和產業發展的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