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行業劇的一貫問題是,打著行業劇的旗號,內里是千篇一律的都市言情偶像劇,行業只是一個包裝而已
行業劇脫離了行業即不成立。一部行業劇能夠吸引觀眾,不是因為從事該行業的人長得有多帥多美,戀愛談得有多么驚心動魄,而是他們從事的行業的價值、他們的職業精神所煥發出的自信、自立的魅力對觀眾產生了感召力。
我們的行業劇的一貫問題是,打著行業劇的旗號,內里是千篇一律的都市言情偶像劇,行業只是一個包裝而已。
行業劇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行業劇形態也顯得有些稚嫩和不倫不類,反響不如預期,足見觀眾對行業劇特質不純粹與雜燴式手法的不滿。我們期待制作方能根據市場反饋做出相應的調整,使后繼者能夠明白:想從行業劇的藍海中獲利,須先一個猛子深扎行業的海洋。
兩部行業劇前一陣子同時在上星衛視播出,分別是靳東、白百何主演的醫療行業劇《外科風云》和劉愷威、蔣欣主演的律政行業劇《繼承人》。兩部劇開播之前,打的都是行業劇的旗號,如說《外科風云》的編劇畢業于北京大學醫學部,《繼承人》的編劇是金牌律師。然而兩部新劇在收視和口碑上都不盡如人意。《外科風云》中,層出不窮的醫療錯誤備受網友詬病,比如作為“美國加州大學心胸外科主任醫師”“美國華裔年輕醫生的翹楚”的傳奇人物莊恕在做手術時,“啪”一聲抖開手術衣,穿上后直接用沒有戴手套的雙手拽衣袖。而《繼承人》雖然在專業性方面做得很好,但言情的老梗屢屢“喧賓奪主”。種種為人詬病處,不禁讓人反思我們究竟如何才能拍好一部行業劇?
沒有專業,就沒有行業劇
什么是行業劇?搜索引擎上并沒有專門的詞條,但依照比較流行且專業的說法,行業劇指以某個職業作為全局核心內容且深入該行業攝制的電視劇類型。如果把核心人物、核心事件、主要矛盾沖突從中剝離出來,全劇就無法成立。簡言之,行業劇,就是行業+劇,行業應該是劇集的核心。
行業劇是近年來才在我國內地影視圈流行起來的。但在美國、日本等國,以及我國香港,行業劇是很成熟的劇種。比如同樣是醫療行業劇,日本有《白色巨塔》,美國有《豪斯醫生》《實習醫生格蕾》《急診室的故事》,我國香港則有TVB的《妙手仁心》等等。《外科風云》等新劇,與這些經典劇集的差距究竟在哪?
首先,行業劇就得體現出行業特色,要深度反映該職業的特征、人物與精神價值。《白色巨塔》在日本甚至整個亞洲都被稱為“神作”,因為劇集有著對醫學界現狀和醫學理念的深刻理解和呈現。《妙手仁心》 里頻繁出現的急診室手術臺,雖然并不全然采用實景拍攝,其中不乏一些在攝影棚中搭建的場景,但專業的道具儀器和逼真的工作環境簡直可以亂真。《實習醫生格蕾》中的醫生在搶救病人時,嘴里蹦出一連串關于病情癥狀、治療方式、醫療器械等的專業詞匯,與劇情熨帖之余,也讓專業界無懈可擊;《急診室的故事》和《豪斯醫生》中的很多手術場景如心臟手術、腎臟移植等鏡頭,拍攝手法猶如紀錄片,劇中所講述的急救常識甚至可以讓觀眾成功運用在日常生活中,足見其專業程度之高。
反觀當下熒屏的《外科醫生》,其表現質感既游離于真實的醫療行業,專業方面又犯下種種低級錯誤,不免讓觀眾產生懷疑,我們看到的是不是一部假的醫療劇。
行業的幌子,言情的內核
行業劇,既有行業,也有劇,雖然行業不是全部,但劇也不能脫離行業。美劇中的醫療劇可以說是透視美國社會的一個窗口,移民問題、青少年問題、家庭危機等在其中無所不包,但它的核心仍舊是醫療。香港TVB的一系列行業劇,在行業和劇之間的平衡也做得很好。一位網友這樣評價TVB行業劇:“這些劇集包裹在愛恨情仇、勾心斗角甚至出糗搞笑娛樂外衣下的,是實實在在對法律、醫療、民航、消防等行業風貌的立體勾勒,和對行業常識、職業倫理的春風化雨般的滲透式教化。”的確如此,從《鑒證實錄》《妙手仁心》 系列到 《沖上云霄2》《On Call 36小時2》,都是實實在在地對各行業風貌進行凝練而傳神的勾勒。一部行業劇能夠吸引觀眾,不是因為從事該行業的人長得有多帥多美,戀愛談得有多么驚心動魄,而是他們從事的行業的價值、他們的職業精神所煥發出的自信、自立的魅力對觀眾產生了感召力。
當下熒屏行業劇的一貫問題是,打著行業劇的旗號,內里是千篇一律的都市言情偶像劇,行業只成了一個包裝。網上觀眾的調侃一語中的:“美劇的刑偵劇就是講破案,警察們如何敬業,犯人如何兇殘,破案過程如何曲折;律政劇就是講法律,律師如何敬業,如何給委托人爭取利益;醫療劇就是講醫療,醫生們如何工作,如何盡力治病救人。而國產的刑偵劇是警察們的愛情故事;律政劇是律師們的愛情故事;醫療劇是醫生們的愛情故事……”
不信請看,《外科風云》 雖說是醫療劇,但重點是靳東和白百何的戀情;《親愛的翻譯官》說是直面翻譯官生存狀態,但重點是楊冪和黃軒的戀情;《離婚律師》說是律政劇,重點是吳秀波和姚晨的戀情……即便像是 《繼承人》這樣在專業性方面做得很足的劇集,男女主角的言情戲碼仍然占據絕對主導地位,主人公的魅力并不是因為他們的職業,而是因為男主角很帥、女主角很美,他們的愛情“很凄美”。
行業劇是脫離了行業即不成立,但我們當下一些行業劇脫離了行業,仍舊可以運轉得很好,因為其內核就是都市愛情劇。劇情都是為了女主和男主曖昧、交往、分手、復合、結婚、生子服務的,她是醫生、律師、警察還是記者,并不是那么重要;或者說,這一些“人設”套在哪個行業設定上,都能“包治百病”。這恰恰說明行業劇缺乏行業特質和個性,有“借個身份談戀愛”的錯位感。
想從“藍海”獲利,先深扎行業海洋
應該看到,行業劇的崛起,其背后是電視劇收視人群在分化。在前互聯網時代,受限于經濟水平和城鎮化發展,電視消費群體仍然集中在老人、家庭主婦等群體,針對相應群體的婆媳、宮斗、情感類題材相對較多。即便進入互聯網時代,電視遙控器也主要掌握在家庭主婦手上,這也是為什么許多行業劇的內核都是言情劇,制作方很清楚——只有贏得這部分觀眾,才能贏得收視率。
但正所謂滿打滿算不如與時俱進,觀眾其實也在悄然變化,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都市白領的崛起和中等以上收入人群隊伍的壯大,他們需要能夠反映自身生活、行業,體現其行業打拼、歷練、成長和成熟,產生話語共鳴和情感震蕩的現實題材電視劇作品。因此,無論是醫生護士、士兵戰士、警察特工、翻譯律師、記者編輯、戲子廚子,幾乎每個行業都樂見反映他們工作生活的行業劇。另一面,則是90后、95后、00后等生長于互聯網時代的新生代觀眾,在互聯網建構了屬于他們自己的話語方式、審美體系和價值體系,他們在互聯網上擁有很高的話語權,其觀劇需求和方式更特別、理念更新潮、觀念更與時俱進,對未知領域更具探索欲和接受力。故而,行業劇作為影視行業的新題材,在視頻網站上獲得了不少年輕觀眾的支持,也因表現未達預期,而遭遇了更多一針見血式的吐槽。
目前我們的行業劇發展仍處于起步階段,編劇還沒有摸索出成熟的套路,行業劇形態也顯得有些稚嫩和不倫不類,這在某種程度上可以看作制作方對精英、年輕觀眾與家庭主婦這幾個不同層面的主流觀眾群體的搖擺式討好。《外科風云》《繼承者》等劇反響不如預期,足見觀眾對行業劇特質不純粹與雜燴式手法的不滿。我們期待制作方能根據市場反饋做出相應的調整,希望后繼者能夠明白,想從行業劇的藍海中獲利,須先一個猛子深扎行業的海洋,粗糙制作,借殼言情,含糊馬虎,往往事與愿違。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縱觀當下文化市場,經典消費成為主潮流之一。不論是在電視欄目還是影視作品中,過度消費經典的現象層出不窮。拿最近比...
前兩年,《西游記之大圣歸來》與《大魚海棠》分別以9.57億元和5.65億元票房,獲得當年暑期檔動畫電影票房冠軍并引發全...
新聞出版廣電總局29日通報,一些報刊出版單位所辦新媒體屢屢出現虛假新聞、“標題黨”和“三俗”等問題,擾亂新聞傳播...
經過近20年的快速發展,我國的網絡文學已進入到一個重要的窗口轉型期和內容提質期,推進網絡文學的主流化與精品化,成...
這兩天,很多網友都被一項由騰訊公益發起的公益活動——“小朋友”畫廊刷屏了。在這項活動中,有許多患有自閉癥、腦癱...
8月最后一周,引進片卷土重來,再度主宰市場,這種局面將在9月的電影市場中延續。9月的引進片中,好萊塢三巨頭會主宰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