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完成后,“貓眼微影”不僅擁有貓眼、娛票兒、格瓦拉等多個票務品牌,還擁有騰訊微信、美團、大眾點評的入口流量。
從不打不相識到一笑泯恩仇,貓眼電影、微影時代終于成為了“一家人”。
9月21日,微影時代CEO林寧通過內部信宣布將與貓眼電影共同組建一家新公司“貓眼微影”,坐實合并一說。
當日晚間,光線傳媒(300251.SZ)發布公告稱,其控股的貓眼文化與微影時代、微格時代、林芝立新、瑞海方圓簽署《增資認購協議》。
依據協議,微影時代的全資子公司微格時代作價39.74億元分兩次注入貓眼,首次以37.71億獲貓眼27.59%股份,第二次的2.03億元視情況而增發;林芝利新的全資子公司瑞海方圓作價8.97億元,認購貓眼6.56%股份。
交易完成后,“貓眼微影”不僅擁有貓眼、娛票兒、格瓦拉等多個票務品牌,還擁有騰訊微信、美團、大眾點評的入口流量。
傳聞已久的合并案塵埃落定,光線向完善電影制、宣、發、放產業鏈目標邁了一步,但為何卻有業內人士評論說騰訊“為此也花了不少力氣”?
估值137億的貓眼微影
“這對于我們兩家公司以及整個泛娛樂行業,都是一個巨大的新里程碑。”林寧在內部信的開頭如此描述其與貓眼的合作。
根據公告,此次交易未涉及現金,關鍵在于貓眼、微影時代、騰訊三方以股換股進行合并。
一方面,貓眼注入電影和演出票務業務、行業專業服務以及電影投資宣發等全部業務;另一方面,微影時代將擁有電影、演出票務及相關資產的微格時代剝離、注入新公司;再者,引入瑞海方圓,其實際控制方為騰訊旗下產業基金,擁有電影、演出、賽事的微信入口等業務。
微影時代則徹底離開在線票務市場,專注于影視投資、制作、發行和體育業務,并保持與“貓眼微影”的戰略合作。
對于貓眼而言,把票務業務以及流量資源收入囊中后,其市場估值隨之提高。9月5日,光線傳媒以9.999億元為對價受讓光線控股持有貓眼的11.11%股權,彼時貓眼整體估值為90億元。如今,按照微影時代37.71億獲新貓眼27.59%股份計算,新貓眼估值約為137億。
從微影時代方面來看,其核心的電影、演出票務業務僅作價39.74億元,與其此前所說的70億估值相差甚遠。
對此,林寧接受財新采訪時表示,微影時代中要與貓眼合并的部分將分批次注入“貓眼微影”,實際會有兩到三步完成交割,“分批次注入后,微影時代注入資產最終估值將超過70億元。”
新媒體“壹娛觀察”援引微影時代內部人士說法稱,完成票務業務總體注入后,微影時代將占到“貓眼微影”約35%的股份,并且“雖然還未最終落定,但是貓眼微影總體估值將落在200億上下,而不是按照當前股權估算的新貓眼的137億元”。
在新貓眼股權比例方面,完成上述換股增資交易后,光線系公司控股比例從原來的77.13%降至50.79%,但仍為最大股東,其中非上市公司光線控股占30.96%、上市公司光線傳媒占比19.83%;而微影時代為第二大股東,持股27.59%,其背后的華人文化、萬達電影、華誼兄弟等投資者間接持股。
不過光線“控股未控權”,其在新貓眼管理層的7個席位中只占3個。按照內部信的說法,新貓眼董事長由光線傳媒董事長王長田擔任,微影時代董事長林寧任副董事長,貓眼電影CEO鄭志昊、微影時代總裁顧思斌分別擔任CEO、總裁。
與林寧略顯官方地把雙方戰略合作的最大動因歸結為“抱負相同,能力匹配”相比,王長田對于這筆交易情緒頗為積極,“此次合作是應運而生,是迎接中國電影市場進入新階段的一次主動合作。”
巨頭們的戰爭
“貓眼、微影最終能合并成功,少不了騰訊在里面‘添磚加瓦’。”不少業內人士一致認為,騰訊是這樁2017年國內互聯網領域第一并購大單的幕后推手。
“很簡單,兩條業務線重合,騰訊便把它們給合并了。”其中一位業內人士說。
2014年,微影時代成立(孵化自騰訊內部產品“微信電影票”),依靠著微信的一級入口迅速于在線票務市場站穩腳跟。隨后2年內,微影時代共計獲得50多億元融資,騰訊則是從未缺席其中任何一輪融資。據工商信息顯示,騰訊旗下產業基金為微影時代第一大股東,持有15.99%股權。
而貓眼電影身上也流淌著騰訊的血液。騰訊曾多次投資美團,在此次交易前,后者持有貓眼電影12.87%股權、光線傳媒6.4%股權。同時,貓眼作為彼時大眾點評的電影/演出入口,位于在騰訊微信的二級入口處。9月11日,貓眼電影直接植入在微信搜索功能中,用戶通過“搜一搜”便可直接通過貓眼電影小程序購票。
在外界看來,貓眼與微影時代合并有著先天的基因誘導,而此次交易以貓眼為主體整合合并業務,或者說,騰訊選擇貓眼放棄微影時代,與微影時代的經營不善、貓眼的蒸蒸日上不無關系。
2016年,微影時代保底發行多部影片失敗,損失慘重之余口碑開始下滑,其在票務市場的份額逐步被淘票票超越,D輪融資額進展遲緩則加速了原有資本方的尋求退出。
與之相反的是,貓眼業績轉好獲騰訊青睞。根據光線傳媒公告顯示,2017年1-5 月,貓眼文化扭虧為盈,實現營業收入10.2億、凈利潤7312萬。同時,貓眼開發“實時票房分析”功能、推出衍生品電商業務,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用戶黏性。據比達咨詢《2017年第1季度中國在線電影票市場》報告顯示,貓眼電影以22.96%的市場份額排名第一。
但來自阿里系淘票票的威脅,是騰訊參與促進此次交易更為關鍵的原因。事實上,貓眼與微影合并雖在情理之中,也是無奈之舉。
得益于超50億票房的電影《戰狼2》,作為其獨家互聯網聯合發行平臺的淘票票一躍成為暑期檔占據市場份額最大的票務平臺,以30.94%的成績超過29.72%的貓眼,打破原來貓眼常居在線票務市場第一的格局。
且在貓眼和微影頻傳合并消息的8月,阿里影業宣布作價13.3億元收購淘票票6名股東合計9.12%股權。交易完成后,阿里影業持有淘票票96.71%股權。按照阿里影業當時的表態,增持是“要將淘票票打造為電影產業新基礎設施的核心平臺,符合公司圍繞娛樂實業生態進行布局和業務升級的需求”。
縱觀阿里影業成立至今的動作,線上票務一直是阿里影業堅守的陣地之一。
2016年,阿里影業由于投入巨額票補虧損凈額達9.76億元,業內多有質疑、不解。對此,在第20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上,阿里影業董事局主席兼CEO俞永福直言,“阿里影業現在最大的優勢就是賬上的錢還是百億的規模,對淘票票投入無上限。”
除此之外,阿里影業將淘票票作為一項戰略性投入來對待,對外一律宣稱“公司將全力支持淘票票的發展,未來將繼續加大投入,以強化淘票票的進攻隊形”。
一位接近此次交易人士認為,淘票票的強勢進攻,讓投資方認識到,即使再投入再長的時間和金錢,貓眼電影和微影時代都無法取得壟斷性地位,且有可能隨著時間推移進一步喪失領先優勢,“所以合并也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如今新貓眼背靠騰訊、光線,光線、淘票票倚著阿里,一場大規模的較量即將上演。不過相比起滴滴、快的合并形成的共享出行領域一枝獨秀局面,貓眼、微影時代的合并還只是個開始。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今天,互聯網無處不在。當我們的生活、工作,當一切運作都越來在線化、網絡化,我們正在進入一個越來越物聯、越來越數...
9月25日上午消息,三星似乎真的要“放大招了”:一款型號為SM-G888N0的可折疊手機剛剛獲得該國監管部門的認證。 這個...
“云”是一些可以自我維護和管理的虛擬計算資源,通常為一些大型服務器集群,包括計算服務器、存儲服務器、寬帶資源等...
小米在印度再發飆 兩天售出100萬臺手機 平均每分鐘售出300臺 印度作為全球智能手機增長最快的市場,一直備受中國廠...
樂視網9月24日晚間公告,擬購買樂視投資100%股權,轉讓價款預計不超過30億元。此次購買股權中不包含樂視投資旗下非金...
小米就校招風波道歉 內部通報全文 針對近日的小米校招風波,小米人力資源部發布內部通報稱,因員工發表不當言論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