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23年中國食物垃圾處理器行業競爭格局分析及發展前景研究報告
食物垃圾處理器研究報告對食物垃圾處理器行業研究的內容和方法進行全面的闡述和論證,對研究過程中所獲取的食物垃圾處理器資料進行全面系統的整理和分析,通過圖表、統計結果及文獻資料,或以縱...
中國禁令讓歐美多國垃圾無處安放,日媒憂陷入混亂。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大幅提升固體廢物進口標準的舉措無疑讓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洋垃圾"輸出國感到不適應,但中國此舉不僅有利于推動本國環保事業,而且放眼長遠,對這些輸出國乃至全球固體廢物循環利
中國頒“洋垃圾”禁令讓歐美垃圾無處安放 日媒憂陷入混亂 美澳日如何應對?
日媒稱,多年來中國一直在從世界各國大量進口以回收再利用為目的的廢棄物,但在2017年12月底,中國部分禁止這些廢棄物的進口,目的是防范再生處理過程中引發的環境污染。
據日本《讀賣新聞》1月18日報道,美國俄勒岡州廢棄物處理再生設施的員工停車場,600噸垃圾堆積如山,在南卡羅來納州,垃圾還原封不動地裝在卡車拖車上。
報道稱,由美國和加拿大超過9000名從業人員組成的“北美固體廢棄物協會”在2017年12月的聲明中抱怨,北美各地尚未處理完成的廢棄物正在越積越多。據說,由于中國政府2017年7月出臺的進口禁令,美國三分之一以上的州“受到了明顯影響”。從2017年底開始,中國將不再允許進口生活垃圾中的塑料、未經分揀的廢舊紙張等24個品種的廢棄物,其他廢棄物的進口也將在兩年內削減。
從新規開始實施前中國政府就在收緊廢棄物進口許可范圍,一些環保措施不得力的企業由于監管力度加大而被迫退出。
報道稱,中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進口廢棄物。在改革開放政策帶動的工業化過程中,比起用木材、原油直接加工,“洋垃圾”能夠確保獲得更廉價的原料。
據中國環保部的統計,2016年的固體廢棄物進口量達到4658萬噸,是全世界最多的,其中廢舊紙張占比61%,達2850萬噸,廢舊塑料占比16%,總計735萬噸。根據中國的貿易統計數據,從最大進口來源國美國進口的廢舊紙張和廢塑料分別為1279萬噸和69萬噸,日本和歐洲各國緊隨其后。
報道認為,進口最多的是那些沿海城市。多年來,南部的廣東省一直以從發達國家進口的廢塑料為原材料生產成玩具再出口回這些國家,這形成了一條全球規模的循環鏈。曾經靠廢舊塑料再生繁盛一時的廣東省佛山市的工廠在這個1月顯得有些冷清。
報道稱,日本政府對待廢棄物的方針基本上是在國內進行處理,問題是“那些不能再出口的部分是否可以全部在國內消化”。有貿易統計顯示,日本廢舊塑料出口的53%,也就是80萬噸,是去往中國的。據說在關東地區,無法完全處理的廢塑料流向其他地區的現象已經出現了。
日本每年出口到中國的廢塑料瓶約25萬噸。業界相關人士對此表達了擔憂,由于不具備全部實施再生處理的能力,短期內將引發混亂。日本也有一部分廢舊紙張是出口到中國的,據廢舊紙張再生促進中心統計,其占比為16%。出口量從2017年開始顯著下降,不過由于國內需求旺盛,據說并不會產生太大的影響。
相關閱讀
中國頒“洋垃圾”禁令 美澳日如何應對
新年伊始,隨著中國全面禁止進口對環境污染風險高、群眾反映強烈的廢塑料、未經分揀廢紙、廢紡織原料、釩渣等24類固體廢物,西方不少國家的廢品回收行業受到沖擊。
分析人士指出,中國大幅提升固體廢物進口標準的舉措無疑讓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洋垃圾"輸出國感到不適應,但中國此舉不僅有利于推動本國環保事業,而且放眼長遠,對這些輸出國乃至全球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產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也將起到促進作用。
美國:為達中國新標啟用人工智能
統計數據顯示,美國是世界上生產可回收垃圾最多的國家,其大約三分之一的可回收垃圾出口國外,這些出口垃圾中約一半流入中國。
據美國廢品回收業協會統計,2016年美國向中國出口了總額為56億美元(約合人民幣362億元)的可回收垃圾,其中約一半為廢舊紙制品,重量超過1300萬噸。自中國"洋垃圾"入境禁令去年7月出臺后,美國可回收廢品的價格一路走低。去年10月,廢紙價格暴跌35%至40%。
"未經分揀的廢紙"指在可回收廢紙中摻有不可回收物。美國廢品回收行業工作人員承認,經常會在裝可回收廢紙的垃圾桶內發現玻璃瓶、油氈、手提包、毛衣這樣的不可回收物。以往,二次分揀工作都由中方完成,費時費力不說,還存在環保風險。
美國媒體報道稱,中國此次大幅提升固體廢物進口標準,將不可回收物在可回收物中的占比降低至0.5%,這對美國廢品回收業來說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不過,美國廢品回收業協會高級主管阿迪娜·阿德勒指出,中國的高標準、嚴要求對美國企業而言也并非都是壞事。為達到中國設定的進口標準,一些美國廢品回收企業不惜高價啟用人工智能完成垃圾分揀。
今后,對美國多數廢品回收企業來說,細化垃圾分類、從源頭控制可回收垃圾的"清潔性"將成為最實際的選擇。
澳大利亞:轉變觀念壓力也是機遇
據澳大利亞媒體報道,中國禁令生效后,澳大利亞有61.9萬噸可回收垃圾的出口受到影響,涉及金額5.23億澳元(約合人民幣26.8億元)。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稱,中國的禁令會產生很大影響,因為市場上將涌入大量可回收垃圾,從而導致價格崩盤。
澳大利亞環境和能源部長喬希·弗賴登伯格在一份聲明中稱,盡管中國的禁令會給一些行業帶來壓力,但同時也會為另一些行業創造機遇。
澳大利亞廢品管理聯盟首席執行官蓋爾·斯隆分析指出,業界理解中國的做法,明白中國希望推動國內循環經濟的發展。而這對澳大利亞來說也是發展本國循環經濟、為該行業創造工作崗位的機會。
斯隆表示,澳大利亞應當摒棄"投入、生產、丟棄"的傳統概念,設計一個"再回收、再利用、再生產"的模式,讓生產商購買可回收垃圾并循環利用。
日本:出口對象或轉向東南亞國家
長期以來,日本的可回收垃圾大量出口到中國。統計數據顯示,日本出口的廢塑料中約一半銷往中國,出口廢紙中約70%銷往中國。
與澳大利亞情況不同,日本廢品回收處理體系先進,但嚴格的環保標準和細致的處理方式直接導致處理成本高昂,加之中國"洋垃圾"入境禁令實施前,中國進口商通常出價較高,日本回收企業往往缺乏競爭優勢。
日本貿易振興機構所辦《通商弘報》報道指出,中國有關政策的變動會對日本產生不小影響,日本對華可回收垃圾的出口甚至可能走向終結。一名在日本從事廢紙出口的業內人士說,失去中國市場后,日本的廢紙出口可能會轉向東南亞國家。
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劉曉宇教授指出,中國禁止"洋垃圾"入境的政策短期內無疑會對美澳日等傳統垃圾輸出國的相關產業造成一定影響。但從長遠看,此舉不僅將大幅提升中國國內相關企業處理本國固體廢物的能力,增加回收率,降低固體廢物處置的單位排污量,從而進一步解決我國環境污染問題,同時也會倒逼全球固體廢物循環利用產業的發展和相關技術的進步,為全球生態安全作出貢獻。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天然氣“氣荒”問題困擾人們已久。國家發改委22日就宏觀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布會,對于前階段的天然氣短缺問題,國...
大水沖了龍王廟?環保局被噴成冰雕 網友:敢在太歲頭上動土近日,寧夏回族自治區石嘴山市環保局大樓被霧炮車噴成冰雕...
所謂家庭光伏,主要是指在家庭的自有屋頂,安裝和使用分布式太陽能發電的系統。而工商業光伏,主要是指在工業企業的自...
1月19日,山西省人民政府官網發布《關于推進煤礦減量重組的實施意見》(下稱《意見》)稱,將在兩年內對60萬噸/年煤2...
我國電力市場建設情況如何?在1月22日國家發改委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介紹,2017年發改委會同各1...
國家發改委將進一步加強天然氣價格監管,切實規范“煤改氣”、“煤改電”等領域價格收費行為。國家發改委今日舉辦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