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升級提升競爭力,行業轉型增強優勢,星級賓館管理行業企業如何選擇?
"產業園區"是執行城市產業職能的重要空間形態,園區在改善區域投資環境、引進外資、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和發展經濟等方面發揮積極的輻射、示范和帶動作用,成為城市經濟騰飛的助推器...
從10月開始的個稅改革過渡期內,稅負會有哪些明顯變化?自己本月的收入是否馬上就能享受起征點上調的利好?
不少細心的職工發現,個人工資條上的扣稅發生了明顯變化。新修改的《個人所得稅法》(簡稱“新稅法”)規定,此次個稅改革將采取“一次修法、兩步實施”的方式。
第一階段將在2018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執行減除費用調高、稅率表調整兩項規定;第二階段即明年1月1日起,將全面實行綜合申報、專項附加扣除、預扣預繳、匯算清繳制度等新稅法全部內容。
此次個稅改革首次設立專項附加扣除,是改革的突出亮點,圍繞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支出領域,在現行稅法基本養老、醫療、失業保險金和住房公積金稅前扣除的基礎上,額外增加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貸款利息或住房租金、贍養老人等6項專項附加扣除,將進一步增強稅制的公平合理性。
很多人都想知道,從10月開始的個稅改革過渡期內,稅負會有哪些明顯變化?自己本月的收入是否馬上就能享受起征點上調的利好?
根據稅務部門的相關規定,對于2018年10月1日(含)后實際取得的工資、薪金所得,以及第四季度的經營所得收入,減除費用統一按照5000元/月執行,并按照新的個人所得稅稅率表計算應納稅額。
具體執行時,10月1日這個時間點很關鍵。例如,某單位考慮國慶節放假因素,將本應10月份發放的工資提前在9月底發放,因實際發放時間在9月份,依照稅法規定,只能按照3500元/月的減除費用標準計算個人所得稅;而且按照稅法規定,9月份如果發放兩筆工資,需合并計稅。
又如,今年10月1日(含)后將實行5000元/月的減除費用標準,某單位將本應9月份發放的工資推遲到10月份發放,同時10月正常發放當月工資,由此造成該單位職工10月份取得兩筆工資。依照新稅法規定,工資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額減除費用5000元及相關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并適用按月度換算的新稅率表,但計稅時,需要將職工當月取得的兩筆工資合并,只能扣除一個5000元/月的減除費用標準計稅。
相比時間點的劃分,普通工薪階層可能更關心:起征點的上調和稅率變化到底能帶來多大減稅利好?自己發到手的錢是否能夠有所增加?
稅務部門的測算顯示,從減稅效果來看,假定某人取得8000元的工資收入,繳納可稅前扣除的三險一金1500元后,納稅人所適用稅率從稅改前的10%降為3%,繳納稅額從195元降為45元,降幅達76.9%;若取得2萬元的工資收入,扣除2200元的三險一金后,納稅人適用稅率從25%降為20%,繳納稅額從稅改前的2570元下降為1150元,降幅達55.3%。如果考慮到明年1月1日施行的綜合申報、專項附加扣除等內容,納稅人的稅負還將進一步減輕。
細分市場研究 可行性研究 商業計劃書 專項市場調研 兼并重組研究 IPO上市咨詢 產業園區規劃 十三五規劃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美國人口普查局周五公布的美國8月外貿數據顯示,美國8月原油出口降至174.9萬桶/日,較7月的213.9萬桶/日大幅減少。8...
10月8日,恒大健康今日股價暴跌超35%,報6.80港元。樂視開盤跌9.21%。中國恒大微跌不到1%,開盤報22.15港元。10月7...
隨著人們對于口腔健康越來越重視,口腔清潔用品也越發顯得重要起來。牙膏作為其中的一員,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作用...
受外圍股市大跌影響,今日滬指低開低走,跌幅近4%,下跌逾百點,直逼2700點,創指也下跌超4%,兩市超過3200只股票下...
2018年10月個稅稅率表速算扣除數這個10月令人期待的不只是長假,還有即將“變多”的工資。10月起個稅有何變化?10月1日...
商務部周六發布公告稱,2019年原油非國營貿易進口允許量為20200萬噸,較2018年的14242萬噸允許量增加42%,增量近6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