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擔保行業發展狀況分析
一、中國擔保行業發展主要進程
1993年,我國第一家專業信用擔保公司——中國經濟技術投資擔保公司由國務院批準成立。截至目前,這仍是中國唯一一家經國務院批準主要從事信用擔保業務、兼營投資等業務的全國性非銀行金融機構。1994年12月,深圳高新技術投資擔保有限公司原名深圳市高新技術產業投資服務有限公司成立,開辟地方政府設立貸款擔保公司之先河。
1999年,原國家經貿委發布《關于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試點的指導意見》,明確規定各類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的業務范圍和業務模式,設計了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架構。在這個設計中,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操作主體是政府及政府下屬的企事業單位,其資金主要來源于財政預算編列的資金、土地使用權和其他經營性及非經營性國有不動產;從事中小企業擔保業務的商業擔保機構和企業互助擔保機構主要作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補充存在。2001年,原國家經貿委發布《關于建立全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有關問題的通知》,將試點范圍擴大至全國。在各級政府的大力推動下,信用擔保機構的數量和資本規模均在不斷增長,擔保貸款數量迅速擴張。
二、我國擔保行業發展特點分析
第一,從信用擔保的業務領域看,盡管擔保品種不斷增加,但貸款信用擔保仍是主要擔保品種。2013年末在保余額2.57萬億元,其中融資性擔保在保余額2.22萬億元,占比86.4%。根據調研結果,這些融資性擔保幾乎均為短期流動性貸款擔保。
第二,商業性擔保成為主流。盡管信用擔保體系設計的初衷是提供不以營利為目標的政策性金融服務,但在發展過程中,財政資源的有限性以及行業起步階段相應運作和補償機制并不完善。為彌補擔保資金不足,各級政府開始引入民間資本,后期也有一些外資進入擔保領域。在這種情況下,商業性擔保很快占據主導地位。2002年對擔保機構的調查表明,政府出資在中國擔保機構出資總額中的比例占70%,民間投資占30%,基本上是“政府為主,民間為輔”。但到2004年底,民間出資的比例已經占到總數的50%。2012年,全國8590家融資性擔保法人機構中,國有控股1907家,占比僅為22.2%。
第三,各級政府對信用擔保機構給予了大量支持。在中央出臺各項政策的引導下,各地紛紛安排專項資金,對融資性擔保公司給予風險補償,支持擔保機構穩健經營。這些優惠政策經過不斷延續和拓展,目前已經形成從業務補助、增量業務獎勵、資本投入、代償損失補償等多個方面為擔保機構提供支撐的政策體系。
三、我國擔保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1、擔保行業發展背景綜述
擔保的實質是確保特定的債權人實現債權,以債務人或第三人的信用或者特定財產來督促債務人履行債務。擔保行業最開始的出現就是為了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降低銀行風險。如今擔保行業呈現性質多樣化,滿足政策性目的體現政策導向的“非盈利性質”的擔保機構、盈利性的商業性擔保機構和互助性擔保機構呈現并存的局面。
圖表:擔保公司的業務范圍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
我國擔保行業起步較晚,自1993年第一家信用擔保公司成立以來,再到1999年開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試點,經過20年的發展,逐漸形成了一定的規模,擔保行業在促進社會信用體系建設,支持社會經濟發展,尤其是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擔保難問題方面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圖表:擔保行業的發展階段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
擔保公司獲利方式主要是通過以擔保業務、投資擔保業務為基本的收入來源,以擔保配套服務和財務顧問業務為短期利潤的補充,通過開展資產管理和投資擔保業務培育長期利潤增長點。
圖表:擔保公司的盈利模式
資料來源:中研普華
2、擔保機構資信水平分析
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放大倍數平均僅為3.4倍,未形成規模效應,凈資產收益率較低,盈利能力較弱,商業可持續性面臨一定挑戰。在2013年資金面趨緊的情況下,融資性擔保機構在控制風險、拓展業務、提升業績、合規經營等方面形勢比較嚴峻。
3、擔保機構市場結構分析
據不完全統計,95%左右的擔保機構注冊資本在1億元以下,50%的更在1000萬元以下。融資擔保機構總體實力偏弱,是銀行對“銀擔合作”模式重新考量的重要因素。如今,銀行對于擔保機構股東背景及注冊資本更加看重,一些有資本實力的融資擔保公司通過業務創新或多元化經營提升了自身收入結構,并形成了一套全新的生存模式。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擔保行業專業分析請關注中研普華研究報告《2018-2023年擔保行業全景調研與發展戰略研究咨詢報告》
2020-2025年版擔保項目商業計劃書
《2020-2025年擔保項目商業計劃書》為中研普華公司獨家首創針對項目投融資咨詢服務的專項計劃書。計劃書分為:行業通用版、專業定制版。行業通用版是中研普華根據行業一般水平測算好了行業指標B...
查看詳情
中研網
發現資訊的價值
研究院
掌握產業最新情報
中研網是中國領先的綜合經濟門戶,聚焦產業、科技、創新等研究領域,致力于為中高端人士提供最具權威性的產業資訊。每天對全球產業經濟新聞進行及時追蹤報道,并對熱點行業專題探討及深入評析。以獨到的專業視角,全力打造中國權威的經濟研究、決策支持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2020年中國酒店式公寓行業深度調研及前景預測中國引領亞洲地區旅游及酒店行業的快速發展,且商務休閑收入增長勢頭強勁...
2020年中國郵輪行業市場深度調研與競爭格局分析現代郵輪已經逐漸興起并已成為新中產階級們喜愛的出行首選。與傳統旅游...
40家券商計提減值172億央行最新發布的《中國金融穩定報告(2020)》顯示,截至2019年末,A股上市公司股票質押規模為57...
9只基金年內收益已超100%數據顯示,截至11月6日,今年以來已經有9只基金實現翻倍,又成為一個翻倍基金頻出的年份。目...
2020年中國半導體設備行業現狀與發展前景機構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我國VC/PE投資半導體的項目達345個,融資規模7...
2020智能座便器行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如今越來越多的智能家居產品慢慢走進人們的生活,而智能坐便器就是其中一種,那...